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形结合思维的培养研究

2019-11-04俞健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数形结合高中数学培养

俞健

【摘 要】数形结合是应用直观图像表达数学问题当中的数量关系,让学生思路更清晰,降低了学习难度,有效解决了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很多数学定义、概念等都比较抽象,因此,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思维才能避免学习时理解困难。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和学习数学知识,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数形结合的思想和方法,让学生容易理解和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形结合;思维;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22-0151-02

高中数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科,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有时会感觉理解困难。所以,数学教师要研究和应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果。数形结合思维和方式能直观表达数量关系,清晰展现数学知识间的联系,让学生轻松理解数学知识,降低理解和学习难度。因此,教师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内容,科学合理的应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思维,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和效果。

1   加强学生数学图形感知能力的培养,为其数形结合思维形成奠定基础

在高中数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在具体的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维能力。首先要进行学生绘图能力训练,提高学生绘图和感知图形的能力[1]。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基础知识及绘图技巧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培养。如在教学人教版第一册上的“函数的图像”时,教师先应用多媒体展示几种基础函数的图形,让学生有个初步的认识,再教授学生相应图形的具体绘制方法。一般的函数图形绘制过程中,主要有三种方式,分别是描点、数量关系、图像转换等方式。详细讲解三种函数基础图形的正确绘制方法,几何画板等图形工具的灵活运用就显得非常重要。

如教材通过向量投影的定义得到向量数量积的几何意义:数量积a·b等于a的长度∣a∣与b在a的方向上的投影∣b∣cosθ的乘积。因为在几何意义中变量从三个降到了两个,如果能够“正视”这一点,很多看似难以入手的问题,或许就能轻松解决。

如(2012天津)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1,点是边上的动点,则的值为____,的最大值为____。

解析:本题无法直接套数量积公式,因为是是动点,根本不能确定和的值,但只要理解向量数量积的几何意义,从图中不难发现,因此。

因为,而就是向量在边上的射影,要想让最大,即让射影最大,显然当E点与B点重合时,射影最大且长度为1。

2   以数形结合思想分析数学习题,有效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质和能力

数学的具体习题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其教学经验,结合数形结合思想,升级数学习题编写和创作,使学生的思维和学习能力有效提高[2]。针对具体习题,应用数形结合思想对其进行分析,快速找到解题思路和方法,进而得到习题答案。如在学习函数知识和解决相应习题时,需要提高学生灵活应用基础函数图像的变换能力,进行理解数学知识和解答习题。于是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相应的习题,“在同一个坐标系中画出下面的函数图像:y1=|2x2-4x-16|,y2=|x2-2x-8|”习题布置后,教师让学生到黑板绘画相应的图形,同时提出问题,“怎样应用代数式表示图像?”让学生深入分析思考和研究,得出代数式|x2-2x-8|≤|2x2-4x-16|。教师利用这种教学形式,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拓展学生思维,提高思维能力,积累解题经验,在今后遇到重复的问题时会快速寻找到解题方法和突破口,以提高解题效率,然后通过变式

||,||,||,||,等变形。

3   科学合理使用课本内容,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维

高中数学的学习需要学生有高素质的数学思维,数形结合是其中有效的思维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数学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和组织学生对课本知识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和详细分析,给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思想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数形结合思维能力[3]。在数学教学知识内容的深入学习中,对学生进行思维培养和解题方式训练,以此让学生熟练灵活应用数形结合思想和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习题解答能力。数学规则本身就是抽象化、概括化的产物,对它的学习必须有一個转换的过程。教学中,对较为抽象、形式的规则,可以先“感性”从形的视角进行审视,但对高中生一定要过渡到适度形式化的“理性”,而且要更强调理性的方面。

如课堂例题“若在R上可导,求在处的导数与在处的导数的关系”的教学

预设。

过程:引导学生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作图直观判断。如图1,函数与函数的图像是关于轴对称的,所以切线与切线关于轴对称,切线与切线的斜率是相反数,故在处的导数与在处的导数互为相反数。

故在处的导数与在处的导数互为相反数。

分析:极限概念只是为了说明定义导数而描述性地出现,与学生头脑中朴素的极限思想是相互吻合的,但其符号表示的规则运算极具抽象性、形式化,极大地制约学生对导数概念的深度把握。因此,设计时先让学生从“形”的角度直观感知,然后再进行形式化的推导。从感性到理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应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因为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因此,教师应用数形结合思想,以数形结合方式开展相应的数学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

能力。

【参考文献】

[1]赵飞.数形结合方法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价值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3).

[2]李俊.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5(8).

[3]杨国正.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方法研究[J].高考,2017(33).

猜你喜欢

数形结合高中数学培养
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应用
浅析数形结合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解析几何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妙用数形结合思想优化中职数学解题思维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