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源设备与系统》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2019-11-04王燕
【摘 要】随着我国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被普遍认同,建筑冷热源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随之也带来了《冷热源设备与系统》课程内容体系的不断更新。因此,结合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山东华宇工学院对《冷热源设备与系统》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课程改革,进而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冷热源设备与系统;课程改革;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22-0010-02
1 课程介绍
《冷热源设备与系统》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的必修专业课之一,主要阐述了建筑冷热源的设计、应用问题。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及任务在于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系统的掌握冷热源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基本计算方法,具备冷热源的设计能力,对冷热源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设备有所了解,并具有调试与运行能力,能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渐担负起调试、运行管理工作,基本具备调试与运行技术领域的科研能力。
2 课程改革内容
2.1 根据工作岗位需求调整课程内容,侧重工程能力
训练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实际工程项目的建筑冷热源设计任务为主线,以翻转课堂代替传统授课,根据需要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将整门课程的内容项目任务化,课前即把设计任务布置给学生,每个模块的授课内容都和设计任务对应,从冷热源设计参数确定开始,以工程项目设计任务驱动学生将理论知识与需要完成的设计任务相结合,促使学生在应用过程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帮助他们提高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引导学生思考今后的就业方向。
2.2 利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采用实践参观法教学,提高学生对冷热源系统的感性认识。在学习此课程前,利用学校已经建成的典型建筑工程的冷热源系统、德州亚太集团有限公司CIS展览馆内部的制冷(热泵)机组及设备生产车间,学生可以初步了解冷热源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缩短教学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采用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和管理能力。以众多实际工程项目的建筑冷热源设计任务为主线,分析在具体案例中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关键点是什么,启发学生提出更好的方案,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系统性和目的性,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深化校企合作,提升社會服务能力
根据建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要求和服务面向社会,充分发挥企业办学优势,加强与德州亚太集团有限公司的联系。积极与企业沟通,了解企业诉求,充分发挥学院人才智力资源对企业的支持作用,将亚太集团的工程实例作为教学任务下发给学生,学生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完成系统设计、工程项目模拟仿真,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为企业节省成本,协助企业解决工程实践
问题。
2.4 以赛促学,培养创新意识,提高科研能力
利用校内制冷与空调维保创新创业工作室活动,对接山东省大学生科技文化节专业赛事,将大赛作品融入课堂教学,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面、实际动手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与创造性发挥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使学生主动了解行业新技术和发展趋势。加强与山东省制冷学会的联系,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发表专业学术论文。开展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增加综合性实训和开放性实验,为学生提供将设计任务书和图纸转化为实践应用的模拟训练,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和分析,根据研究结果形成专业的学术论文,逐步提升学生的科研
能力。
3 教学改革效果
3.1 课程改革后课堂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此次教改,我校将实际工程案例引入课堂,将教学内容整合为数个完整的教学模块,不仅让学习认真的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理解、消化所学内容,还可以在专业理论课程学习阶段就将这样的繁琐计算任务完成,大大缓解了课程设计阶段的负担。其次,通过多个模块化的课程设计,训练学生具有正确的计算、制图和使用规范、查阅资料的基本技能,了解建筑冷热源设计所涉及的内容、程序和基本原则,学习建筑冷热源设计计算方法和步骤,巩固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由浅入深的实现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为将来的毕业设计及将来的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2 学生成绩分布更加合理
通过一学年的教学改革,笔者发现学生成绩普遍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显著增强,以2016级建环2班《冷热源设备与系统》课改后考试成绩分析为例,如图1所示。
课改后学生的成绩明显提升,其中最为明显的70分以上的同学占比明显提高,而60分以下的人数显著减少;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课程改革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成绩。
3.3 教师教学能力得到提升
通过改革,促使教师不断提升教学技能,能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特点,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以必需、够用、管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具备能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积极将企业文化、技术、标准纳入教学内容,创设、开发自己的课程、教材、讲义,真正解决应该教什么和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并以课程标准加以固化,使教师迅速成长为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技巧的“双师型”教师。
从开始酝酿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冷热源设备与系统》课程改革,至今已经接近一年时间了,随着研究的深入,笔者更加意识到,课程改革上应以就业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实际工程项目案例为驱动力,树立“立足服务、着眼就业、工学结合、教研相长”的教学理念,着力培养学生实际工程项目设计、运行维护等方面的能力,进而缩短与就业的差距。
【参考文献】
[1]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土建类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及主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王燕(1984~)女,汉族,山东德州市人,本科,中级职称,研究方向:暖通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