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语文审美素养的培养
2019-11-04郑冬前
郑冬前
【摘要】审美素养教育是个传统的教育内容,在现代社会,审美教育依然是一个教育的核心方向。就语文的审美素养教育来说,其难点主要是两个。一是审美含量丰富且复杂多元,不易于把握,二是学生审美接受能力有差异,需要客观分析。此外,在审美素养教育的着力点上,教师除了“授之以鱼”,更应关注“授之以渔”——即重视对素养能力的建设。
【关键词】初中;语文;审美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对美的追求。可以说,审美是人的一种本能需求——比如从我国最早的文字遗迹“甲骨文”上,就可以看出在刻写这些文字符号时,古人对美的刻意。再后来一些,孔子的“(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则可以说是将美上升为一种高贵的品质。纵观我国教育的历史,从来都将养育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蔡元培先生就曾下过这样的论断,“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没有与美育无关的”。
但是,我国有着悠久的养育传统,并不意味着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们都能轻松地落实——就语文这个学科来说,因为其综合性、人文性的属性,以及其审美内容和取向的不确定性和包容性,教师能够正确地把握,其实是有相当的难度的。操作不当,审美素养的教育就可能是偏失的,更有可能会是无效的。
下面,结合初中语文的教学,就审美素养培养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语文审美素养培养的难点和问题
审美素养教育这个概念在某些学科可能是比较容易把握的——比如美术,主要就是视觉的美和形式的美;比如音乐,则主要是指向听觉与内心的契合之美,再或是体育的阳刚之美、数学的思维之美——而语文这个学科,审美的内容和取向就要复杂得多。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审美教育内容和方向的把握可能要难于策略和方法的实施。我们随机想来,都可以找出很多语文相关的审美内容:写景状物的视觉之美,诗词排比的文字韵律之美,作者及人物所展示的精神品格之美,汉文字本身的书写艺术之美……到底哪个才是语文审美教育的主体或重心呢?其实,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只要把握得住、体悟得到,什么美都是语文的美。所以说,把握语文审美的切入点是教师组织审美素养教育的一个难点。但换句话说,如果把握得好,这又成了语文审美素养教育的一个便利之处——我们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文本内容,甚至学生和自己的审美倾向来个性化操作。比如《卖油翁》这篇文章,从哪个角度作为审美切入点呢?是“人外有人”的哲思美,是“但手熟尔”的工匠精神美,是陈康肃公的宽容美(“笑而遣之”),还是技艺本身的行为美?只要有时间,都可以带学生一一品味。当然,也可以择其一点,重点咀嚼。
审美教育对象的接受能力也是影响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我们上面一点是说教师在把握审美内容和取向上有一定难度,那这里要说的是,学生这个审美素养教育的主体更会决定审美教育的效果。我们已经知道了,教师在把握语文的审美元素上,都会因个人能力和审美倾向的差异而出现难点,对初中学生来说,这种对美的挖掘和接受能力就更是个问题。假如说,美是一碗清泉水,学生是美的容器,当我们倒进去的时候,是否要考虑这个容器口径的大小(我们是直接倒,还是需要一个漏斗——方法和策略问题),是否还要考虑这个容器的容量(容器大,不能满足;容器小,装不下——内容深度和审美能力的问题)?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种暗夜色调下一个文人的惆怅之美,是一名小学生不喜欢的(他们喜欢大红大绿的色彩和直白的情感),也是理解不了的,而对初中学生来说,因生活经验上的欠缺,也很难较好地理解这种复杂的人性之美。因此,我们在初中课本中要学习朱自清的《春》,而不是这篇。所以,初中语文审美素养教学的第二个难点,也是教师们经常会出现问题的地方,就是教育的方法策略和审美内容层次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去适应教师。
二、初中语文审美素养培养方法策略
首先的一点是要围绕教材找准审美教育的落脚点——通过语文对学生进行审美素养教育,不管语文的审美内容多么复杂多样,我们都不能脱离语文教学本体,跳出去开展审美教育。这样,很可能会把语文教成了美术课、音乐课,而语文本身的教学任务却没有完成。所以,以教材为基础,去发掘文本中所携带的美来组织审美教学,是一个基础的原则和抓手。从这里着手,我们更容易把握好语文教学和审美教育之间的契合点,从而同时落实两个方向的教育目标。在这个基础上,适当向外的延伸拓展也是可以并应该提倡的。
比如在教《沁园春·雪》时,我这样分析:这首词显见的审美点有三个,一个是词作本身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第二是文本所描述的内容具有山河景物和历史人物的美感,第三是作者通过作品所呈现出的革命乐观主义、博大胸襟的精神之美。而还有一个潜在的审美点,就是毛泽东本人还是一个公认的书法大家,他的书法艺术在中国几千年的书法史上独树一帜、自成一家。前三个审美点,文学艺术美和精神美本身就是我们这篇课文教学的重点内容,而山河壮美和历史人物,学生们已经比较熟悉了,没有必要再次重复。所以,我把前面的审美点结合到教学过程当中,不再单独提炼出来,而将欣赏毛泽东的书法作为一个审美点来特别组织。这样,学生不仅是对书法艺术有了新的审美认知,而且还通过这个审美教学,对作者本身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
审美素养培养的方法要灵活多样,要合理适宜。一方面,初中学生虽然不像小学生那样,在课堂上完全“坐不住”,但他们处于青春期,心理和情感的不安分成分也是很大的。他们对长期不变的单调学习形式很容易出现抵触和厌倦感,学习效率自然就会下降;另一方面,我们说过,语文所涉及的审美方向是非常复杂多元的,不同的审美取向就需要用不同的方式来向学生传递。比如余光中的《乡愁》,诗歌中所呈现的内容是跳跃的,没有太明确的具象线索,其文脉是“乡愁”这种情感,也是本文的审美点。那么,引导学生去把握这种情感的美,使用画面来组织教学,显然是不太容易呈现的。所以,我使用生活化探究法,让学生们分组讨论自己对家乡的感性认知,寻找自己对家乡情感的落脚点,从而实现情感的迁移。而在教韩愈的《晚春·草树知春不久归》时,它的审美点就主要在晚春特定景物上。于是,我使用多媒体向学生呈现与作品相似的景物照片和视频,非常直观、简明地完成了审美教育。
注重对学生审美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素养不等同于知识技能,它是一种属于主体的内在的东西,是需要由学生自己来体悟的。而且,我们的教育目标,也不仅仅是想让学生知道美丑,而是希望他们通过审美教育,具有独立辨析美丑并拥有美的品质。在前面的讨论中,我把学生比喻为审美的接收器具,其实是不恰切的,那只是为了说明问题和道理——我们审美素养教育的目标,其实是素养建设,即让学生具有审美的品质、意识和能力,而不是把美丑观简单直接地灌输给他们。这样,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当中,多給学生参与、体验和思考的机会,多教他们辨析的思路和方法。比如在教学生《木兰诗》的时候,我没有直接给学生分析人物品格的美,而是让学生分组探讨:这首诗歌的美有哪些方面?你认为花木兰是美的吗?以这种独立探究的方式,促使学生审美素养的生成。
总的来说,审美素养培养历来就是我国教育的核心内容,现在也是如此。语文的审美教育有其特殊的难点,就是其审美内容的复杂多元,不太容易把握。在通过语文对学生进行素养教育时,教师需要特别注意审美点的把握、学情的把握,并注意将着力点放在能力培养上,而不仅是审美观点的灌输。
参考文献
[1]戈静. 新课标下审美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方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10).
[2]奚圣伟. 对于现代初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问题分析及应对[J].中国校外教育,2012(7).
[3]王志军.初中语文审美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