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佳作,谋进步
2019-11-04彭雪花
彭雪花
【摘要】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集中体现在语言建构、思維发展、审美鉴赏、文化传承四个方面。本文从统编教材三年级习作赏析中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和写作特色三点,探究如何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发散性思维和审美鉴赏力的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习作赏析;语用;思维;审美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集中体现在语言建构、思维发展、审美鉴赏、文化传承四个方面。而习作教学的指向是语用的体现、思维的发展、审美力的培养和人文的积淀与内化。如何让学生在习作赏析中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呢?基于此,笔者对三年级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探究后发现,学生的语用能力、发散性思维和审美鉴赏力在习作赏析中,随着赏析习作中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和写作特色,不断地提升。
一、品遣词造句,酿出彩语言
新课标指出: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由此可见,遣词造句对于写好文章的重要性。在习作赏析中,品遣词造句,能让学生知意、悟情、入境。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会为学生设计一个赏析单。(如下表)
1.自主品味,精心酝酿。新课标明确提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在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写一个传统节日)的赏析课堂上,学生带着赏析单,自主品词句。他们时而认真阅读,用笔标注相关的地方,时而在赏析单上写写画画,一丝不苟,时而轻举小手,示意老师上前……四十几个同学的课堂,轻轻的翻页声、刷刷的书写声、细微的讨论声,汇成一首赏心悦目的乐曲。走近看看,有的学生已经积累了几个好词好句了,颇有收获;有的学生正在和文中佳句碰撞,试图做更好的修改;有的学生似乎不满意原创者的简练,正将自己的“爱将”源源不断地插在文字的缝隙中……精心酝酿的画面真美!
2.各抒己见,内有乾坤。经过学生的自主酝酿,小组开始交流共进。每个小组的小组长组织组员进行有序地发言、讨论。纵观课堂,有的小组在专心聆听成员的汇报,并不时地用笔记录,有的小组在认真地探讨原句和修改句之间的更佳处,力求优胜劣汰,还有的小组似乎已经达成了统一意见,正津津有味地品着劳动成果。这样的赏析,没有了老师的反复讲解,只有学生的反复品味和自主表达;习作本上没有了老师的统一评语,却有了同伴的不同想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汇报成果,精彩纷呈。小组碰撞后的火花是绚丽的,它汇集了全班的智慧,呈现在课堂上,促进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讲台上,一个个代表有备而来,他们手中握着小组的精华,对着全班侃侃而谈。听,有的学生对着投影上的词语正认真地品析:“加油和漏油这两个词用在春节炸油角确实有趣,它让我们感受到春节浓浓的节日氛围,同时也感受到一家人在制作油角中其乐无穷的场面,引发了大家对春节的向往和回忆。”有的学生针对句子做了品味:“本想用一把米诱惑小鸡,最终却成了‘偷鸡不成蚀把米。这个句子用来总结中秋节偷吃月饼被训这件事太合适了。同时,句中还引用了生活俗语,增添的文章趣味的同时,又体现了小作者的积累丰富。”有的学生却对某些句子做了修改:“在全家人哈哈大笑的后面,建议加上一些环境描写的句子,如‘窗外天边的云朵似乎也感受到了这份乐趣,张开翅膀,和飞过的小鸟翩翩起舞。这样,更有助于表现中心,让文章生动起来。”……课堂的开放,让学生的心跟着跳跃起来,让学生的言语跟着生气起来,让学生的赏析跟着灵动起来。这样,学生透过自己的思考、同学的发言和全班的点评,品味了一组组好词好句,以一篇学百篇,解个人疑惑,受众人智慧,效果不言而喻。
二、观布局谋篇,学量体裁衣
叶圣陶先生说:“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这就告诉我们,文章的布局谋篇非常重要。实际的习作赏析课中,我适时引导学生理清文章布局谋篇,学习作者的量体裁衣,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达到双赢的效果。
美国图论学者哈里有一句名言:“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在习作赏析中,要厘清文章的架构,思维导图是一把好工具。如在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一传统节日)的赏析中,学生就运用思维导图赏析文章的布局谋篇,有的学生熟练地画着思维导图,将文章的脉络一一呈现,有的学生还在认真思考,想着如何下笔;还有的学生用彩色笔涂涂改改,力求更优化……短短十几分钟,每个学生都手执一稿,五花八门,各有特色。通过思维导图的优势,让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既帮助了作者明晰自己习作的优劣,又让赏析者在对比中提高自己布局谋篇的能力。课堂汇报中,学生举着自己的思维导图,热烈地和同学讨论着,争辩着。他们在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同时,也接受着伙伴们对自己布局谋篇的建议,同时,碰撞出火花时,也有脸红耳赤的“争吵”。整个过程,本着实事求是、有理有据的态度,充分让学生学习、请教、辩论、欣赏同伴的布局谋篇,洋溢着一种“我要进步”的氛围,既展示了自己的布局观,又学习了他人的好方法,让每一次的习作赏析课都能成为学生不断进步的助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习作赏析课堂,正是借助学生课堂上探讨式的学习,边观边思,边辩边得,潜移默化地达到边学边习得的效果,为学生以后习作的整体布局打下夯实的基础。
三、评妙笔生花,赏特色表达
众所周知,于习作而言,一个班总有几个先“富起来”的孩子,他们的文笔或辞趣翩翩或一针见血,他们的构思或新颖有趣或别出心裁,他们的表达或赏心悦目或催人泪下。习作赏析课上,通过评选学生习作中的“妙笔生花”,让先“富起来”的孩子带动一部分孩子“富起来”,如此累加,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课外阅读与习作息息相关,回顾三年级第五周的课外习作赏析(一件感动的事),让学生自主评选“妙笔生花”,张贴在黑板报上,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一个环节。有的学生拿出了一个题目参评:“我认为我的题目《在雨中》虽简单,但也可以称为妙笔生花,因为在题目中你无法获知我写什么内容,它引发了你无限的想象——雨中送伞?冒雨看病?雨中同学间的互助?你们无从知道!从这个角度,我希望大家投我一票!”有的学生节选了一段细节描写:风肆意地破坏妈妈的形象,头发吹得不成形,几根发丝贴在额头上,好像创可贴一样难看;汗水此时也不顾及妈妈的感受,偷偷地爬上妈妈的脸、鼻子和额角,并连成一条小溪,随意地乱窜……有的学生却把《世上只有妈妈好》作为开头唱了出来;还有的学生……赏评中,学生一边努力推销自己的“妙笔生花”,一边欣赏和吸收着同学习作中的精华,这何尝不是他们的又一个收获呢?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习作赏析课,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于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从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和写作特色入手,不断地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致力于学生发散性思维、审美鉴赏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