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遵循学生阅读规律 开发名著专题课程

2019-11-04何文斌

课外语文·上 2019年8期
关键词:名著阅读

何文斌

【摘要】随着名著阅读教学研讨的不断深入,名著专题阅读日益成为语文阅读教学的焦点。为了改变以考试功利为指向的浅层阅读现状,遵循学生阅读规律,笔者结合教材编写特点和学生阅读层次的需要,以及部编教材是名著专题的特点,积极研究设计名著专题课,努力将名著阅读引向以学生理解、体验、感悟、思考为追求的真阅读过程。

【关键词】名著阅读;专题探究;基本课程;个性化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在当下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名著阅读是阅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却是学生核心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温儒敏教授提出的“让中小学生多读名著,非常重要,不只是学语文的需要,也是为学生的一生‘打底子的需要” 的观点为名著阅读的重要性做出了最好的注脚。但是,由于学生阅读空间的有限,学生阅读能力的欠缺,以及考试功利性对名著阅读教学指向的偏差,当下的名著阅读,学生更多的将名著阅读停留在故事情节的了解识记的简单层面,教师则往往借助参考资料将名著情节简单化、人物形象标签化,以题库训练的方式代替学生的真阅读,不仅不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也不利于真正构建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统编教材在名著导读的设计上最大的一个亮点是将原来课标版的“探究思考”改为“专题探究”,将原来笼统宽泛、缺乏阅读指向性的提问转变为以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注重方法指导,有明确阅读任务的专题探究。从本质上使学生成为高度参与、充分融入的阅读主体,实现了阅读的“真实发生”。因此认真学习研读统编教材的编排意图,主动开发名著阅读专题课,以专题探究为切入点,激励学生阅读名著,是名著阅读的必要途径。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交流一些名著专题阅读课的设计类型:

一、研究教材专题,开发基本课程

统编教材在专题设计上大概分为这样几个层面:

(一)再现式阅读专题课

这类阅读是通过任务,组织学生对名著的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进行概括和熟悉,属于对名著初次阅读的了解和熟悉层面的阅读,比如《海底两万里》的“航海日志”,《西游记》中的“取经故事会”等专题。这是当下师生名著阅读的重点和热点。从当下名著考查的层面讲,是教师必须组织的专题活动课。当然,正是因为这个引导前提,许多教师也仅仅满足于疏通、熟悉名著情节,了解人物形象,使阅读走向歧途。这样的阅读属于对文本信息的“再现”,属于浅层阅读。对于这类阅读专题课,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比较合适。

(二)理解式阅读专题课

这是以人物形象認知解读为主的专题课,是在梳理人物主要故事情节的基础上,了解人物的命运,解读人物性格形象。比如《骆驼祥子》的“祥子小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人物成长史”,《朝花夕拾》中的“笔下的人物”,《西游记》中的“话说唐僧师徒”专题等。这类阅读可以采用交流经典情节,撰写读书笔记,进行人物批注的方式阅读,加深学生对小说主要人物的认识,学习人物塑造的方法以及理解作者塑造形象的意图。

(三)参与式阅读专题课

此类阅读主要培养的是孩子的阅读参与度,学生个体的主动参与,并在阅读中收获成就感和自信心,享受阅读的愉悦感,会促进学生阅读的自发动机,爱上阅读。比如《海底两万里》中有一个“潜艇的介绍”的专题探究,对于有科技兴趣,探险精神的孩子来说,会是一个非常能调动孩子兴趣的阅读活动。采用绘图、建模展示的方式展开小组活动就是一种立体式的参与性阅读。还有《骆驼祥子》中的“独特京味儿”和《西游记》中的“创作新故事”等,都属于这类参与式阅读课。

(四)反思型阅读专题课

阅读的最终目的是读者在接受信息基础上学会自主判断和反思表达。学生阅读程度参与越高,反思的意识和能力就会越强,最终会形成批判性思考,建立正确的价值判断和理性的思维。《红星照耀中国》关于“精神和信仰”的专题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探究“红色经典的意义”,正与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呼应,使用核心价值观的关键词作为反思型阅读的解读视角,展开系列阅读与写作,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名著的时代意义。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中“鲁迅的儿童教育观”等专题,也属于反思型阅读课。

教材编审者在统编教材名著“专题探究”部分相较课标版设计有了更明确的指向,有层次和梯度,更符合学生阅读发展的规律。作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专题探究”,积极设计阅读基本课程。

二、主动整合资源,设计个性课程

(一)嵌入式专题课

名著阅读一般每册两本必读书目,四本推荐阅读书目,我们仔细研究教材不难发现,名著阅读往往是和教材单元内容有某种呼应关系。比如,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后面的名著是《朝花夕拾》,这个单元相应的课文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再塑生命的人》《〈论语〉十二章》三篇课文,作文训练是“写人要抓住特征”。我们可以结合单元安排设计贴合同步的名著阅读专题课。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预习提示是这样写的:“被誉为民族魂的鲁迅有过怎样的童年时光?阅读课文,看看小时候的他玩些什么,学些什么,想些什么,和你有相似的地方吗?”我们可以此整理整本书上的鲁迅童年故事,完成“鲁迅的童年”的专题课;《再塑生命的人》讲的是对海伦凯勒一生影响深远的安妮沙利文老师,那么我们也可以组织学生探究“影响鲁迅的人”的专题阅读活动;《论语》有关学习和教育的话题,正好可以和“鲁迅的教育观”专题互相比较;写作主题“写人要抓住特征”也可以从《朝花夕拾》中学习作者对长妈妈、范爱农、寿镜吾等人物的刻画。其他类似的单元嵌入包括《骆驼祥子》与《台阶》和《创业史》一同探究中国农民的精神世界和命运;《西游记》与第六单元的神话改编的呼应等。

(二)开放探究式专题课

一般的阅读活动,大多是指向名著内部的深入式阅读,其实阅读还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向外部探究的过程,因为名著的魅力就在于其所反映的深广的时代风貌及其背后人们的生活状态、情感体验,并且在这个时代引起共鸣。因此,向外探寻式的开放阅读课,也应该是名著阅读专题活动设计的方向。比如说,最近流行的科幻类题材《三体》《流浪地球》,与《海底两万里》都属于科幻类文本,一百多年前的科幻与一百多年后的科技,现在的科技和未来的科技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对人类科技文明的探究专题;尼摩船长和吴京所演的主人公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和献身精神,也是一个阅读科幻作品人文价值的研究专题,科幻作品的“科学”与“幻想”的恰当处理,则涉及科幻作品的写作研究专题。

(三)比较借鉴式专题课

学生阅读的名著涵盖了小说、散文、纪实文学、书信、科普作品等不同文学体裁,区分文体特点,注重文体的阅读比较就是一个很好的研究专题。同时,小说在内容上分别有神话小说、演义小说、自传体等,形式上有章回和不是章回的小说之分。可以互相借鉴设计专题活动。比如学习古典章回小说的特色,给《骆驼祥子》设计章回标题;再如借鉴《傅雷家书》中傅雷与儿子书信交流的平等的视角和恳谈的表达方式,写一封致《平凡的世界》主人公孙少平的信,探讨人生的意义和方向,对于改变学生对书信表达的认识,对树立孩子积极的人生观将会有极大的作用。

(四)群文阅读专题课

群文阅读是近两年兴起的一种具有实验意义的阅读教学实践。群文阅读就是师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师生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名著阅读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展开阅读专题活动。比如沈从文的《湘行散记》,学生对于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人文风情有时空的隔阂感,无法深切地体会作者内心对故乡的深沉眷恋和深切的悲痛。如果采用聚焦式的阅读方式,推荐诸如黄永玉的《无愁河边的浪荡汉子》、沈从文的《边城》,以及杨绛、张兆和、汪曾祺等名家写沈从文的文字,研究“梦中的湘西”或“赤子其人”专题,学生对所读名著会有更深入的理解。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2018设计草案》指出:“教育的目标重点从仅仅收集和记忆信息转变为拓宽知识概念的内涵……如果个体想要拥有充分参与我们这个知识型社会的能力,那么能对各种信息进行定位、获取、理解和反思的能力将是基本而必要的。因此,对处于义务教育高段学生阅读素养的评估,必须关注从各种包含了课堂之外语境的文本中寻找、选择、解释、整合和评估信息的能力。”

这段话启示我们,名著阅读需要我们为学生设计开放多元的各类名著专题课程,调动学生的阅读参与度,不断将学生的阅读引向深入的有效的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反思意识,这样才能推动名著阅读的真实展开。

猜你喜欢

名著阅读
如何让学生爱上大部头名著阅读
关于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困境分析及对策探讨
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审美教育思考
培养农村学生阅读名著能力浅探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活动化教学探索
影视、学生与名著的桥梁
导读名著,彰显魅力
如何引导小学生名著阅读浅说
高考背景下的名著阅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