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庐中学:教育管理的“均衡”之窗
2019-11-04谢礼云
谢礼云
2018年12月2日至8日,我有幸以“福建省十三五中学名校长培养对象”的身份,参加福建省教育学院校长研修部精心组织的南京市东庐中学跟岗学习活动。为期一周的学习,我感受到东庐中学先进的治校理念、科学的管理机制以及作为全国著名教改先行者的丰硕成果,本着多看、多听、多问、多思的原则,全程参与跟岗学校的常规活动。最后,给我的一个感觉就是:东庐中学应该是一扇具备“均衡”教育管理的窗户,她让我们耳目一新,真正擦亮了我们学习者的双眼。
一、“均衡”所涵盖的内容
结合本次跟岗经历及平时的思考,笔者把“均衡”理解成以下两个词:
“均”指均分。一个是动词,即:学校均分教师教学任务,教师把教育大爱均分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同时把优秀的教研成果均分给全国各地的学校分享;另一个是名词,即:学校和老师都重视各学科教学的平均分。
“衡”指平衡。一是用“平衡”的理念管理学生、教师和学校,使学校频频出成绩,师生和学校平衡发展;二是学校将教研成果示范辐射给其他学校,使中国的基础教育质量趋近平衡。
二、从“均衡”理念走向管理“均衡”
教育机会均等是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原则,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教育的实质均衡,为具有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服务。因此,在政府逐年增加教育投入的前提下,东庐中学充分利用国家政策从学校自身实际出发,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积极发展富有个性的学校内部管理。
为提高全班学生学科平均分,东庐中学依据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采取集体与个性化教学相结合,教师利用中午坐班时间对学生个性化辅导,做到人盯人、手把手教会每一位学生,并且做到每周五天,坚持如一。正如该校教研室史正红主任所说:“优分来自课堂,均分来自管理,差分来自盯人。”
为了让老师的专业成长趋近平衡,东庐中学对教师的业务提升采取“问题式”研讨,外出学习、讲学,研、学、考近5年中考试题等做法,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面对生源复杂,农民务工子弟占50%以上的学校,好的生源逐渐往优质学校靠已成普遍现象。靠科学管理吸引学生成为东庐中学学生处的一个重要课题。信心教育是东庐的一种管理原则,提出“播下自信,收获希望,学会创造,迈向成功”的管理理念;遴选班主任采取“自愿申请,公平考核”的办法,德育工作以“阳光心态每一天,春华秋实每一年”为主题开展活动。
为让均衡管理理念真实落地,东庐中学领导班子明锐地发现:考核制度是影响教师积极向前的风向标,于是学校把年级组、学科组和个人业绩紧紧捆绑在一起,使老师们积极协作、积极反思、共同提高,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团队意识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位老师的脑海中。学校在用人方面首先考虑平衡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做到知人善用、各尽所需、尽其所才、取长补短。学校形成考核教师科学合理、操作简易的和谐风尚。
三、从管理“均衡”走向教育“均衡”
其实,教育管理的均衡是相对的,他总会存在差异性。差异是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客观的、必然的现象。关键是学校教育管理者应对存在的差异性作原因分析,可从生源、管理、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习力和家庭教育等方面剖析,从中找到切入点。教育均衡的目标既是每个个体都该得到应有的教育,也是教育公正的灵魂思想。因此,尽可能满足不同个体发展对教育资源的不同需求,因“需求”而异地分配资源,这就是优化配置的“标准”②。东庐中学充分认识到教育公正必须承认个体差异,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那么人的需要就是这个标准。
东庐中学的教学管理做到与时俱进,不保守、不陈规,敢于先行先试。教学上,为达到均衡教学的效果,学校要求教师按如下内容做好课内外教学工作:
教科研方面,学校遵循“教研训”三位一体的原则,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力量,对教师要求深入学习和研究试题、精选整合试题、精心备好每一课时的讲学稿,编写讲学稿成为中国基础教育届的首创之举。引老师从花精力写备课笔记到编制“讲学稿”到“讲学稿”与云系统的结合优化;从重教法到重学生学法的研究;从重教师教学与技能的提高到让老师把教育当成一种事业、学术研究和价值实现的境界。
东庐中学的“合融”教育,其实质是一种均衡教育,他让教师在教学上均衡;学生在学习成绩上趋向均衡;学科组在教学成绩和考核评价上尽量能够均衡;教师的工作安排上做到相对均衡,比如:全校教师一天的出勤管理,班主任与非班主任的在校时间,各个中考学科教师的午休跟班时间等。另外,为了学科与学科之间均衡,东庐中学对薄弱学科的补救措施是开展学科活动,不断奖励、鼓励学生。这是笔者向来赞成的做法,因为它顺应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心理教育规律。可遗憾的是很多学校却忽视了这重要的一面。
四、从教育“均衡”走向效果“均衡”
教育均衡发展既关注受教育群体之间, 也关注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甚至学校与学校之间。主要是弱势群体与优势群体之间平等地分配教育份额。优势群体应满足弱势群体的基本需要 ,保障其实际占有和支配教育资源及其份额 ,并在此基础上 ,给予彼此间以更好的教育,带来应有的教育效果。
陈康金校长正是在这样一种理念下经营着东庐中学,学校结果成绩斐然。最令人惊讶的是,学校多次出现同年级同学科平均分班与班之间差距不超过0.5个百分点的现象。20年来,该校学生每年参加全县学业水平测试、中考等均名列前茅,超过同区域很多同类优质学校,真正体现教育“均衡”走向学生学业水平的效果“均衡”。
一位教师的成长,需要有好的领头雁所搭建的好平台,结合自身的学习需求,即自己的学习驱动力。史正红主任在教研的学习力方面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对自己学科的每一个教学点都做到精、细、研和严,总是在思考怎样才能让学生懂,怎样才能让学生动。他对知识的思维导图研究和教学技术的运用研究在全校老师当中脱颖而出。同时,他把自己的经验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全校学科教师,引领全校整个教師团队共同成长。我想东庐中学以史正红为组长的“讲学稿”专业委员会在真正发挥团队的力量。这就是教师专业水平的效果“均衡”。
发展能让自己的管理理念真正落地的校长就是一位成功的校长。陈康金校长奉着“乡土气和书卷气并重,高知名度和高美誉度兼并的样板校”为愿景,领导老师把学生当人看,盯着每一个,整体提升;自己把教师当人看,凡是有个度,高标准,中等结果即可。东庐中学的老师学校荣誉感强,老教师的感召力影响新教师的学习和教学力现象普遍,每一位都可独当一面。校长轻松,教师成长快,学校知名度高,为乡村教育输入了新鲜血液。如今的东庐中学已经成为中国乡镇中学一道最美的风景线。
(福建省晋江市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