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发着泥土芬芳的田园教育
2019-11-04潘丽娟
潘丽娟
一、追溯乡土田园课程的背景
1.《指南》的要求。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纲要》和《指南》指出,幼儿园课程要贴近幼儿生活、贴近自然、贴近周围环境。
2.课程游戏化推进的需求。教师要因地制宜从幼儿活动的需要出发,丰富室外环境,让室外环境更具有生命的气息,更多的包容多样化的资源,更有利于幼儿开展学习探索、观察、种植、操作、表现等多种活动,给幼儿带来丰富多彩的经验。
3.园所地理环境。我园地处农村,园所周边有着丰富的自然生态环境,有农耕基地、蔬菜大棚基地、花卉树木市场,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是幼儿自然成长秘密基地,滋养着孩子们幸福快乐地成长。
4.园本生态环境。我园建造较早,呈四合庭院式。户外绿化面积宽大。园内有丰富的生态环境资源,种植了品种多样的花木30余种、果树20种、蔬菜及农作物20种,农耕馆,沙水池,都是孩子学习生活、游戏的大课堂。
5.幼儿特质。我园孩子大部分来自于农村,与自然环境的亲密接触,与大自然有着与生俱来的亲近感,对周围环境中的花草树木、蔬菜、农作物熟悉,他们喜欢探究周围环境中真实的资源、事物,乐于在自然环境中游戏、玩耍。
6.家长资源:我园孩子大部分来自于农村家庭,家长对花草树木、蔬菜农作物的种植、管理有着丰富的经验,通过家园合作平台,对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园本生态环境资源,起到经验借鉴和指导的作用。
二、构建乡土田园课程的目标
幼儿是自然人,让他们亲近自然、享受自然,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达到本真发展。我们的乡土田园课程的目标是培养本真儿童,即培养向真、向健、向悦、向勤的教育。具体目标:
1.向真——乐于探索自然,发现自然趣象,发展探究能力
2.向健——乐意参与运动,发展各项体能,促进身心发展
3.向悦——乐悦乡土游戏,增进同伴交往,培养社会情感
4.向勤——乐活田间劳作,激发参与兴趣,提高生活能力
三、生成乡土田园课程的内容
田园课程基于园本生态环境,基于幼儿已有生活经验、家长资源,从幼儿的兴趣和问题出发,我们确立了以幼儿“乐享田园,悦动生活”为导向,以“自然纯真、现场参与、自主探究、多元建构”四大核心建设理念,以“绿色农场”为主题,架构以了花园、果园、菜园、乐园为背景的园本生态环境资源,积极引导幼儿进入现实生活、学习情景之中,以自己的方式去感知、体验,发现、探索、运动、游戏,获得知识、情感和经验。
田园课程内容架构:横向以班级为实施主体,设有田园学习、田园运动、田园游戏、田园生活四大板块,纵向以小、中、大年龄段为实施阶段,纵横交错,同时滚动,相互融合。
具体内容为:
(一)田园学习:以园本田园资源为背景,结合主题、季节、农事节气开展的学习活动。有:1.主题活动:以综合主题活动为载体的田园学习。2.领域活動:涵盖五大领域的田园学习。
(二)田园运动:依托田园背景和场地,根据《指南》、《纲要》中幼儿身体、动作发展的基本要求,开展的运动活动。有:1.田园体锻。2.田园体游。
(三)田园生活:结合园本生态资源,幼儿参与田园劳作,体验“田园生活”的乐趣、成功感及合作交流的社会性情感。有1.种植。2.管理。3.收获。4.分享。
(四)田园游戏:基于田园背景和资源,开展多元化的乡土田园游戏。有1.田园区域游戏。2.乡土民间游戏。3.田园沙水游戏。4.田园艺创游戏。
四、开发乡土田园课程的实施路径
在课程游戏化的理念背景下,基于园本生态环境资源,在“一花一树一田园,乐学乐玩乐生活”办园理念的引领下,我们将幼儿一日活动作为田园课程实施载体,具体由以下实施路径。
(一) 田园学习活动
我们立足创设田园教学情境,引导幼儿主动探索、获得相应经验的学习活动。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1.田园课程故事。教师利用田园中的一花一树,一草一木,每周一期的田园课程故事如约而至,在微信平台、网站上定期推送。例如,《生长加油站——棉花苗搬新家》《“藕”然相遇——莲藕的故事》《路途中的风景——菊花》等。
2.田园课堂。源于环境资源,基于主题活动和五大领域学习,每两周一次“一课一沙龙”研讨活动,让田园课堂精彩纷呈。例如,综合活动《有趣的棉籽》,美术活动《田园守卫兵》《樱桃熟了》、音乐活动《遇见向日葵》等。教师在田园课堂中寻求课程资源的再生造,孩子们在田园课堂中获取知识和经验。
(二)田园游戏活动
基于田园教育理念,利用田园资源,创设田园游戏场。具体实施路径有:
1.田园野营区——幼儿园“绿色农场”收获的黄豆、红萝卜成了野营区的食材,在树林中磨豆浆、切制常州特产萝卜干、轧面条、野餐,孩子们体验着农耕生活。
2.田园艺创区——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收集田园中的树叶、稻草、石子、树枝、竹筒、瓦片,这些材料都是孩子开展美术创意活动的最佳材料。
3.田园沙水区——沙水游戏区是孩子们每天都期待的地方,田园中孩子们和沙、水亲密接触,玩的不亦乐乎。
4.田园体锻区——我们在田园草地上创设了体能锻炼区、体育游戏区,孩子们在宽敞的户外场地中,开展各类体育活动。
5.民间游戏区——将民间游戏融入到幼儿的晨间户外,老玩具新应用,老游戏新玩法,各类民间游戏在传承中创新。
(三)田园生活活动
基于生态环境,把田园劳作融合于幼儿生活活动中。具体实施路径有:
1.种植篇: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种植的不同方式,让幼儿参与种植活动,在活动获取经验。例如:如何种植棉花、甘蔗需要移栽,种植黄豆需要坑种,种植小麦需要撒种。
2.护理篇:在幼儿参与各种田园植物管理中,通过观察、护理,积累有关植物生长及护理的相关经验。例如,菜园里的蔬菜需要多久浇水?花草需要给施什么样的肥料?怎样让果树安全过冬?
3.收获篇:秋季,在田园的泥土里、棚架上、树上,通过观察、采摘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幼儿感受到采摘的乐趣、丰收的喜悦。如收获菜园里的青菜、甘蔗、莲藕、棉花,采摘果园里的樱桃、枇杷、橘子、蓝莓。
4.分享篇:在田园中的收获后,开展经验的分享、果实的分享。如“好吃的毛豆”“甜甜的甘蔗”“酸甜的樱桃”。
(四)田园项目活动
我园通过以下项目活动,让田园教育根基与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
1.规划“新田园”:从儿童视野出发,规划菜园。我们改变原有方正规矩的菜园格局,开展了“孩子眼中的菜园”创设活动,孩子参与菜园的设计,绘图,让孩子真正走进菜园。孩子们眼中的甜甜圈、小乌龟、大水田变成了田字形、半圆形、葵花形的小菜园。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用塑料膜、木桩、瓦片等材料建成了孩子们喜欢的菜园。菜园分成三大板块,水生植物区,农作物区,蔬菜区,种植了近二十多种蔬菜植物。
2.禾苗农耕馆:为了扩展田园资源,传承民俗文化,园内建造了富有风俗民情、乡土气息的禾苗农耕馆。利用家长资源,和有经验的农耕人交流,幼儿认识了各种农具,以及农具的用处,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收集整理花园、果园、菜园内的各类种子,存放在农耕馆中,这些有关农耕文化的活动,在田园中留下了足迹,孩子们浸润在田园乡土人文传承的气息中。
3.田园故事会:我们创设具有童话色彩的田园“快乐小屋”,孩子们一起阅读、分享田园故事;我们创设了“田园剧场”,孩子们自编自演田园故事,快乐诵读“田园童谣”。
4.田园风采展:我们的田园多姿多彩、欢乐无穷,老师、孩子们用自己的歌声、舞姿展现了田园的风采,如“田园欢乐颂”歌咏比赛、“唱响田园”教工音乐会、“插秧节”表演、“丰收乐园”教师节表演。
5.田园标识码:基于田园理念,我园形象标识设计为禾禾、苗苗。园内的每一个孩子都是田园中的禾苗宝宝,希望他们茁壮成长。基于花园、果园、菜园的资源板块,我们把花、果、苗三大田园元素作为三个年级的班名牌,小班以“苗”为元素,如苗一班。中班以“花”为元素,如花二班,大班以“果”为元素,如果三班。
五、乡土田园课程的收获与反思
田园课程的推进与实施,有效的利用资源,孩子们和自然的亲密接触,让田园散发出独特无穷的魅力。
收获一:促进幼儿的发展。
孩子在参与田园活动的同时,对田园资源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孩子们的参与意识增强了,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在与田园游戏环境中,幼儿参与运动的兴趣更加浓厚, 幼儿的操作表演、表达表现能力、合作交流情感等得到了提升,萌发了幼儿热爱自然、热爱幼儿园的美好情感。
收获二:促进教师成长。
田园课程的实施,促进教师对园本生态环境及资源的挖掘开发、有效利用,再认知、重架构,提升了教师的分析思考、梳理反思的科研素养和教育能力。提高了教师的调查、分析和思辨能力,从而获取有效的信息和價值,形成了“乡土田园”案例集,“精彩自然角 乐活种植园”环境创设评比钟楼区一等奖、常州市二等奖,“田园沙水游戏”案例获区一等奖。10篇论文发表,23篇论文获奖,21篇教学设计获省级奖、4篇教学案例获钟楼区区级一等奖。
收获三:彰显园本特色。
在田园课程的构建和实施中,诠释了我园“明理向阳,本真教育”的教育哲学,更加明晰了幼儿园的“一花一树一田园,乐学乐玩乐生活”的办园理念。我们的幼儿园处处散发“农”味、“趣”味、“智”味,成为了幼儿们的欢乐之源、智慧之源、探索之源。田园探索活动“活”在幼儿园每一个角落。让“全收获”的教育理念根植与我们的脑中、眼中、心中、手中、口中。
“春赏百花秋收果,夏憩绿荫冬戏雪。”孩子们眼中童话般的乐园,散发着纯朴、芬芳的泥土气息,在冬天来临之际,我们积蓄了又一年的成长,和这颗小种子一起,明年,我们在生态式环境教育的路上一定会长得更盛,爬的更高,飞得更远……
(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卜弋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