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网络社会新闻“标题党”现象

2019-11-04施胜岚

科技资讯 2019年20期
关键词:标题党网络

施胜岚

摘  要:“标题党”现象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媒体竞争的愈发激烈的产物,它适应了互联网大背景下受众“快速阅读”的习惯,并满足了受众对传递信息简洁迅速的需求。但是,随着居心不良的“标题党”新闻充斥着网络媒体,博取受众眼球,必然会对新闻媒体、受众以及社会风气造成非常严重的伤害。该文主要分析了“标题党”现象的成因及危害,并探讨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网络  社会新闻  标题党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7(b)-0208-02

在互联网新闻传播中,绝大多数都是以事实为依据、为大众提供“正能量”的新闻资讯,但有一部分新闻借助于极具嘘头、标新立异的新闻标题来博取受众的眼球,而这些极具夸张、哗众取宠的新闻标题和新闻内容是严重脱节的,其重心在于博取其网站的点击率。互联网新闻传播使得新闻传播更加自由和开放,人人都可以成为媒体新闻的传播者,这也为“标题党”新闻现象的产生与流行提供了便捷的平台。

1  网络社会新闻“标题党”

1.1 含义

“标题党”是指在标题上玩花样、凭借哗众取宠的标题来获取网络点击率的新闻发布者,起始于一些门户网站。作为网络时代的特殊产物,“标题党”新闻在一定程度上为新闻标题的拟取提供了新思维,但其以博取受众眼球、获取网络点击率为最终目的必须引起相关监督部门的重视。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标题党”现象已经遍及各大门户网站、网络论坛、网络游戏、博客等诸多领域,已经由娱乐主体发展为新闻传播主体,蔓延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1.2 特点

网络社会新闻中,“标题党”为寻求利益最大化,吸引读者眼球,带来轰动效应以及提高点击率,会在新闻标题上煞费苦心,采用花样繁多的手法来引起网络受众的注意,主要特点如下。

1.2.1 多采用夸张手法

这类标题多采用夸大甚至歪曲事实的手法以达到吸引读者眼球,提高点击率的目的,有的只是想得到更多人的关注。比如:2019年5月11日,一男子在“快手”网络平台分别以“打架了”和“北京火车站打架事件一死一伤”为标题先后发布了两条虚假视频。后经公安人员讯问,该男子只是为了赢得别人的关注。

1.2.2 多喜欢挂靠情色

这类标题多把“性”“少妇”或相关的暗示性词汇等放在显著位置,千方百计将这些词装进标题。比如:中国新闻网2014年4月10日新闻:“52岁男子迷恋同村17岁少女四度爬电线杆示爱”等。

1.2.3 多与热点人物和事件挂钩

“标题党”的标题很多时候都是与知名演员、歌手或公众人物等相关联,肆意地将这些明星的生活配以与内容不符的标题,运用夸张的词语、与真相不符的图片移花接木地呈现给媒体受众。比如,2019年5月12日新浪新闻:“萧亚轩被传感染HIV团队辟谣”;“曝王菲谢霆锋大理‘定情别墅被拆 面朝洱海风景优美”。

2  网络新闻“标题党”现象的成因

网络新闻由于标题和内容是分离的,人们是否阅读网络信息主要取决于新闻标题。因此,网络新闻的发布者就非常重视标题的拟制,网站编辑就必须把最有新闻价值的要素放进新闻标题,且由于网络排版的限制,标题制作必须简洁、鲜明、准确,标题的重要性也决定了标题的吸引力,标题的吸引力决定了新闻的点击率。

2.1 新闻受众的求新、求奇心理使然

在传统媒体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是报刊和电视,这个时期属于“信息垄断”时期。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信息传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读者可以多平台、多渠道地获取信息。大数据时代和自媒体时代,每个人既是受众,同时也是新闻的发布者,人的本性决定了其对娱乐、血腥、性等话题的兴趣。

2.2 网络从业者的利益使然

网络从业者的创收主要是靠广告,广告主在选择自己的广告载体时,主要依据是内容点击率、阅读时长、评论以及转发率等指标。如网络大V由于自身的粉丝众多、所发文章转载量大、阅读率高,他们的背后都有赞助商。网络新闻编辑更关注的是他们的新闻标题是否有吸引力,如:“不看就后悔”“明星大尺度曝光”等。很多内容与新闻标题并不相符,如点开黄色图片标题后出现的只是一张黄颜色的图片。

2.3 网络社会新闻的发布者平民化

互联网时代,由于网络的便利性,人人都可以成为新闻的发布者,虽然大的门户网站的网络编辑受过专业的新闻教育,具有较高的新闻素养,但诸多的自媒体新闻发布者的道德修养就良莠不齐了,很多对新闻伦理等相关知识都知之甚少。在一个媒体平台众多,制作者水平参差不齐,缺乏从业标准的现状下,“标题党”现象盛行也就不足为奇了。

2.4 法律监管力度不够

网络新闻传播速度快且从业门槛低,在缺乏高效的法律监管的情况下,对于一些不符合新闻专业、受到读者严重谴责的新闻,也只是删除了事,并没有得到法律的惩处。一些低俗的网络新闻即使被读者举报到传播平台,平台管理者通常就是将其封号,但这些人又申请新号继续发布一些“标题党”新闻,可见严厉的法律监管势在必行。

2.5 受众媒介素养良莠不齐

“标题党”最大受害者还是广大的媒体新闻受众,泛滥的“标题党”新闻不仅浪费了读者宝贵的时间,还污染了读者的心灵,有时让读者无所适从。如果读者没有快速信息辨识力,就无法获取自己真正需要的信息,被“标题党”牵着鼻子走。在受众媒介素养整体水平不高时,“标题党”新闻虽然不受欢迎,但点击率却居高不下,广告主也趋之若鹜,“标题党”就不乏生存空间。因此,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刻不容缓。

3  应对网络新闻“标题党”的对策

互联网的普及使新闻信息泛滥成灾,网络媒体新闻信息点击率的高低与其广告效益挂钩,在商业利益是驱使下,网络媒体与其写一篇高质量的新闻,不如拟一个吸引眼球的标题。“标题党”新闻成为获取点击率的捷径,但“标题党”不仅伤害了新闻受众,更是降低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

3.1 加大执法力度

为了净化网络空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以及《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相继出台,国家对虚假信息和虚假新闻的治理越来越严,力度越来越大。要防止“标题党”新闻的泛滥,必须将这些法律落到实处,严格执行。通过法律的震慑,减少“标题党”新闻的出现。

3.2 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

“标题党”的治理离不开编辑记者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提高。媒体人和新闻工作者是党和人民的喉舌,他们的一言一行代表着国家的形象。新闻工作者要在新闻竞争中始终坚守好阵地,不给“标题党”提供平台。此外,新闻从业者要加强业务学习,可以通过建立业务培训和日常讨论相结合的业务学习制度,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在编发稿件时始终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4  结语

在网络媒体传播多样化时代,“标题党”现象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对于这一现象,我们要有正确的认识,它的存在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网络社会新闻标题的拟定应当遵循真实性、趣味性、通俗性的原则,而不能一味地追求经济价值,而置社会责任于不顾,违背新闻传播的基木道德准则,盲目迎合少数受众的不良需求。

(指导老师:乔兰 许亮亮)

参考文献

[1] 李文学.新媒介生态下“标题党”泛化的逻辑与治理路径[J].新闻战线,2019(2).

[2] 王丽媛.新媒体时代“标题党”的产生、危害与规避[J].视听,2018(12):99.

[3] 許洋迪.“标题党”现象成因及治理之策[J].今传媒,2018(6).

[4] 刘刚.试论网络新闻“标题党”的危害与治理对策[J].新闻研究导刊,2018,9(8):137-138.

猜你喜欢

标题党网络
互联网新媒体中“标题党”现象探析
避免情绪化勿作“标题党”
网络新闻标题修改的量化分析
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探析
刍议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管理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杜绝网络“标题党”向传统媒体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