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技术在智慧图书馆定位排架中的应用及分析
2019-11-04蒋文锦
蒋文锦
关键词:智慧图书馆;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定位排架;数据统计
摘 要:文章介绍了智慧图书馆及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概念,指出了定位排架在图书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意义,探讨了RFID技术下的图书定位方法,并以珠海市图书馆为例,采用数据统计的方式分析了RFID技术对图书管理工作的影响,提出了后续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9)09-0058-03
1 智慧图書馆及无线射频识别技术
随着科技的蓬勃发展,尤其是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突飞猛进,当今社会已由信息时代向智能时代迈进。“智慧城市”理念被提出并获得了普遍关注,其核心在于将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城市可持续发展需求进行深度融合。图书馆行业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息息相关,并在科技浪潮的推动下不断向前发展。在这种背景下,智慧图书馆的概念应运而生,智慧图书馆是图书馆发展的一个更高级阶段,是在物联网环境下以云计算技术为基础,以智能设备为手段,实现书书相连、书人相连、人人相连,进而为读者提供智慧化服务[1]。在2017年的中国高校图书馆发展论坛上,智慧图书馆成为最受关注的议题之一[2]。
RFID即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亦称电子标签,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根据标签频率的高低,RFID技术有高频和超高频之分。近年来,RFID技术在图书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改革图书馆传统借阅管理模式、提升图书馆读者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是图书馆工作的一项革命性变革[3]。RFID系统由电子标签、阅读器和天线构成,其工作原理是附着在待识别物体上的电子标签收到阅读器发出的信号后,将存储在标签芯片内的产品信息发送给阅读器,阅读器读取该信息并将其传送至中央信息系统,中央信息系统通过计算机网络完成对物体识别信息的采集、处理及远程传送等管理工作。RFID技术不仅能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和馆员的工作效率,还能提升图书馆服务的精准性及可靠性,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
目前,RFID技术在图书自助借还、馆藏清点、排架整架、安全监控和图书自动分拣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4]。笔者以珠海市图书馆为例,结合工作经验对RFID技术在图书定位排架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并采用数据统计的方式对RFID技术应用前后的图书管理工作效率进行了定量分析,以期为其他图书馆提供参考。
2 定位排架在图书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2.1 形式排架法
图书馆按照一定的次序将馆藏图书排列存放在书架上,以便于图书的管理和使用,排架方法主要有形式排架法和内容排架法。形式排架法是以图书资料的外部形式特征为排列依据,具体又可细分为登记号排架法、固定排架法、字顺排架法、装帧形式排架法及年代排架法等。形式排架方法的优点是排检迅速简便,节省空间;缺点是无法将同一学科的文献集中排放在一起及查阅不便等,仅适用于流通量小的密集排架书库。
2.2 内容排架法
内容排架法是以图书资料的内容和特征为排序依据,包括分类排架法和专题排架法,每一种排架方法都有一定的应用范围和环境。其中,分类排架法是目前我国大中型图书馆开架书库首选的排序方法,它以《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为依据,按照图书的内容将其划分到对应的学科体系中,每本图书都有一个由分类号和辅助号两组号码组成的分类排架号,该号码明确标识了该书在书架上的位置。分类排架法的优点是图书按所属学科体系分类,具有一定的联系性和逻辑性;同一学科内容的图书排列在一起,便于读者查找。图书的定位排架是一项较为繁杂的工程,与馆藏图书的上架、倒架、整架等工作流程密切相关,对读者的检索效率有一定影响。因此,合适的定位排架方式不仅能减少读者找书的时间,还能提高图书管理工作的效率。
3 RFID技术下的图书定位方法
目前,RFID技术下的图书排架主要有智能书架和在普通书架上粘贴RFID标签两种方式[5]。其中,智能书架由于价格十分昂贵,导致其推广应用受到限制,我国图书馆一般采用在普通书架上粘贴RFID标签的方式进行图书定位排架。在这种情况下,RFID标签被粘贴在书架每一层的同一位置,同一层内所有图书的位置信息是相同的,这个位置信息即RFID标签显示的最小位置单元,称为格,标记了该本图书是在图书馆的哪一层楼的哪个书架的第几层。RFID技术下的图书定位方法分为“绑定式”图书定位法和分类排架式图书定位法。
3.1 “绑定式”图书定位法
“绑定式”图书定位法不考虑图书在编目时的分类排架号,而是将图书和书架进行“绑定”,该方法的优点是思路简单,操作方便;缺点是不能将相同学科类别的书籍集中排放,不利于读者浏览和了解馆藏。“绑定式”图书定位法的实现分为两步:一是将书架每一格的位置信息翻译成易于机器读写的机器码后写入RFID标签,称为层架标。二是将放入该层图书的RFID标签与层架标相关联,使书架与图书“绑定”在一起。
3.2 分类排架式图书定位法
目前,我国许多大中型图书馆的开架书库一般采用分类排架的方式确定馆藏图书在书架上的位置。由于分类排架号本身就是一种序号,因此,任何一格中的图书都是按先后次序排列的,且每一格都会确定一本书放在首位,相邻两格的首位图书确定后,每种图书应该在哪一格及在格上的位置也就确定了。在分类排架的基础上利用RFID标签进行定位的实现步骤如下:一是将书架每一格的位置信息翻译成易于机器读写的机器码后写入RFID标签,称为层架标。二是将每一格中的首位图书的RFID标签与层架标相关联,该层的其他图书由分类排架号确定其在该层中的位置。
4 应用实例分析及发展建议
4.1 数据采集及分析
笔者以珠海市图书馆为例,提取了该馆利用RFID技术前后的图书管理实验数据,并进行了对比分析。该馆是开架式借阅,采用的是基于RFID技术的分类排架法,在采用RFID技术前是利用条形码系统进行图书管理的。
4.1.1 图书查找时间分析。该馆实行开架借阅方式,由于一些读者随意摆放图书,致使图书存在乱架、错架等情况,读者虽然在目录中查询到需要借阅的图书,但是在书架上却无法找到对应的图书,这不仅增加了馆员的工作量,还降低了读者的检索效率。RFID技术使图书与信息流实现了精准吻合,能有效提升图书的检索效率。相关调查结果显示,该馆使用传统条形码技术时读者查找图书需要花费15分钟,馆员每天需要花费40分钟回答读者查找图书的相关问题;该馆使用RFID技术后,讀者仅需要花费4分钟就可找到需要的图书,馆员每天仅需要花费25分钟回答读者查找图书的相关问题。
4.1.2 图书整架归位效率分析。近年来,随着入藏图书量的增多,图书的整架、入藏、归位和排序等工作量越来越大。该馆采用RFID技术前,馆员清点图书需要打开每本图书的扉页找到条形码位置,对它们进行近距离扫描才能读取图书信息,该方式不仅消耗了馆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使图书乱架、错架率逐年提高。该馆采用RFID技术后,馆员清点图书仅需要手持RFID读取器对图书依次进行扫描就可读取图书信息。RFID技术还支持批量处理,能有效提升图书整理工作的效率,降低乱架、错架率。相关调查结果显示,该馆采用传统条码技术时,图书存放的错架率约为4%,乱架率约为7%;而改用RFID技术后,错架率可以忽略不计,乱架率也下降到3%左右,有效提升了图书整理工作的效率。究其原因,是因为该馆在使用RFID技术后图书的存放位置和图书信息一一对应,馆员进行图书整架归位时,只要利用RFID读取器对书架进行扫描,就可得到该书架上书目的所有信息,如书名、索书号、架位信息等。馆员手持RFID读取器对书架依次进行扫描,错放的图书会在系统中被标出,不仅有效提升了图书整理工作的效率,还降低了乱架率和错架率。
4.1.3 读者借还书时间分析。该馆采用传统条形码技术时,借还书的流程为馆员打开图书扉页,找到条形码位置,逐本进行扫描或消磁。该馆应用RFID技术后,馆员可以对借出或者还回的图书进行批量处理。此外,该馆还利用RFID技术构建了自助借还书系统,读者能够自助办理图书借阅和归还手续,有效避免了读者借还图书时排队等候情况的发生,不仅减轻了馆员的工作量,还提升了图书的利用率和流通率。
4.2 发展建议
4.2.1 异构信息系统互通。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一直是以纸本资源为核心,围绕集成管理系统进行的,为了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各种各样的子系统应运而生,这些子系统功能既交叉又缺乏统一的标准。RFID系统包括自助借还、典藏管理、安全监控等子系统,如何实现不同系统、不同子系统在通信协议、接口和数据格式等方面的互联互通,已成为图书馆亟须解决的问题。因此,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及行业应用标准,统一数据格式及通信协议等,实现各图书馆间图书的通借通还,提升图书的流通效率,推动总分馆制建设的顺利进行。
4.2.2 与智能机器人的结合。研究结果显示,2004年到2013年这十年间,我国公共图书馆的从业人员从49,069人增长到56,320人,图书总藏量从46,152万册激增到74,896万册[6],可见在从业人员数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他们的工作量显著增加。图书的搬运、存取、归类、盘点等工作都属于重复性的机械工作,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这些工作完全可以由计算机和机器人完成。未来,RFID技术与智能机器人的结合将有效推动图书馆的智能化、智慧化和精准化服务的开展[7]。
4.2.3 提高后台数据利用率。智慧图书馆建设需要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手段,其中数据是核心。目前,图书馆利用RFID技术可以有效、便捷地获取图书的相关信息。图书馆在使用RFID技术后,图书的所有信息及读者的借阅信息等都会被后台服务器记录,这些后台数据和信息对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图书馆不仅可利用这些数据和信息进行资源整合、资源维护、资源发布和构建智慧服务平台,还可将这些数据与物联网技术相结合,构建图书资源的通借通还服务体系,从而实现资源在不同图书馆之间的流动,满足读者的个性化信息需求,提高资源利用率。
5 结语
智慧图书馆是科技浪潮推动下图书馆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RFID技术因其响应快、传输距离远、无须人工干预等优势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笔者通过数据统计的方式对珠海市图书馆采用RFID技术前后图书管理工作所需时间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RFID技术的应用能够大幅提升图书管理工作的效率。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智能机器人行业的发展,RFID技术与智能机器人的结合必将进一步推动智慧图书馆的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智慧图书馆:让阅读离我们更近一步[EB/OL].[2019-07-11].http://www.xinhuanet.com//book/2017-03/31/c_129522733.htm.
[2] 图书馆未来的样子:“智慧图书馆”(上)[EB/OL].[2019-07-11].https://www.sohu.com/a/146221061_748548.
[3] 褚慧萍.RFID技术在图书馆中应用的利弊分析及应对方案[J].电子设计工程,2013(14):96-99.
[4] 廖宇峰.RFID图书定位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探讨[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7(8):82-83.
[5] 苏海明.RFID技术下的图书排架方式探讨[J].知识经济,2018(7):150-151.
[6] 唐莹,李英.图书馆引入智能机器人的可行性探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5(10):73-75.
[7] 樊慧丽,邵波.智能机器人图书盘点创新实践与思考:以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2018(9):96-100.
(编校:孙新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