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现代建筑中在地文化的传承

2019-11-04徐子安朱文强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传承

徐子安 朱文强

摘 要:文章从乡村现代建筑与乡村传统建筑的区别、联系出发,分析乡村现代建筑的在地文化发展模式,以材料、技术的不同到功能主体、历史文化的联系,阐释在地文化的地域性与时间性,乡村现代建筑为何要传承在地文化,其意义与内涵的作用,再以实际案例分析如何在乡村现代建筑中运用在地文化。

关键词:乡村现代建筑;在地文化;传承;拾云山房

如今,乡村建筑越来越受到建筑师的关注。乡村建筑从传统发展到现代,但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导致一些乡村建筑盲目模仿城市现代建筑,让乡村现代建筑失去了重要的地域文化特色。乡村现代建筑的迷人之处是它能够传达给受众者独特的当地的人文特色、风俗面貌、道德风俗等非物质性的意识形态,城市模块化的建筑形式并不适用于乡村现代建筑。

目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乡村现代建筑的目的也不再是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更多的是为了造福于当地的居民,因此结合在地文化的建造就变得尤为重要。而在地文化与地域文化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在地文化更多地指向所处地的文化意识,地域文化则更多地指向区域化的文化意识,相比之下,在地文化小于地域文化,并且一处的在地文化会受到所处区域的地域文化的影响。从中不难看出,乡村现代建筑的在地文化不再仅仅是表达建筑的外在形式,更多地要求功能,甚至是精神上的体验。这也需要我们对在地文化结合自身理解加以提炼,重新定位乡村现代建筑模式。

一、乡村现代建筑与乡村传统建筑

(一)乡村现代建筑与乡村传统建筑的区别

1.材料的运用

建筑材料的选择是体验者视觉、触觉最直观的影响元素之一。乡村现代建筑中的材料往往与乡村传统建筑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即使是同一种材料,由于其加工方式的不同,最终搭建后也会给人天差地别的感受。例如在乡村传统建筑中,其木材的运用更多采取的是原生態的形式,而乡村现代建筑则在木材的防腐、防虫、触感等功能上有着更加优越的处理。对比古老的建筑材料——夯土,夯土是一种古代常用的建筑材料,由泥、沙、砾石等以一定的比例组合而成,此外,还需要使用重物对其进行夯实的处理去除其中的空隙,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夯土。如今,夯土这一建筑材料在技术的改进下,表现形式更加多元化,触感也更加细腻,且硬度得到很大提升。乡村现代建筑的材料也不再仅局限于古老的建筑形式,也会依附于现代材料与高新技术。

2.施工的技术

工业革命的到来,推动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建筑领域的施工技术也更加全面化、科技化。乡村传统建筑最初的建造者是工匠,凭借的是人力,且最初的建造目的也只是满足生存的需求,当然在这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也不乏具有卓越工匠技术的人员,例如鲁班天赋异禀,在工艺技术领域有着极高的造诣,但他也仅仅是少数者。现如今乡村现代建筑在技术的支撑下,能够更好、更有效地利用环境,打造更加宜居的建筑。

(二)乡村现代建筑与乡村传统建筑的联系

1.功能的主体

不论是现代建筑还是传统建筑,其面对的主体依旧是当地的居民,建筑的功能性还是应当围绕当地的人,而不是为建筑而建筑、为形式而形式。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让乡村建筑形式不断向城市建筑形式靠拢,单纯的模仿让乡村建筑缺少了本土的气息。城市建筑并不一定适用于乡村的居民,每一处的人都有着独特的生活习惯,建筑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就应当充分理解当地人群的人文特色,建筑的功能定位应该尊重在地居民的习性。我国台湾建筑师最早提出“在地”概念,虽然台湾早期建筑形式也借鉴传统建筑元素,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台湾建筑师开始关注在地性,他们的建筑形式不再因为时代的发展而博人眼球,更多的是顺应台湾人民的生活规律,去建造适合这个功能主体的建筑,让功能围绕本土人民,依附于周围环境,像一株植物的生长一样自然且协调。这也充分体现乡村建筑不论时代的发展多么迅捷,也仍然要将建筑的功能依托于“在地”的人。

2.历史的传承

乡村建筑的建筑风格、当地的地理风貌、在地人民的人文特色都会受到其所处历史文化的影响。历史就好比设计者的素材,通过设计者设计思维结合设计者对当地文化的理解,转换为设计者亦或工匠的题材,加以提炼,建造出适合当地历史文脉的建筑作品。适宜的乡村现代建筑也依旧体现着当地的历史特征,每一处的历史特色有着大不相同的文化属性。

二、在地文化的传承

(一)在地文化的地域性

在地文化的广义理解可以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因地域社会的组织结构、经济形态、宗教信仰等因素而形成的某种特定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这就包含了其所处地域的方言、饮食、建筑、信仰等物质性与非物质性的文化集合。在地文化尊重其地域的文化属性,从建筑角度来看,同样是乡村民居,皖派、闽派、京派、苏派、晋派、川派,不同的流派都有着独特的历史与文化积淀,传达出不同的地域精神,其精神的来源与在地文化息息相关。物质性角度下北方的窑洞建筑、南方的木瓦建筑,都是受其地域的自然风貌、地理环境、生活习性等因素的影响而建造的满足当地居民的日常需求和物质需求的建筑形式,而这样的建筑形式也传达出在地文化的地域精神。非物质性角度下在地文化更多地指向当地的人文特色、道德风貌、风俗传统、生活习性等。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着各自的生活规律,然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让乡村建筑更加趋于城市化,缺少了在地民族的文化传承,这也让我们反思,应当怎样充分尊重在地文化中的地域特色,打造出与在地人民共生的建筑。

(二)在地文化的时间性

在地文化是在地人民所处地区的生活面貌与历史积累,其发展过程是不断扬弃的过程,但在特定的时间节点,又能够稳定发展,适应时代的变革。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意识形态,是非物质性的,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其体现方式可以是一段文字、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处建筑等。而文化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着新的解释,所谓“新”并非仅仅指向时间上的顺序,更多地倾向于使用主体的需求,也就是此处所要探讨的在地文化的时间性。例如工业革命的大机器时代,大批建筑师追求机器美学,但是日本建筑师却有着新的思考,不随波逐流,甚至毛纲毅旷设计了“反机器住宅”,这也反映了日本建筑师对本土建筑的反思。我国近些年来“乡建热”的出现,让许多设计师在乡村建筑“大秀拳脚”,但是否真正适用于当地的使用者,没有很好的诠释。建筑领域的在地文化的时间表达不是建造出新技术、新材料的现代建筑,而是应该结合在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进行创新,以一种现代的形式手法表现出传统的历史文化,而不是盲目地照抄外表,那么只会忘其本源,失去建筑的真正灵魂所在。

三、实例初探——“拾云山房”建筑设计

“拾云山房”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一处山林古村之中,村子保留了完整的夯土民居面貌,村中建筑依山势高差而建,群山环绕,村口处尚存几棵繁茂的已上百年的古树。书屋坐落于村口广场不远处,旁边是保留完好的夯土三合院民居。

(一)建筑功能在地文化

“拾云山房”实际是一处书屋,书屋的功能是为了给阅读者提供一个安静的阅读空间,“山房”给在地人民提供了静心与开放的体验,让当地居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趋向多元化,不再是传统的生活模式,但此处建筑并非完全打破在地人民的人文特色,建筑师把一层留给村民,打造一个底层架空的建筑形式,让一层空间开放自由,留给老人休闲、孩童嬉戏,增加了这个空间的可能性,去除局限性。

同时站在场地关系的角度思考,书屋用地处于一个三角地带,南侧是该村落的主要步行干道,北侧有一堵三米高的石坎墙,石坎墙上面是一片儿童戏玩区,在設计策略上抬高书屋的实体空间部分,让建筑体首层与道路之间形成空间的退让,路上的行人也可以随时到书屋下休息。而书屋的二层则和儿童戏玩区在同一空间层面上,这样的处理,一方面便于儿童进入书屋看书或者在儿童区玩耍,另一方面,方便父母在书屋里阅读的同时能关注到孩子。

此建筑结合乡村传统建筑中的天井元素,将天井安放于空间的核心处,充分把握空间的尺度关系,将底层设计留出水面。下雨时的滴滴答答、天晴时的光影照明,都打造了此处书屋的独特精神,让建筑与自然、时间、空间产生互动关联。

(二)建筑形式在地文化

建筑形式上,书屋形态灵感来源于当地居民的双坡屋顶形式和坡度以及传统的屋面顺水做法和小青瓦的铺设,却在屋顶的屋脊上做了微小的设计动作,让屋脊的角度做了6.5°小偏转,屋顶的檐口一高一低又显得更加轻盈自由,在接受在地传统文化的同时,又不受传统文化的约束,结合现代设计语言,打造俏皮可爱的建筑外在造型。内部形式则是借助屋顶的倾斜结合均质书架的空间,让空间更加多元化、丰富化,使空间内部具有在地独特的场所精神。

四、结语

“拾云山房”建筑设计的在地文化表达,不再单单从建筑的形式去传达文化精神,更多地切身实地为当地居民考虑,让所处地的文化融入建筑的功能之中,把现代建筑融于古老的乡村聚落,且适宜传达文化精神。当前,我国面对建筑文化的流失,我们需要对建筑现代化的文化精神加以把握,让现代建筑出现在乡村聚落时能够反映的不是建筑的高大、现代,更多的是文化精神的传递,使建筑的功能表达出在地的文化属性。

参考文献:

[1]郑嘉荣,梁政其,黄钰婷,等.在地文化引导下的乡村微更新策略研究:以福建晋江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9(6).

[2]曾鹏,谢东海.乡村传统建筑的保护与改造设计[J].居舍,2019(15).

[3]叶原源,刘玉亭,黄幸.“在地文化”导向下的社区多元与自主微更新[J].规划师,2018(2).

[4]琚飞凡.乡村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在地性”研究[D].河南大学,2017.

[5]王丽洁,聂蕊,王舒扬.基于地域性的乡村景观保护与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园林,2016(10).

作者单位:

南京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传承
中国戏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创新性研究
中国传统招幌对当代广告设计的影响
小议“柳青文学创作精神”的传承和创新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