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茶叶产业发展七十年回顾
2019-11-04陆德彪
金 晶 陆德彪
(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杭州 310020)
据现有史料考查,茶最早传入浙江可追溯到汉朝,迄今已超过2000年历史。经过漫长岁月的演变和发展,栽培技术不断改进,制茶工艺日臻完善,品种品类丰富齐全,产业链条不断延长。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茶产业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迅速恢复并大力发展茶叶生产。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促进浙江茶叶再上新台阶,全省广大茶区在落实茶叶产业政策、提高茶叶科技水平等方面作出了不懈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浙江茶叶产业七十年的发展历程,是极不平凡的、硕果累累的七十年。
1 产业规模空前发展
据业务部门统计,2018年全省茶园总面积300.5万亩、总产量18.6万吨、总产值206.9亿元,面积、产量、产值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分别是1949年的10倍、28.2倍和862倍。产业规模达到历史新高,但期间面积和产量均经历起伏,70年来浙江茶叶生产变化历程见图1。建国初期,我省茶园面积仅30万亩恢复生产,当年产量0.66万吨、产值0.24亿元。到1978年,全省茶园面积239.85万亩、产量5.87万吨、产值1.74亿元,分别比1949年增长7倍、7.9倍和6.3倍。到1982年,茶叶产量首次突破10万吨,1983年出现严重的“卖茶难”问题,茶园面积从275.0万亩逐年萎缩。1994年,大宗茶大量积压,再次出现“卖茶难”,全省茶园面积下降至190.2万亩,产量徘徊在11万吨。进入21世纪,全省茶园面积恢复增长、名优茶生产快速发展,到2013年茶园面积首次恢复超过1983年的历史高峰,达到276.1万亩,当年产量16.9万吨,产值114.7亿元[1-3]。近年来,尽管我省茶园面积、产量和产值在全国的地位呈逐年下降态势,2018年分别居第6、第7和第4位,但单位面积产出稳居全国首位。我省采摘茶园亩产值平均超7550元,并涌现了松阳、安吉等一批亩产值超万元的高效示范县和超二万元的示范片。
图1 1949-2018年浙江茶叶生产变化图
2 名茶引领品牌壮大
当20世纪八九十年代遭遇“卖茶难”冲击时,我省在全国率先提出了“积极调整茶类结构、大力发展名优茶”、“数量少一点、质量好一点、效益高一点”的发展思路,大力挖掘和恢复传统名茶生产,促进了名优茶规模化发展。2001年4月,省农业厅提出并实施精品战略、名牌战略、绿色战略和文化战略“四大战略”,把浙江名优茶带上第二次创业起跑线[4-5]。2001年10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实施龙井茶原产地域保护,一批名茶品牌的证明商标或地理标志产品先后成功注册。2004年和2009年,评选了两届浙江省十大名茶,2006年实施“浙江绿茶”品牌战略,把浙江绿茶引导到以品牌建设为主线、全面拓展国内外市场为抓手、着力提高浙江绿茶竞争力为目的发展新高度。连续多年坚持在省内外和境外举办浙江绿茶博览会、名茶推介会等活动,我省茶叶发展呈现出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的新格局。
名优茶是浙江茶叶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实践证明,名优茶产业的壮大不仅促成了我省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了我省茶产业从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创造了助农增收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为农业品牌的培育壮大、为三产融合的新业态繁荣和茶会展、茶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1990年全省有县级以上名茶108只,生产面积34.9万亩,产量4286吨,产值1.05亿元,名优茶产值首次超亿元。到2000年,名优茶产量、产值达2.8万吨和17.4亿元,分别占全省的19.6%和61.8%,确立了名优茶在浙江茶叶经济中的优势地位。2018年全省名优茶产量、产值分别达到8.9万吨和181.6亿元,占全省总量的47.8%和87.8%。与2000年相比产量、产值分别增长了3.2倍、10.4倍(见表1)。
表1 浙江省茶叶产量、产值与名优茶产量、产值的变化表
特别是龙井茶,法定产区涉及杭州、绍兴、金华和台州的18个县(市、区),2018年生产面积110万亩,产量2.2万吨、产值43.5亿元,分别占全省茶叶总产量、总产值的11.8%和21.0%。目前,龙井茶在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绿茶类第一。近年来,名优茶品牌培育与保护得到重视,整合做强优势品牌和地域特色品牌,做大做强龙井茶“品牌集群”,支持和引导“安吉白茶”“丽水香茶”等地方优势公用品牌整合发展,让品牌建设成为进一步提高茶产业比较经济效益的助推器。
3 科技创新支撑发展
在无性系良种选育推广方面,1990年,省农业厅明确“以无性系为重点的良种工作方向”,确定11个全省重点推广品种。2000年,全省良种茶苗出圃量达3.3亿株,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24.7万亩,无性系良种率12.8%,比1990年提高近9个百分点。2001年省政府发出《关于加快茶树改良的通知》,全省掀起无性系良种发展热潮。2018年全省无性系良种面积达到223.6万亩,良种率达到74.4%,比2000年的12.8%提高61.6个百分点,为我省名优茶产业化发展、种茶效益的快速提高做出了贡献。
在机械化水平提升方面,我省自2003年起在全国率先实施了以改善加工环境、规范加工工艺为重点的初制茶厂优化改造工程,完成了茶叶从传统粗放加工向食品级清洁化规范化加工转型。到2008年,全省近3000家初制茶厂得以改造,建立省示范茶厂119家,700多家企业通过QS认证。2012年省农业厅启动了“省标准化名茶厂”建设,以建设连续自动化生产线加工提升为重点,至2018年已建成314家标准化名茶厂,配套建成名优茶生产线数量278条。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为抓手,大力推进“机器换人”。目前全省出口大宗茶机剪机采水平已近90%,名优茶机制率超98%(表2)。
在绿色安全标准化生产方面, 20世纪八十年代,在大量开发名茶的同时,提出了加工工艺标准化的要求。20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我省大部份名优茶制定了包括种植、管理、加工、产品的系列标准,为名优茶适应流通与规模化生产打下了基础。2000年引发了我省无公害与有机茶生产的高潮,带动了标准化生产的全面实施。2001年农业部《无公害茶叶》《有机茶》行业系列标准的出台,为我省茶叶大范围推广标准带来了新的契机,到2004年省地方标准《茶叶加工场所基本技术条件》的颁布,标志着我省茶叶标准体系基本成型。 2009年启动全省标准茶园创建工作,共建成高品质标准茶园5.8万亩。2010年后,省农业主管部门每年推介发布茶树病虫害防治农药推荐目录,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精准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一大批技术,数字化色板、LED杀虫灯、茶尺蠖及茶毛虫病毒制剂、茶尺蠖性信息素等绿色防控技术得到推广应用。扎实推进茶叶生产标准化和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有效保障茶叶质量安全。
表2 浙江省名优茶机械加工和茶叶机械采摘情况表(2000-2018)
4 业态结构优化转型
长期以来,我省以绿茶产品为主导,占比在95%以上。2015年后根据市场需求,布局多茶类共生良性发展。2018年我省绿茶16.9万吨计191.3亿元,分别占全省的90.9%和92.5%;红茶7995吨计12.6亿元,分别占4.3%和6.1%;黑茶7610吨计1.1亿元,分别占4.1%和0.4%。其他茶类有:茉莉花茶2660吨、乌龙茶311吨、白茶454吨、黄茶70吨。形成了以绿茶为绝对主导产品,红、黑、青、白、黄茶产品齐全的格局,既突出了我省茶叶适制性资源的禀赋优势,又兼顾市场需求丰富了产品花色供应。同时,开发出速溶茶、茶饮料、茶多酚、茶氨酸、茶食品、茶日化用品、茶保健品等深加工新产品,茶精深加工产业持续壮大[6],2018年,全省有茶叶精深加工企业86家,茶叶消耗量达16.8万吨、产值29.6亿元,其中抹茶产值2.33亿元。
茶叶全产业链模式得到逐步推广。茶休闲、茶旅游、茶养生等新业态快速发展,松阳、新昌等茶叶主产县致力建设省级茶叶全产业链示范县,也涌现了杭州梅家坞、临海羊岩茶文化园等一批茶业综合体,以及西湖龙坞茶镇、松阳茶香小镇、磐安古茶场文化小镇等一批茶业小镇模式,2018年全省涉茶第三产业增值达69.0亿元。茶叶流通方面,2018年全省茶叶产地市场84家,年交易量、交易额分别达16.2万吨、222.4亿元,分别比2010年增加45.8%、151.7%,产地线下交易体系初步定型,其中浙南茶叶市场、新昌中国茶市分别成为中国最大绿茶和龙井茶交易市场,两大市场增速显著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茶市交易趋向集中。伴随中国电商业发展机遇和浙江全球电商高地崛起,大部分茶品牌已涉足电子商务,“互联网+”成为近年来茶叶交易又一亮点。
5 国际贸易半壁江山
新中国成立后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计划经济时期,浙江茶叶生产一直把“保证出口”作为头等大事,兼顾边销需要和适当调剂内销。从1950年到1992年浙江茶叶出口从3741吨增长到44505吨。这43年中,浙江茶叶出口量占全国茶叶出口的比重,最高年份1950年达44%,超过30%的有19年,25%至30%之间的有18年,其余6年亦在22.4%至24.8%之间[7]。改革开放以后,浙江茶业引进国外资本与先进技术,开展中外合资经营。由浙江省茶叶公司牵头,先后与日本三明株式会社、英资泰特莱尔茶业公司、日本川崎技研株式会社等客户合资成立了浙江三明茶业有限公司等三家茶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上世纪90年代还涌现出杭州瀛洲茶叶有限公司、绍兴御茶村茶业有限公司等代表性企业。进入21世纪后,茶叶出口继续保持全国领跑地位,出口量在全国占比在50%左右(见表3)。2018年全省茶叶出口量达到16.9万吨,出口额5.23亿美元,均居全国各省首位,出口量、出口总额分别占全国总量的46.2%、29.4%,出口量较1950年增长超过45倍;其中绿茶出口量16.3万吨、出口额4.94亿美元,占全国绿茶出口总量和出口总额的53.7%和40.4%,占到全国总量的近半壁江山。由于出口茶叶以传统珠茶、眉茶等低档大宗茶为主,本省茶农的生产积极性不高,原料(毛茶)已大部分来自外省。
表3 浙江省茶叶出口数量占比表(21世纪后)
6 文化传承茶事繁荣
浙江是中华茶文化的起源地之一。历代浙江茶人在事茶品饮中不断继承创新,自古代起就有诸如茶会、茶宴和茶集等以茶会友、以茶联谊的茶事活动,对茶文化的传播、交流和推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探索、开拓和弘扬蕴藏丰富的祖国茶文化,由浙江农业大学庄晚芳教授1981年9月倡议成立“茶人之家”。经浙江省茶叶学会多次商讨,1982年9月10日,经浙江省科协批准,在杭州筹建“茶人之家”,这是改革开放后全国第一家以弘扬茶文化为宗旨的民间社团,在国内外茶业界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名优茶战略实施,浙江茶事活动欣欣向荣,从省市县到乡镇各级茶事活动争先恐后,为茶产品展示、茶技艺斗赛、茶文化交流、茶品牌推广搭建了丰富的舞台,与地方特色和美丽乡村建设有机融合,极大地提高了茶业附加值。自2006年起,浙江省农业厅在北京、杭州、宁波、沈阳、西安、哈尔滨、南京、太原、郑州、西宁、银川等多个城市已连续举办了十二届浙江绿茶博览会,已成为对外宣传展示浙江绿茶整体形象,推介打响浙江绿茶品牌,开拓国内国际市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窗口和平台。自2017年永久落户浙江杭州的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由农业农村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国际性茶叶盛会,是迄今为止最权威、最具规模、最有影响力的茶叶盛会,搭建起了一个世界性的茶文化交流合作平台。由浙江省茶叶学会组织开展的“敬老茶会”活动始于1999年,已成为宣传和弘扬中华茶文化与传统美德、开展品牌宣传、扩大茶产业影响力的重要载体。杭州自2005年建议设立“全民饮茶日”,到2012年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将每年农历谷雨日定为“全民饮茶日”,声誉日隆得到了全国十几个省份、三十几座城市以及港澳台等地的积极响应和仿效。地方上,譬如新昌大佛龙井茶文化节自2003年至今已成功举办十三届,“松阳银猴茶叶节”自2008年以来已连续举办十二届,安吉县自2014年起开始举办中国安吉白茶博览会,至今已连续举办了六届。这些连续性、规模化、具有影响力的茶事活动将浙江茶叶品牌和产业形象推上了新高点。
7 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
绿色的茶园,富了百姓美了环境,茶叶产业成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助力产业对接精准扶贫、实现生态富民的绿色黄金产业。安吉白茶是践行“两山”理论、助力乡村振兴最具典型的代表。2003年4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安吉视察白茶产业时便称赞道:“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被发现以来,在40年中,经历了品种繁育、种植扩面、品牌推广和产业转型的深刻变革,从一株千年“白茶祖”发展成为规模茶园超17万亩、年产量1890吨、产值25.31亿元的茶产业。以安吉白茶重点生产村——溪龙乡黄杜村为例,全村人口1432人,在种植安吉白茶之前,每户只有几亩荒山丘陵,人均收入不足400元,通过发展安吉白茶产业,该村户均茶叶收入近40万元,每家每户都盖上了新楼房,许多人还在县城购置了商铺和住房,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茶产业能够带动贫困地区人口显著增收,我省重点茶区的茶叶主产乡镇,茶业收入甚至达到农民收入的二分之一,茶农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农村居民平均高10%~30%。2018年我省采摘茶园的亩产值突破7550元,较之2000年增长435%,单位面积产出居全国首位(见表4)。
表4 浙江省采摘茶园亩产值情况表(21世纪后)
浙江将坚持以绿色生态高效为主攻方向,以“生态茶园”创建为抓手,强品牌、兴产业、扬文化、拓功能,全面构建茶全产业链,全力打造世界绿茶生产、贸易、文化交流、教育科研、休闲养生中心。正如习总书记在“世界茶乡看浙江”一文中所述:“绿色的茶园,绿色的家园;绿色的产业,绿色的浙江;这是浙江的幸福现实,更是浙江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