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设计与美学的交互融合
——评《园林美术(第2版)》
2019-11-04杨丽
《园林美术(第2版)》一书由重庆大学出版社于2019年6月出版,孟庆英主编。全书由美术基础理论、美术基础实践技能及园林专业应用技能三大模块构成。包含美术概述、绘画基础知识、素描、色彩、园林景观效果图表现技法、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美术字与图案,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规范性、实用性及可操作性。园林景观设计是基于生态学与美学基本理念,将景观构成的主要要点及具体形态以科学合理的配置及布局形成整合的过程。园林景观设计是在进行相关建筑设计或规划的过程中,通过综合考虑对环境要素进行规划设计,从而使建筑及周围环境要素在整体展现形态上和谐相处、彼此关联,由此提升建筑及环境的综合艺术价值,达到园林景观设计与美学的有机结合。
我国传统园林一般分为北方的皇家园林、南方的官僚文人与富商大贾们的私家园林两类,随着园林建筑的不断发展,寺观园林与陵寝园林也纳入了我国园林体系。传统园林的主要特色是体现园林景观的意境,强调景观做工精细,“虽由人做,宛自天开”。我国第一个奴隶社会国家夏朝开始了宫殿园林建筑的雏形,到了唐宋时期,园林、诗文、绘画3个艺术门类互相渗透,园林艺术呈现出诗情画意,美学此时已完全融入到园林设计中。我国园林发展趋于成熟是在元明清时期,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催生了个性解放的思潮,各个山水画派崛起,绘画诗文甚至书法融为一体,将园林艺术推入更高的境界。晚明时,江南文人如《长物志》等一系列专门、系统讨论园林设计与营造的理论性著作,不仅论及了园林设计原则、园林营造技艺,还鲜明地表达了园林艺术中的审美理想与美学思想。可以说这个时期的园林设计与美学的融合,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园林设计文化,引领了世界园林艺术的审美取向,对提升当时人们的审美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当时的园林设计美学思想无疑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也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历史的发展,园林景观设计包含的意义在不断变化,从原始文明与农业文明背景下生存需要所产生的园林,到工业文明来临之际被赋予了新的意义的风景园林。传统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美学深受儒家与道家思想的影响,而现代的园林景观设计还受到国外的设计元素影响,园林景观设计不再是一味地追求外在美,而是要经过科学合理设计,最终实现改善环境,使人们能够拥有良好的生活氛围,追求的是意境,而意境正是我国美学的核心。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发展,整体居住环境在不断完善的情况下,园林景观设计成为满足人们物质与精神需要的物质载体。同时也应看到伴随社会环境的恶化,人们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现代城市更注重整体的环境艺术建设,园林景观设计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传统园林、城市园林及绿地的整体基础上,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美学设计与造园技巧的借鉴,来完成整个城市的园林设计。将城市建设成园林式的环境,使生态功能与艺术功能相结合,形成人、社会及自然之间的平衡和谐。由此,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入美学元素,对提升园林景观设计质量有积极价值,也使园林景观更具欣赏价值与实用功能。
园林景观设计不仅是一项综合性复杂的规划设计科学,也是雅致的艺术表现形式。当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美学的运用占据了更大的比例。美学原理中包含的许多在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中需要运用的知识,例如如何进行设计可以是园林看起来更整齐,如何通过植物的搭配衬托出园林想要营造的整体效果,如何通过园林的打造实现整体意境的美感,因此美学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交互融合,能够更好地体现出园林景观规划的水准,实现视觉上的美感、听觉上的享受,更好地实现园林景观设计的新突破。《园林美术(第2版)》一书,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有益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