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年级写话的教学要求与策略

2019-11-04□余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19年28期
关键词:标点符号示例课程标准

□余 琴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310012)

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共安排了三次写话,只有简单的几句提示语,没有提出很明确的写话要求。许多教师和家长在教学和辅导时往往会不自觉地拔高要求。拿第七单元看图写话《猫和老鼠》一课来说,究竟是只写意思清楚的几句话,还是要展开想象?标点符号要掌握到什么程度?字数上有没有要求?究竟怎样的表达是符合这个学龄阶段的?

湖州市德清县逸夫小学、雷甸镇中心小学

学生写话能力的差异大,有的学生能写300字左右,有的学生只能写一句话。教师在写话教学过程中,该如何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引领,使不同程度学生的写话能力都得到提升?

宁波市海曙区广济中心小学、镇明中心小学等

指导学生写话,起步阶段多久一次合适?最初的写话练习内容是选择日记还是看图写话?在写话要求上,除了一些基本的行文和格式规范,有没有其他具体的要求?

义乌市小学语文教师

低年级学生口语优于书面语。很多低年级学生能说会道,但是一旦落笔书写,却又无从下手。有的学生句子意思表达不清,有的学生不会用标点,有的学生因词汇量积累少,没有合适的词语可以达意,等等。他们面对书面表达往往滋生畏难情绪。教师感到教材写话内容过于宽泛,缺乏序列和具体要求,凭着自己的先备经验确定写话要求,选择写话练习策略,往往收效甚微。上述地区教师提出的关于写话教学的困惑,很具有代表性。

如何解决这些困惑?

教师首先要认真解读统编教材,理解教材是如何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的第一学段的写话目标。

该目标是:“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统编一年级教材没有正式安排写话练习。一年级上册仅在语文园地八的“字词句运用”板块提出写一句话的要求:“新年快到了,给家人或朋友写一句祝福的话吧!”教材还编写了一个示例,暗示这个祝福是有读者的。这样编写,一是让学生可以模仿格式、标点符号,二是告诉教师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写一句祝福的话,就写到这个程度,教师不要拔高要求,更不能要求一年级学生每天写一句话。有些学校设计了统一的作业记录本,本子有一栏“我的心情日记”,很多一年级学生的家长反映完成这个作业很难,因为学生还不会用语言记录自己每天的心情。笔者认为,一年级学生可以用笑脸、哭脸等表情符号表示每天的心情,不必用语言记录,因为此时的他们还不具备这个能力。

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结合课文学习,提出了两次模仿写话。《我多想去看看》课后题为:“以‘我多想……’开头,写下自己的愿望,再和同学交流。”《荷叶圆圆》课后题如下图。

这两次写话,都是模仿课文写一句话或几句话。教师在实际操作中,不能拔高要求。根据教材编写要求,建议对一年级学生不进行统一的写话练习。

统编二年级教材设立了“写话”板块,表明全套教材书面表达训练正式开始。“写话”板块的具体编写情况如下。

册别二年级上册(共3次)二年级下册(共4次)话题写自己喜爱的玩具学写留言条看图发挥想象编故事写自己的一个好朋友借助图发挥想象编故事写出自己对大自然的疑问写几条养某种小动物的理由类别纪实类应用类想象类纪实类想象类纪实兼想象类应用类

统编二年级教材共安排七次写话,类别涉及“纪实类、应用类、想象类”三类。选择的话题,十分注意与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联系。写玩具、写好朋友都是学生愿意写、容易写的话题,学写留言条、写养小动物的理由,更是生活的必需。这样的编写意图,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二年级上册第一次写话练习“写自己喜爱的玩具”,教材用“图示+指导语”的方式,提示了写话最基本的要求“写在方格纸上”“标点符号也要占一格”。实际写话中要注意的地方不止这些。教材通过两个提示语,引导师生关注在写话的起始阶段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为养成良好的写话习惯打下基础。写清楚每一句话,准确使用常见的标点符号,应该成为评价写话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的写话为:“看图,想一想:小虫子、蚂蚁和蝴蝶用鸡蛋壳做了哪些事情?它们有什么有趣的经历?把它们这一天的经历写下来吧!写的时候,可以用上下面的词语。”这次写话鼓励学生写的时候,用上一些表示时间的词语(早上、过了一会儿、到了下午、天黑了)。这些时间词,可以体现小虫子、蚂蚁和蝴蝶在一天中的经历,也是呼应《课程标准》提出的“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从七次写话教材的编写看,二年级的写话要求,除了一些基本的行文格式规范,其他方面基本不做具体规定,学生能写几句就写几句,多少不限,自由地写。目的在于营造无压力的写话氛围,让学生能无拘无束、放开胆量,把想说的话都表达出来。教师要摒弃原有的写话训练模式,如让学生多写日记、周记,多进行看图写话等。

理解了教材如何体现《课程标准》要求之后,教师要仔细研读每个写话教材,了解编者意图,准确制订每次写话的目标,把握好学生应该写到什么程度。

以二年级上册第一次写话“写自己喜爱的玩具”为例。杭州市回族穆兴小学王林慧老师执教过此课。她在上课过程中感受到,让学生把自己喜爱的玩具带到课堂上,学生非常开心。当教师问:“你最喜爱的玩具是什么?”学生兴高采烈地把自己带来的玩具展示给同学看。然后教师说:“它好玩在哪里?和同桌玩一玩。”同桌两人玩得不亦乐乎。接着教师说:“它们是什么样子的?你跟同桌说一说。”王老师告诉笔者,每次上到这个环节,学生高昂的情绪就降下来了,不知道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笔者首先看了她制订的教学目标:(1)通过有序观察、联结课文,学习从形状、颜色、部位等不同角度来写玩具的样子。(2)在同伴交流、动手体验中学习主动表达自己玩玩具的独特体验,感受玩玩具带来的乐趣。(3)能初步掌握基本的写话格式,写几句自己想说的话,对写话产生兴趣。

这三个教学目标具体、明确、可操作,但是显然第一个目标偏高了,所以学生讲不好“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始终达不到要求,课堂学习情绪就下降了。笔者建议王老师把第一个目标改为:“通过有序观察、联结课文、示例引路,学习从形状或颜色或部位或材料等不同角度来写玩具的样子。”这样就把“写样子”的要求降下来了(其实不同玩具写样子的角度是不同的),同时引入学生示例,便于学生模仿。下面是两名学生写的自己喜爱的玩具。

学生示例 1:我最喜欢的玩具是 qiāng,qiāng身是五颜六色的,有着非常xuàn kù的qiāng bǐng。我太喜欢它了!

学生示例2:我的玩具是zhǐ jiān tuó luó。它的yàng子xiàng三角形,是用金shǔ zuò 的,可以放在zhǐ jiān上zhuàn好久。

写玩具枪的学生抓住颜色写样子,“非常炫酷的枪柄”就是这个年龄的学生的词汇,很生动。写指尖陀螺的学生抓住形状、材质写样子,抓住了特点。通过调整目标,教师清晰地知道评价标准,写到什么程度就好把握了。“学生示例2”已经很好地达到本次写话的要求。

准确制订每次写话目标之后,教师要用足教材,展开写话指导的过程。

七次写话的编写,非常注意在方法上给予学生有效指导。有的给出了可以仿照的例子。如写留言条,要写清楚基本要素,注意行文格式,对于这些要点,教材用示例的方式都给予了提醒;写自己对“大自然”的疑问,教材提供了不同的问句让学生模仿。有的提供了写话思路。如写自己的好朋友,利用表格提示学生要写的内容,让学生能围绕一定的内容来写。

有的教师困惑于“如何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引领,使不同程度学生的写话能力都得到提升”。笔者觉得要让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写话水平有所提高,就需要教师充分用足教材,展开写话指导的过程。

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附属小学钟玲老师执教二年级下册写话《我的好朋友》时就依托教材提供的写话思路,引导学生完成写话。

1.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特点,写了一段外貌描写,请学生猜一猜。

她是班里个子比较高的女生。她的眼睛小小的、亮亮的,笑起来就会眯成一条缝。最近,她还掉了两颗门牙,笑的时候更可爱了。

学生猜中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教材表格中“长什么样子”的示例,让学生明白若要让别人猜中,就要抓住最有特点的部分写。

2.学习典型课文描写样子的相关词语,并尝试运用。

关联二年级上册课文《妈妈睡了》的课后练习题:

鼓励学生用上阅读中积累的词语、短语,写好朋友的样子。

3.利用教材中的表格,学写自己跟好朋友经常做的事情。

教师再次呈现教材中的表格,读表格中“我们经常做的事”的示例,引导学生从“经常、一起、天天”这些词语中看出他们是好朋友。

钟老师用足教材,充分展开写话指导的全过程,让学生有法可依、有样可照,教学效果很好。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写话质量都有所提高。下面是一名学生的课堂写话(如图),可以看到教材示例对学生的影响。

统编二年级教材共安排了七次写话。如果教师只是落实了这七次写话的要求,当学生升入三年级面临习作时,他们的书面表达仍会遇到困难。教学低年级时,教师特别要在“把每句话写通顺,用对常见的标点符号”上下功夫。有的教师提出困惑:“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一次写话中提示了写话最基本的要求‘写在方格纸上’‘标点符号也要占一格’。实际写话中,学生常常不会使用逗号,不知道哪里该用逗号。如何指导学生用好逗号?这是个难题。”教师的这个困惑,看似很小,其实是写话起步阶段学生要面对的真实的困难。那该如何解决?

除了完成教材明确规定的写话任务之外,教师要善于发掘低年级教材中潜在的写话内容,丰富写话练习。

细读统编教材,可以发现一些潜在的写话内容。一、二年级教材多次安排“读一读,记一记”“读一读,照样子说一说”“读一读,用加点的词语说句子”等练习题,这些练习题帮助学生积累词汇、短语、句子,体会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以二年级上册教材为例。如《小蝌蚪找妈妈》课后题“读一读,用加点的词各说一句话”:披着碧绿的衣裳、鼓着大大的眼睛……《我是什么》课后题“读一读,记一记”:灌溉田地、发动机器……《寒号鸟》课后题“读一读,照样子说一说”:冻得直打哆嗦、冷得像冰窖……《我要的是葫芦》课后题“读一读,注意句子不同的语气”: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有几个虫子不可怕。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叶子上的虫不用治。这四个句子就是引导学生体会感叹句、反问句、陈述句三种句型的不同语气和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

学生初学写话,大多从口述到笔写,说得清才能写得顺。统编一、二年级教材课后练习题多次提出说话的要求。如一年级上册《明天要远足》“你有过这样的心情吗?和同学说一说”;一年级下册《端午粽》“你知道关于端午节或粽子的故事吗?和同学说一说”;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可以选用下面的词语,仿照课文说一说”;二年级下册《雷雨》“读一读,说说你见过什么样的雨,当时是怎样的情景”。

统编一、二年级教材的每个语文园地都有“字词句运用”板块,体现了教材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理解和运用能力,在重视积累的同时,强化运用,体现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为避免单调枯燥的机械操练,教材设计了灵活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无论是课文内容、课后练习,还是“字词句运用”板块,都是潜在的写话练习。教师要敏锐捕捉这些暗含的写话要求。

低年级写话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难点。教师要正确解读教材,精准研制教学目标,依托教材展开写话指导过程,并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落实词语、短语、句子、标点符号的学习,精细指导、精准评改,发展学生的书面语言,消除学生写话的畏难情绪,使他们能够清楚、连贯、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猜你喜欢

标点符号示例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池塘里的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的争吵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口”字大挪移
我们班的“标点符号”
2019年高考上海卷作文示例
关于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若干思考
标点符号们的争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