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我国女性健康与体育运动关系研究进展可视化分析
2019-11-04潘朝阳中华女子学院体育部北京100101
□ 潘朝阳(中华女子学院体育部 北京 100101)
引言
女性的身体素质与健康情况不但关系到后代个体,甚至会影响整个民族人民的体质,体育运动是促进身体素质改善的最直接、健康、有效的方式。近年来,我国不断倡导全民健身,但女性体育健身一直是全民健身的薄弱环节。我国女性体育运动存在健康意识薄弱、运动时间及频率不够、缺乏科学的运动指导等问题。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个人的自由时间支配不合理,社会的支持力度够,长期的文化教育对职业女性体育生活方式的影响,大众传媒对女性体育的宣传力度不够。因而政府应采取系列措施切实保障职业女性体育权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女性对于自身健康状况的认识不断提高,女性体育运动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因此,加强女性体育运动以提升其健康状况的研究具有特殊意义。
1、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研究方法
CiteSpace是由陈超美博士开发的对科技文献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和可视化的应用软件,能够帮助我们分析学科发展的进程,探究领域研究热点以及前沿,并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本文的数据处理采用3.8.R1版本的CNKI数据分析板块。
1.2、数据来源
中文数据样本取自中国学术期刊出版总库(CNKI总库),以“篇名=[(女or孕)and健康and(体育or运动)]”,选择时间为全年份,精确匹配检索,共得检索结果1151条。对检索结果去重、整理,删除期刊会议征稿、卷首语、个人学术成果介绍、科研机构介绍、书评以及署名为课题组及无作者等的条目以及不相关条目,最终得到1041篇相关文献。
2、结果分析
2.1、发文量的时间分析
图1给出各年发文数量分布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女性健康与体育运动关系研究的发文数量经历了缓慢增加—快速增长—平稳发展3个阶段,女性健康与体育运动关系相关研究不断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和重视。
图1 发文量时序图
19世纪70年代初,女性主义理论开始介入体育,不断发展壮大的女权运动将视角从过去的政治、文化、教育等领域拓展到原本不收重视的体育领域,体育女性主义在此种环境下产生。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引进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并开启了本土化构建的历程。期间,女性主义的相关观点和理论也渗入到体育社会学的领域,对现实社会的体育现象进行重新阐述。因而,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出现以女性健康与体育运动为主题的研究,但由于女性工作环境、工作满意度、年龄、职业、婚姻与否、收入情况、学历的差异,对于通过体育运动改善女性健康的重视程度一直不高,其增长在2000年之前都非常缓慢,处于发展的初创期。2000年之后,研究成果数量逐步攀升,2002年5月,我国成立了首个妇女体育研究中心——北大妇女体育研究中心。2003年,我国出现了首篇以女性健康与体育运动关系为主题的硕士论文,研究深度不断加深,研究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随着我国女性生活消费发生着巨大变化,正从温饱型消费向发展型、享受型消费转化,逐渐成为体育运动的生力军。2001年申奥成功,将全民健身推向一个高潮,由此带动了女性体育运动的快速发展,相关研究也出现了快速增长趋势,在2011年达到顶峰,当年共发表相关论文98篇。2011-2013年,我国女性健康与体育运动关系的相关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普赖斯(Price)依据科学文献增长规律,提出了学科诞生期、学科大发展期、学科理论成熟期和学科理论完备期4个阶段的理论。由女性健康与体育运动关系的发文量可以看出,我国的该研究逐步跨入学科研究仍处于诞生期,未来将迎来一段快速增长。
2.2、关键词分析
关键词是一篇论文的核心观点,是论文主题的高度概括,因此对某一领域相关文献关键词的分析,有助于挖掘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使用CiteSpace对研究对象的关键词进行分析,将文献数据导入CiteSpace软件中,设置时间跨度为1950-2018年,单个时间分区长度为 1;作者关键词(author keywords)和增补关键词(keywords plus);节点类型为关键词(keyword),提取每个时区中被引频次最高的100个关键词,生成的关键词共现图谱如图2所示。在关键词知识图谱中,图中圆节点代表关键词,节点的大小代表该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节点越大代表这个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越高。图中选取了出现频次大于20的关键词,共有节点22个,85条连接,网络密度为0.251。
图2 高频关键词共现图
结合聚类可以确定女性健康与体育运动关系研究领域的热点,通过研读重要节点所对应的相关文献发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身体素质的相关研究是一直以来的热点。女大学生是女性健康与体育运动关系研究中的重要研究对象,同时由于其所接触的学校体育教育是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女大学生能够有效作为连接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的中间环节,能够成为终身体育的坚实基础,对于终身体育的实施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通过研究表明,体育运动对于改善女大学生痛经、心肺功能以及提升身体素质具有明显作用。
以2010年作为研究强度的转折点,对比分析1985-2010年与1985-2018年的研究高频关键词变化情况。
表1 高频关键词对比分析表
通过对比发现,即便2011-2018年女性健康与体育运动关系研究发展速度增快,论文数量增多,但其研究的重点与核心依然是女大学生、体育锻炼、心理健康等,所关注的运动方式也基本以健身操为主。对关键词两阶段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2011-2018年间,女大学生相关论文数量增长了约1.9倍,占比有所提升;体育锻炼相关论文数量增长约3.4倍,占比大幅提升;心理健康相关论文数量增长约0.68倍,占比有所下降。
图3 关键词出现频次图
近年来各年龄段的女性体育运动细分逐渐成为研究前沿,从不同年龄阶段可以分为老年、中年、大学生、中学生、孕妇等群体。从聚类统计结果来看:在涉及的论文中,研究女大学生健康与体育运动关系的有833篇,所占的比重为72.37%;孕妇健康与体育运动关系的有127篇,占11.03%;女中学健康与体育运动关系的有14篇,占1.22%;中年女性健康与体育运动关系的有22篇,占0.78%;老年女性健康与体育运动关系的仅有1篇,占0.09%。可以看出,我国学校体育学研究主要倾向于中学教育与高等教育,而小学特别是幼儿体育教育的研究明显不足。
高频词中出现了高校、健康教育等高频词,可见女性健康与体育运动关系的改善离不开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目前高校体育教育是提升我国女性体育运动改善健康的主要途径。同时在关键词中出现了健美操、瑜伽等高频词,可见,女性体育人口的增长更多是在健身健美类体育项目如游泳、羽毛球、网球、健美操、瑜珈以及休闲型户外活动上。
在高频词分析中,排列第二位的是“心理健康”,除此之外,还出现了高频词“身心健康”,由此可见,女性健康的研究对象已不单单是身体健康,而是拓展到了心理健康,体育运动对于维持稳定的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具有显著作用。在改善体制、亚健康状态,提升身体素质的同时,塑造更为良好的心理状态。说明我国该领域能够紧跟社会现实问题,将学科研究和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具备较强的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意识。
2.3、发文机构分析
发文机构的发文数量在某种程度上可反映出其研究领域的专业性、广泛性和研究内容的丰富性,同时能够间接地反映出其科研水平,客观真实地去评价各个研究团队,有助于更好的了解国内学校体育的科研水平,挖掘出科研水平较高的团队。
图4 发文机构发文数量图
合并所有二级机构,北京体育大学出现的次数最多,科研能力强度与深度均较强,其次是河北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通过对各研究机构的研究内容进行分析,能够发现各研究机构的研究内容较为分散,各机构间研究同质性较强,各机构内研究的可持续性与关联性较弱。各研究机构间合作程度较少,且关系比较松散,以机构间两两合作的形式为主导。
结合论文所属基金,分析发现,女性健康与体育运动关系研究的发展具有区域效应。从区域角度上看,女性健康与体育运动关系研究机构发文次数在地区分布并不平均,其中北京、广东、天津、山东、上海、浙江、江苏等地发文次数较高且基金支持较强,而其他地区女性健康与体育运动关系科研能力相对较弱,地区对于该类研究缺乏支持力度。外一些经济落后、偏远地区的学校体育科研力量较薄弱,从侧面反映出我国的女性健康与体育运动关系研究发展不平衡。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该领域的科研能力、重视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正相关性。
图5 发文支持基金数量图
3、结论
我国女性健康与体育运动关系研究热点随着社会经济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发展提高,每个时期都其特点,但各个时期之间也有其共性的研究内容,对于研究内容的细分有助于女性健康与体育运动关系研究的不断深入,但现阶段各细分领域之间存在研究的不平衡性,我国研究未来各年龄阶段女性健康与体育运动关系是重要的研究方向。随着青少年(女性)肥胖、近视等健康问题的日益突显,同时,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加大,中老年女性心血管、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多发,因此,中小学生(女)以及中老年女性是本研究领域学者应当关注的研究对象。女性健康与体育运动关系研究的方向趋向于多元化,未来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性、融合性将会成为重点。
我国女性健康与体育运动关系领域的科研机构多数为高校,且相对稳定的研究机构群体还没有完全建立,核心机构的背景差异性较明显、地域分布不均衡。因而,未来诸如医院、医疗研究所、心理学相关研究单位的学者不断参与。研究中,需要学者们需要不断加强沟通和交流以产生更多的学术思维碰撞,使得学术资源不断地累加,这样也有助于学术难题的解决,能够提升学校体育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加强女性健康与体育运动关系能够帮助女性建立起科学的身体观、体育价值观,为终身体育、全民运动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而也能够为进一步提升女性的社会地位作出贡献。该领域的研究不仅让体育工作者从社会性别视角来重新思考体育,也让更多的女性研究者了解了女性体育、女性健康研究的动态和成果。
坚持以性别平等为首要原则,提升女性体育运动参与度;以跨部门的理念尽快制定我国专门的妇女体育政策;营造一种能够促进广大女性充分参与体育活动的环境;细化我国相关的妇女体育政策,重视配套服务项目的研发;加大我国妇女体育的宣传力度和媒体覆盖率;鼓励我国学者进行女性体育方面的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