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中生视角下的大学生网络贷款消费行为分析
2019-11-02震源
震源
摘要:在互联网技术更迭发展的影响下,金融领域和互联网技术融合发展的产物之一就是网络贷款,并且这种全新的融资和理财方式在高校的大学生群体中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得到了大学生群体的关注以及广泛使用,但是在大学生网络贷款的消费行为上,却出现了一些相对不正常的情况,导致大学生当前的网络贷款消费行为和观念出现了相应的偏差。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贷款消费行为;现状;引导
1 当前大学生网络贷款消费行为的状况分析
网络贷款作为当前最受大学生欢迎的一种新型理财方式,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却出现了如下的几种问题:
第一,带有显著的享乐主义倾向。随着当前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国际范围内的各种思想文化处中相互碰撞交流的状态下,自然其中一些不好的思想观念也得以传人到国内,并且对大学生群体产生了一些影响,尤其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不高的前提下,很容易受到享乐主义等一些不良思想主义的影响。在这种情形下,使得大学生对于外界诱惑的抵抗能力较低,对于外在的事物以及精神的享受,给予了过分的关注,并且在其实际个人经济能力无法满足自己想的需求的前提下,就会通过网络贷款付出巨大的代价并且在实际的消费行为中存在着一种冲动的感性消费特征,无法做出很好的自我约束。
第二,消费行为中存在着相互攀比的现象。大学生群体的实际经济来源主要包括父母和自己的业余兼职所得,这也就使得自身的消费能力水平相对有限。而在具体的网络购物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形式的商品的强烈刺激,从而会产生强烈的购物欲望,在原本的经济能力不足以满足消费需求的前提下,就可以通过毫无节制的网络贷款来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并且因为大学生内心渴望受到别人的关注和赞美,也就意味着在实际的消费过程中存在着攀比的行为。除此之外,一些网络贷款平台,主要是通过一些诱惑和煽动性的宣传标语和广告,来吸引大学生群体的注意,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群体的消费欲望,这也就导致大学生在这种盲目攀比的商品购买行动中,很容易陷入一个网络贷款消费行为的恶性循环中。
2 有效引导大学生网络贷款消费行为的具体措施
2.1 学校教育的改进
学生由于自身的思想政治体系尚未得到健全发展,出于引导大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网络贷款消费行为以及观念的考虑,学校需要在教育方面进行相应的改进。在这个过程中,学校需要强化校风的建设,尤其是其中有关学生学风和生活作风的建设,而作为其中生活作风之一的学生消费行为也是学校需要重点进行引导的关键内容。这也就意味着学校需要在日常的教育和思政生活中倡导一个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帮助大学生消除攀比心理的同时,帮助其树立一个健康以及合理消费的观念。同时辅导员也需要对于大学生的一些网络贷款消费行为做出密切的关注,并在关注其消费心理变化的同时,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逐步引导学生形成一个正确的网络贷款消费行为规范。
除此之外,为了引导学生形成一个正确的消费观念以及行为,在高校的教育过程中还需要注重金融知识方面的宣传教育,幫助学生对各类金融衍生产品形成正确的认知,从而帮助其形成一个完整安全的理财观念。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邀请有关银行业务人员到校开展有关培训和讲座的形式,帮助学生了解各类金融产品的基本常识,并逐步帮助学生形成一个正确的理财观念,对自己所拥有的钱财做出合理的规划和打理,从而将那些不必要的支出做出最大化的节约。
2.2 家庭教育作用的发挥
家庭的环境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为了帮助学生减少网络贷款消费中的不良行为,家庭环境也需要发挥自身的重要作用。由此出发,需要帮助大学生形成一个正确的理财习惯,这也就意味着父母需要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保持一种健康理性的消费观念以及勤俭的生活习惯,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消费行为榜样。除此之外,即便是在学生远离家庭进行求学的过程中,家长也需要发挥自身的监护职责,可以通过定期和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并对其给予更多的学习和生活上的关心,从而更好的把握学生在生活和思想动态方面的实际变化,并针对其可能在网络贷款消费方面出现的问题及隐患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在发现学生可能陷入校园网络贷款不良行为循环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积极求助社会以及心理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将这些问题进行积极的解决,从而使得学生更好地远离网络贷款中各种不良消费行为带来的风险。
3 结语
网络贷款作为一种全新的融资理财方式,本身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尤其是对于认知发展尚未完全成熟的学生而言,会产生诸多的不正确的网络贷款消费行为。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家庭和学校两方面进行相应的教育,从而帮助学生在树立正确理财观念和行为体系的前提下,有效的降低网络贷款的不良行为发生概率。
参考文献
[1]万昊,邓智平,消费主义视野下的大学生网络贷款现象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19(2): 104-108.
[2]王舟,高校大学生校园网络贷款现状及消费异化分析研究[J].山西农 经,2018(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