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焦虑症状对抑郁障碍患者睡眠影响的研究

2019-11-02合浩李晓霞冒才英薛莹吕鑫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19年9期
关键词:精神病障碍量表

合浩 李晓霞 冒才英 薛莹 吕鑫

(云南省精神病医院,昆明,650000)

抑郁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2003年北京安定医院的马辛等对北京市15岁以上的人群进行抑郁障碍的流行病学研究调查发现:抑郁障碍的终身患病率6.87%,时点患病率为3.31%。抑郁障碍主要表现为持久的心境低落,且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临床表现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1]。抑郁障碍除情绪低落、兴趣缺乏及乐趣丧失3种核心症状外,还包括很多心理及躯体症状群,其中焦虑为抑郁最常伴发的心理症状,睡眠紊乱为其最常见的躯体症状,睡眠紊乱中以失眠障碍最为常见[2-3]。有研究指出,睡眠障碍的严重程度与焦虑障碍的发病率呈正相关[4]。那么,抑郁障碍伴发的焦虑症状对于睡眠又会有怎么样的影响呢?鉴于此,本研究以五家精神病专科医院临床收治的抑郁障碍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探究焦虑症状和抑郁障碍患者睡眠的关系,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滇中地区(云南省精神病医院、曲靖市第三人民医院、楚雄州精神病医院、玉溪市第二人民医院、大理州精神病医院)诊治的单纯抑郁障碍患者及伴有焦虑症状的抑郁障碍患者各4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为单纯抑郁组,观察组为伴有焦虑症状的抑郁组,对照组中男25例,女23例,年龄23~52岁,平均年龄(35.28±2.12)岁。观察组中男20例,女28例,年龄25~51岁,平均年龄(35.59±2.09)岁。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且HAMD-17≥17分的患者,其中对照组HAMA<7分,观察组HAMA≥14分(但并未达到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

1.3 排除标准 排除失眠障碍之外的其他睡眠障碍,排除合并其他躯体疾病及精神障碍的患者,排除妊娠及分娩后一月内的患者。

1.4 观察指标 对符合入组标准的96例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由进行过测评方法一致性培训的医务人员现场进行HAMD、HAMA、CGI评分,对患者详细讲解测评方法后,由患者自评PROMIS、PSQI评分。其中HAMD(17项版本)及HAMA为汉密尔顿抑郁及焦虑量表,能较好地反应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即病情越轻,总分越低,病情越重,总分越高。CGI为临床疗效总评量表,其评定简单,方便宜行,目前在临床上普遍使用。PROMIS为睡眠相关日间功能损害量表,该工具自评量表,可以精确、充分反应被试者由于晚间睡眠不好引起次日功能的情况。PSQI为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共有24个问题,由19个自评和5个他评条目构成,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睡眠质量越差。

2 结果

2.1 比较2组抑郁障碍患者HAMD、HAMA、CGI、PROMIS、PSQI指标 2组抑郁障碍患者的HAMD及CG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HAMA、PROMIS、PSQI 3项评分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 比较2组抑郁障碍患者PSQI各因子 2组抑郁障碍患者PSQI因子中:其中,睡眠潜伏期、睡眠效率2个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持续性、睡眠紊乱、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5个因子2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2。

3 讨论

抑郁障碍患者是自杀的高危人群,约有10%~15%的患者可因此而自杀[5],所以早期迅速缓解抑郁症状是降低抑郁患者自杀的关键因素。睡眠紊乱是抑郁障碍重要的临床症状,存在失眠障碍的患者身心健康及生命质量均会受到更严重影响,失眠障碍有可能在抑郁的其他症状之前出现,一项关于青年人群睡眠的研究指出:有睡眠紊乱主诉的抑郁障碍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6],一项对抑郁障碍患者的研究中指出:90%的抑郁障碍患者存在睡眠障碍[7]。

PSQI量表把睡眠的质和量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能综合评定患者近1个月的睡眠质量。本次研究中发现:伴有焦虑症状的抑郁障碍患者较不伴有焦虑症状的抑郁障碍患者更容易出现失眠障碍,并且失眠障碍的程度也更明显。在PSQI量表各因子中伴有焦虑症状的抑郁障碍患者的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持续性、睡眠紊乱、使用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5个方面的得分均较不伴有焦虑症状的抑郁障碍患者高;另外在睡眠紊乱这个因子中,伴有焦虑的抑郁障碍患者更多的集中在了“夜间易醒或早醒”“夜间去厕所”“感觉热”“疼痛不适”几个条目上。

表1 比较2组患者HAMD、HAMA、CGI、PROMIS、PSQI指标分)

表2 比较2组患者PSQI测评的各项指标分)

焦虑障碍患者常伴发睡眠障碍,有研究报道:失眠是焦虑障碍患者最常见的睡眠问题,长年焦虑障碍者睡眠质量显著下降[8];抑郁障碍患者的失眠多表现为慢波睡眠缩短甚至消失、觉醒次数增多[9]。2016年发表的一项纳入了34项队列研究,共172 077名参与者的荟萃分析发现:失眠显著增加抑郁发生的风险[10];台湾一项随访4年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观察了失眠和焦虑间的关系,将失眠者分为3组,缓解组、持续组和复发组,研究发现3组失眠患者均导致焦虑发生率增加,以失眠复发组的危险性最大[11]。由此可以看到:失眠与抑郁、焦虑互为风险因素及核心症状,存在双向影响,三者常常恶性循环,相互加重。因此,早期迅速改善睡眠对于伴发焦虑症状的抑郁障碍患者变得尤为重要,可以改善其治疗依从性,早期迅速缓解其焦虑症状,对抑郁症状的早期缓解亦有帮助。

猜你喜欢

精神病障碍量表
完形填空专练(五)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精神病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跟踪导练(四)2
都有精神病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跨越障碍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