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部分农村妇女不同孕期感知压力影响因素分析

2019-11-02宋肖肖杨思蔚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9年10期
关键词:孕产孕早期妇女

吕 艳,宋肖肖,肖 霞,马 瑞,张 雄,杨思蔚,孙 琳,李 燕

(昆明医科大学公共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妊娠期是妇女生理变化和心理应激起伏较大的特殊时期,特别容易出现心理健康紊乱,该时期妇女压力可能增高,从而产生焦虑和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发达国家有1/10的孕妇在围产期有心理健康问题,而在发展中国家有1/5~1/3孕妇存在心理健康问题[1]。孕期感知压力增高不仅影响妇女自身的健康,如妊娠并发症的增加,而且会影响婴儿大脑和运动发育迟缓[2]、使早产发生率升高[3]、低出生体重增加[4]、小于胎龄儿增多[5]。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大多关注妇女孕期焦虑抑郁问题,而对感知压力问题的研究很少。为尽早关注孕妇心理健康问题,有必要开展农村妇女孕期感知压力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基于2014年7月起建立的云南省某农村地区孕妇环境暴露的出生队列,以云南省某农业县两个乡镇产前保健门诊确诊怀孕的560名妇女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孕妇来自农村,在当地产前保健门诊确诊怀孕后由妇幼保健医生招募;②怀孕后无外出打工或搬迁计划;③单胎妊娠;④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①有严重精神障碍的孕妇;②自愿终止妊娠;③不能完成本研究的随访。

1.2 调查方法

目前,感知压力量表依据条目分为14项量表(PSS14)、10项量表(PSS10)和4项量表(PSS4)[6],其中PSS10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有效性系数α为0.78~0.91,重复试验的可靠性系数为0.55~0.80,较其它两个版本有更高的信度和效度[7-8]。根据PSS10自行设计编制问卷,统一培训调查人员,入户对孕妇进行面对面调查。PSS10包括2个维度10个条目,2个维度分别为积极性评价和消极性评价,每个条目从0(从来没有)到4(非常常见)共5级评分,积极条目是反向得分,量表得分为各条目分的总和,分数越高表明压力越大。本研究PSS10有效性系数α为0.857,因子分析Kaiser-Meyer-Olkin(KMO)值为0.864。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孕妇的一般情况

在560名孕妇中,平均年龄为(25.03±5.13)岁;汉族占86.61%(485/560);孕前BMI为(21.62±2.90)kg/m2;82.68%(463/560)的孕妇和丈夫仅为初中及以下学历;家庭年均收入在3万元以下占63.57%(356/560);12.14%(68/560)的孕妇既往出现过自然流产、人工流产、死胎死产、葡萄胎、宫外孕、孕期引产和早产等至少一种及以上,77.10%的妇女是初次及第二次妊娠。

2.2 孕妇的感知压力情况

妇女孕早、中、晚期感知压力平均得分分别为14.69±4.20、14.68±3.98和14.63±4.23,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08,P=0.898)。

2.3 孕妇感知压力影响单因素分析

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5岁及以上妇女在不同孕期高感知压力发生率均高于25岁以下妇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不同孕期,汉族妇女高感知压力发生率均高于少数民族妇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孕早期和孕中期,丈夫文化程度高的妇女高感知压力发生率均高于丈夫文化程度低的妇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既往有不良孕产史妇女在孕晚期高感知压力发生率高于无不良孕产史妇女,见表1。

2.4 孕妇感知压力影响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影响因素纳入到Logistic回归模型中,采用进入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孕妇年龄越大、丈夫文化程度高和既往有不良孕产史是高感知压力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25岁及以上妇女高感知压力发生风险较25岁以下孕妇发生风险在孕早期高1.700倍、孕中期高1.493倍、孕晚期高1.440倍,丈夫文化程度高者孕早期和孕中期高感知压力的发生风险较高,既往有不良孕产史妇女会使孕晚期高感知压力的风险增高;汉族妇女在不同孕期高感知压力发生风险较少数民族高,见表2。

表1 妇女不同孕期感知压力相关的单因素分析结果[n(%)]

表2 妇女不同孕期高感知压力影响因素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3.1 孕期妇女压力现状

本研究首次在云南省农村地区评估妇女不同孕期感知压力状况,与以往的研究(PPS10平均得分11.85~13.70)相比,云南省农村妇女感知压力高于美国[(13.70±6.60)[7],(孕早期11.85±6.3)[6]]、南印度(孕中期13.50±5.02)[9]及荷兰(孕早期12.0±5.8,孕晚期11.8±6.1)[10],提示云南省农村地区妇女孕期感知压力相对较高,家庭、社会、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关注孕期妇女心理健康问题应从感知压力着手,并及早干预。

3.2 孕期妇女感知压力的影响因素

3.2.1 年龄因素

本研究结果显示妇女年龄越大孕期感知压力越高,与Lau等[8]在澳洲和Gul等[11]在巴基斯坦的研究结果一致。经本研究访谈显示其可能的原因是妇女年龄越大,越重视生育健康,越担心自己是否能生育健康的后代,能否平安度过妊娠及分娩期,从而产生较高的压力。

3.2.2 丈夫文化程度因素

本研究结果显示丈夫文化程度越高妇女孕早、中期感知压力越高,与Vijayaselvi等[9]在南印度对妊娠早期妇女的横断面研究结果一致。经本研究访谈得知丈夫文化程度越高,对孕妇及下一代的期许更高,其往往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妊娠和分娩过程中母婴并发症情况,增加对妊娠和分娩相关知识及危险性的认识,易陷入片面理解之中,从而使孕妇产生压力。

3.2.3 既往不良孕产史因素

既往有不良孕产史妇女孕期高感知压力风险增高,国内外许多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8-9,12]。有不良妊娠史的妇女,当再次怀孕时害怕蹈其覆辙,过分担心胎儿的生长发育及健康,担忧保胎措施是否对胎儿有影响,加之对生产结局无法预计,从而加重了孕妇临产前的心理压力。

3.2.4 其他因素

虽然未发现家庭年收入对云南省农村妇女高感知压力的影响,但是,两者之间的关联有边缘效应,类同于以往研究家庭年收入较低者妇女产前压力明显高于经济水平高的妇女[13-14]。周彩虹[15]对长沙妊娠晚期妇女的研究中显示怀孕次数越多的妇女压力越高,而本研究未发现胎次对孕妇压力的影响,可能与本研究对象77.10%是初次及第二次妊娠,属于政策范围,孕妇无孕次所困有关。本研究孕前BMI与孕妇压力无关联,与国外对妊娠早期妇女的横断面研究结果一致[9]。

综上所述,在农村地区妇女妊娠期间产前感知压力较高,应受到关注。建议积极地开发社区保健服务的潜能,针对不同年龄孕妇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有效干预,如孕妇学校、健康教育、心理健康咨询、家庭干预等,让孕妇及家人掌握科学正确的围产保健知识。本研究重点从社会人口学特征及既往史两方面探讨感知压力影响因素较为局限,在后续研究中应进一步增加感知压力影响因素变量,如社会支持、家庭关心、遭受歧视否、医疗条件等,从而得到更全面可靠的证据,为缓解孕妇感知压力,提高孕妇心理健康水平及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孕产孕早期妇女
孕早期睡眠时长与午睡频次对妊娠糖尿病的影响
孕早期保健指导
泉州打造孕产全周期健康保障服务
我在美国亲历无痛孕产
一株“灵芝”——一位贫困妇女的脱贫自述
帮你孕早期留住胎宝宝
孕早期体重指数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当代妇女的工作
《妇女法》也要治未病等9则
孕产·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