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寻“适合的职业教育”的听课与评课

2019-11-01刘佳

北方音乐 2019年18期
关键词:听课评课

刘佳

【摘要】职业院校深化改革创新,就是要着力给学生提供更适合、更优质的现代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作为职业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如何适应新的形势,掌握教育动态,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挖掘学生潜在能力,在教学上做到有的放矢,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已是中职教育工作者的新课题。本文以新形式条件下职业教育的听课、评课为核心,着重阐明职业教育怎样做到与时俱进、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并培养和构建精良的教师队伍,最终为国家建设培养更多的、时代所需求的实用型创新人才。

【关键词】适合的职业教育;听课;评课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2019年5月10日,我在学校的安排下,听了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一节音乐课——《踏雪寻梅》,这节课让我收获颇多。

下面我就来谈谈我听课的感受:

这节音乐课《踏雪寻梅》是音乐组骨干教师董老师的课,乍一看见董老师,就觉得特别亲切,她的笑容和一双大眼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去的比较早,在课间时间等待的时候,大屏上放着诗词大会的内容,有利于课中调动学生抢答的积极性。整节课一共45分钟,她的亮点很多:(1)这位老师的教态很好,歌声甜美,授课自然,很有亲和力,整节课跟学生的互动也特别融洽,老师教授得愉快,学生上得也开心;(2)她将这节课的结构分为了探索之旅——发现之旅——回归之旅这三个环节,结构清晰;(3)她在课中导入环节,使用了信息化手段,模仿《我爱记歌词》节目,让学生抢答回答问题;(4)她组织学生的开声很有特点,不是单纯的mi——ma——mi,而是将《踏雪寻梅》中的跳音和连音两条旋律拿出来作为开声曲目,既有新意,不那么枯燥,又让学生在开声的时候就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使学生掌握了跳音和连音的发声技巧;(5)在教授歌词的环节,她将“雪霁”“坝桥”“杜甫骑驴”等字词时,特别用大屏将这些字的读音和解释播放出来,既让学生会唱歌,也让学生了解了语文的知识;(6)在歌曲的艺术处理中,“骑驴”的“驴”字,董老师处理得非常好,她说爬坝桥要用劲啊,所以骑驴应该用渐强的形式啊,歌曲中出现的四个“响叮当”,她也能形象地解释为,骑驴从远处来,铃铛声应该是由远及近,那应该声音从弱到强,所以四个“响叮当”应该要将强弱对比唱出来,最后学生由弱到强地演唱出来了,我听了觉得很好听,也受益匪浅;(7)整节课分为了四个小组,她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块做的很好,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探讨和演练,也能给与学生充分的肯定,学生们也很大胆,敢说敢想敢唱,我觉得这样的教学效果才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8)在歌曲全部学会后,这位老师在拓展环节播放了杨鸿年指挥的童声合唱版本《踏雪寻梅》,让学生观看,然后提出问题:如果你现在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你会用怎样的形式呈现这首歌曲?然后四组纷纷讨论,得出了轮唱、领唱等形式,然后老师就让同学们练习排练,然后初步进行了一个展示,虽然是雏形,比较稚嫩,但总体效果还是不错的,这样处理,让学生和专业进行了结合,学生在动脑的同时专业技能也得到了锻炼;(9)最后这位老师在布置的作业中,也创新了,利用了信息化手段,让学生对《踏雪寻梅》进行二度创作,还有就是继续找跟“梅”有关的歌曲,上传到教学平台。

以上都是我觉得这位老师上课的亮点,那么接下来我想谈谈她的不足:(1)首先在课前这个环节,老师布置的任务是预习《踏雪寻梅》,但是预习的具体任务是什么?老师没有说清楚,学生该从何下手?(2)在课中导入环节,她奖励了学生一朵小雪花,但是在后来的整节课中,她都没有再提及小雪花,那么小雪花的作用是什么?(3)这节课最大的失误是教案中的探索之旅——发现之旅——回归之旅三个环节,可能由于这位老师时间没有掌握好,导致最后一个“回归之旅”的环节没有上,而砍掉了,但其实这个环节是要解决学生学习声乐当中的“疑惑”,而连线资深幼儿园专家进行答疑,其实我是很想听听看这个环节是如何展示的,但很可惜没有听到,在最后评课的时候,我问了董老师这个问题,她说这个学生的疑惑是为什么幼儿园小朋友不用唱美声,为什么幼师专业的学生要学习专业的声乐课?我也请她做了解答,她说:(1)小朋友从声音的角度讲,也是从卫生学的角度,唱歌需要用气息;(2)小朋友也是需要用方法来唱歌的,不能扯着嗓子喊;(3)资深幼儿园园长也做过实验,以《小青蛙》为例,发现小朋友也是能唱好合唱和轮唱等形式的,所以幼师也是要有专业的技能才能教授小朋友的。我觉得回答得非常好,也解决了我们学校幼师专业学生曾提出过的这个问题,我很受用。

以上就是我听了这节音乐课的感想,通过评课和议课,总体来说,我觉得我还是收获了很多东西,不虚此行,但更多的是留给我了很多思考,根据现在提出的“适合的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如何去上好一节课,如何去听课以及评课,都是值得思考和学习的。

说到听课评教,好像谁都可以品頭论足一番。然而,在新旧教学理念交替和碰撞的今天,在新教改、新课标起步执行之际,到底应该依据什么样的标准来评价一位老师的课堂教学,是关系到听课者能否从中受到启迪,收到收获,而授课者又能否获取更有效的听课反馈,从中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在这次宜兴听课之旅结束之后,我思考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是不是一节“适合的职业教育”的课堂。

一、看真实性

我认为看待一节公共课,首先评价的起点必须是真实性,也就是看教学氛围的真实性。我特别想看到学生在教学感知的过程中的真实思维,想看到绝大部分的学生对知识难点在学习过程中的曲折性、在领悟过程中的自然性,而不是看到一节事先排练好的假课和表演的课。更想看到一个授课教师在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设计中,会不会在实际上课中又发生了一些意外情景,也想看到一位成熟的教师是如何进行处理的,简而言之,就是想看看一位教师的教学机智和他的主角引导能力。

二、看实效性

一节“适合的”课堂,应该是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并且要结合专业,真正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了什么?是否接收到的都是浓缩的“干货”?即使是情感的洗涤、情操的陶冶、视野的开阔这样务虚的东西,也应该是有迹可循的。所以,我认为,一节课就应有一得,无论是什么得,但一定要让学生学到东西。

三、看创新性

一节优秀的公开课,总会给人带来一些耳目一新、意味深长的东西。一节公开课如果没有创新性,而是千篇一律,就会失去公开课应有的价值。在这个地方,我认为,一个开设公开课的老师必须要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个性和风格,并在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等方面独树一帜,才能给人以启迪。每个教师在开设公开课时,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如果只是仰仗参考书或者拿来别人的课例作为支撑,只会是照本宣科、按葫芦画瓢,所以我提倡,執教应敢于提出新观点、新策略,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不但能获取新的知识,更能多方位地去深思和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创新思路。

四、看和谐性

一堂成功的公开课,在教学过程中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的关联应该是和谐的,比如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处理好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既不能一言堂,也不能放任自由。而应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在双方互动时,又要适时地把学生拉回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上来,同时,教师还要注意从学生实际经验和兴趣出发,因材施教,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要急于求成,要做到稳中求进,做到授课内容既能突出知识重难点,又能适当地用活教材,而不是照本宣科,要能使所教内容让学生能用、管用、实用,进而能拓展学习。

五、看切入点

一节课上得好与坏、吸不吸引人,很大程度上是由切入点决定的。好的公开课,其骨架应该显现,脉络应该清晰,学习氛围应该浓郁,所授知识应该易于学生掌握。如果一节公开课上得不好,就容易出现杂乱无章的现象,学生听了厌烦,也会开小差,甚至打磕睡。一个课堂,讲多讲少、讲深讲浅,重难点又如何定位,没有一定的规则,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方法和特点,关键就是要找准切入点,只有掌握学生学情、掌握教材内容、掌握行业要求,才能找准切入点。

六、看高潮点

一堂高质量的公开课,应当从学生的实际思维出发。在实现教学目标、传授知识点的同时,还要对要点的分析做到透彻化,从而抢占制高点。每一节好课,都应站在宏观视野、现有的教学大背景下,去着眼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并注意学生学习的层次和梯度,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里,我认为可以有一些辅助的教学手段,比如课堂环节要紧扣学生心弦,在课前可以渲染情境,在课中可以通过对比纠正学生的错误,老师也可以通过幽默诙谐的教学手法等,将课堂的氛围创设为师生互动,将愉快的学习推向高潮。

七、看动情点

通过大赛历练的人都知道,其实三尺讲台就好比是戏台,作为授课教师,有时候更要像演员那样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讲课之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比如说我在上到《长城谣》这一节音乐课的时候,为了能让90后的学生更加体会到歌曲的爱国主义情怀,我利用信息化手段播放了很多中国抗战时期的视频,其中不乏有我们中国人被外敌侵略,被外敌伤害的样子,学生们在观看了这些黑白老旧的视频之后,更能切身体会到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甚至有的学生在演唱的时候就流下了眼泪,我认为这就是动情点,一定要通过一些动人的实例去引领真境。

以上就是我通过在宜兴高等职业学校的听课活动中的一些收获和反思,艺术教育的道路还很长,在未来我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勤于学习、勤于思考,还会多多交流,并且多学习同行其他老师的长处和优点以及好的教学经验,更加努力奋斗,这样才能追寻、找出更多更有效的音乐教学策略,真正做到“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参考文献

[1]崔景贵.做真正适合学生的积极职业教育[J].中国教育报,2017.

猜你喜欢

听课评课
评课如何做到“高、新、深”
浅析小学高年级数学学习
根据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特点进行有效评课
如何提高学生高中语文课堂听课的能力
“追问式评价”评析
移动版教学督导听课评价系统建设初探
在听课中受益,感悟教之魂
基于学生视角的语文评课研究
基于能力提高的学生化学学习习惯培养研究
谈评课的“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