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沦》中的零余者
2019-11-01黄舒欣
摘 要: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反映了一代人,特别是青年们的面貌。他们有热切的追求,然而受到超越理想的生活和现实的残酷、性格的羸弱形成尖锐的矛盾,导致他们置于出世与入世之间。零余者产生的原因,是个人性格的问题,是民族的衰弱对个人严重的影响,然而封建礼教对人们的毒害更是值得我们去反省深思。
关键词:爱国;对爱情的苦闷;大自然;青年;灵与肉的冲突;零余者
作者简介:黄舒欣(1994-),女,汉,广东广州人,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6-0-02
“超人的才能和柔弱的个性,高傲的气质和自卑狂的心理,勇敢的精神和纤弱的神经……”[1]或许这是对郁达夫性格特征最为精辟的概括了。郁达夫“自叙传”小说,他提倡作者的自我与小说中的主人公融为一体。他那矛盾的形象在《沉沦》中得以充分的体现。
郁达夫在《雪夜》说过:“独自一个在东京住定以后,于旅舍寒灯的底下,或街头漫步的时候,最恼乱我的心灵的,是男女两性间的种种牵引,以及国际地位落后的大悲哀。”[2]郁达夫在留学期间,眼观耳闻的种种残酷使他产生深深地民族自卑感和清楚地认识到国家在国际地位,还有表现了爱情不能泯灭的天性。《沉沦》这露骨的自传,正是青年郁达夫留学日本的著作。“零余者”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在“五四”历史背景下,他们的气质和性格用矛盾形容最适合不过,一方面有着高远的理想,一方面却是羸弱、多愁善感的性格特征。
一、深深的爱国情怀和对爱情的苦闷
《沉沦》写的男主人公漂泊在异国他乡,身在敌国的他,作为“弱国子民”,屈辱的民族历史时刻使他感到自卑。当别人问他是什么地方的人,他觉得自己站在断头台上。他浑身发抖、眼泪快要掉下来,又不得不承认:“我是支那人。”当别人说到他最心底痛处——“弱国子民”,从而失去了尊严。神情描写得十分逼真,自卑暴露无遗,让读者看到也揪心。然而,他对祖国的爱是那么的深沉。他把祖国当成永久的情人,想要报复一切的时候,却没有诋毁祖国。由主人公的神态可知,他是一个把自尊看得多重的人。其实,他可以装作冒充其它国家的人,然而,但是即使其他人在揭了心里的伤疤,他忍着放下尊严也要说自己是中国人。
最后,他选择自杀的那一刻说道:“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他的死引起我们的反思,不是爱情的空白、不是周围的人的冷落、不是侵略者,而是祖国害死他。与国家的贫困落后衰弱有关,他正喊出同胞们最热切的愿望。这是最无奈最真实的呐喊:祖国你快要强大起来!希望广大的中国人不再自卑,不再受苦,而是会因我们的国家感到骄傲。
有人说郁达夫的《沉沦》是色情文学,周作人站出来为他做正面的评价:“虽然有猥亵的分子,而并无不道德的性质。”[3]而我觉得不然,其实对于情欲部分的描写都是常人的行为,体现了主人公在爱情方面得不到满足的苦闷。“他本来是一个非常高尚洁净的人,然而到了这邪念发生的时候,他的智力也没有用了,他的良心也麻痹了,他从小服膺的‘身体发肤不敢毁伤的圣训,也不能顾全了。”我们都是凡夫俗子,何必自欺?对异性的欲望是自然的本性,主人公只不过是想要一个爱他的“伊扶”罢了。但是在这个病态的时代,现实的残酷却扭曲了人们对爱情的想法。某一时刻他深爱着某位异性,当爱慕的苦楚不能倾诉出来的时候,他说要复仇,撕碎自己所有的欲念。变化之大,让人感到惊讶。从这里看出主人公要与扼杀人们的天性“圣训”决裂,但是因为现实却爱而不能爱,悲哀!情欲作为人的与生俱来的天性却得不到正视。不论是对爱情,友情方面,他也是相当的矛盾,想要人家跟他说话,但是戒备心又十分重,以为别人对他怀有恶意。
他把爱情的不如意等归责于国家的落后,对爱情的不自信有一部分的原因来自民族的自卑,说到:“罢了罢了,我再也不爱女人了,我再也不爱女人了。我就爱我的祖国,我就把我的祖国当做情人罢。”他时刻把祖国挂在嘴边,这不正体现主人公的深深的爱国情怀。笔者觉得主人公一心想追求个性的解放,然而因为祖国的积贫积弱让他所有渴望的一切因失去尊严而不敢做。他认为要把祖国的强大起来作为前提,只有实现大家才能实现小家。
值得一说,郁达夫称自己身上有三重精神要素:对大自然的回归,向远空的渴望,远游之情。这个被时代蹂躏、被爱情折磨的人儿,唯有优美的诗歌和大自然能夠让他在令人窒息的现实中脱离出来。多情的才子把没有被现实硝烟燃起的自然当做避难所,幻想自己是一个孤高傲世的贤人或是超然独立的隐者。诗歌节奏美、大自然风景美、自己情节高尚,脱离繁杂的世间,这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这里写出了知识分子们浪漫的情怀,也写出了对生命回归自然的渴望。浪漫、不与世俗相争,道出了对现实的无奈。然而作为社会的一员,主人公始终脱离不了现实。最终,他的性格推动情节必然的发展。
二、一代青年:灵与肉的冲突
“《沉沦》的特色,是巧于代辩一个时代的青年们所共有的,欲说而说不存的社会没落,经济不平,和性的苦闷与礼教的桎梏。”[4]
正当是风华正茂的年龄,主人公却在他的日记写到“槁木的二十一岁,死灰的二十一岁。”为何槁木的,为何死灰的?这篇日记正反映了年青一代的风貌和心声,他们纯真的爱情被赋予了太多额外的意义,来自社会和封建观念的压制。还有,他们是看不到未来的一代,对自我和民族前途的迷惘。
对性本能的追求。细细一看,主人公不正是青年们的一个缩影吗?郁达夫正说出了青年们的心里话。郁达夫大胆地刻画青年们的苦闷,见到异性会脸红紧张等,这些是所有青年们正常的表现行为。得不到的时候,他们不能克制自己,只能是手淫、窥浴。主人公的所感所想所做正代表青年们的心理,披露青年们的真实纯洁的追求,赤裸裸地揭示封建礼教对人性的重重压制。渴望情欲,对爱情的苦苦追求,浪漫纯真的年纪无奈与理想生活和生在当下的矛盾导致灵与肉的冲突。
对前途的迷惘。实现大家才能实现小家,国家的沦陷首先就是夺走个人的幸福。热血沸腾的年华被现实狠狠地泼了冷水,在乱世间何以能谈名誉、金钱,一技之长和一腔热血何以施展,仅有的只是追求生的意志,能保住性命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麻木的人早已随波逐流,遗忘了追求,就好像鲁迅笔下的吕伟莆。而还有部分人,他们一心渴望着超越理想中的生活,他们不曾放弃自我,不甘向现实低头。然而他们的命运似乎早已有了定数,只能憔悴压抑地活在特定的时代。
性欲与封建礼教的冲突,国家與个人理想的冲突,对环境的感伤,无法改变现实,对“自我”得不到实现。他们从而沦落成无奈颓废的一代,他们就连天性也被压制着,死灰般的心还会有什么追求呢。这是被现实折磨得毫无生气的一代,同时也是反映了那个时代普遍人们对现实的苦闷。个体和民族的危机,青年们不甘却又无可奈何,也无能为力去改变现状。
此外,作者写到了国内学校的现状,仗势欺人、不对学生负责等。不仅有外忧,也有内患。如何解除中国人的奴性,鲁迅、郭沫若等弃医从文,文学曾为政治服务,可见思想教育对人的解放的作用之大,甚至影响一个国家的未来。作为重要灌输思想的场所,学校并没有施其职,没有起到引导学生的作用。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年轻一代接受教育、对国家未来的堪忧,以及对这个黑暗社会的愤懑和无奈。是祖国逼他们到异国,然而异国的环境却让他们更加的失望憔悴。
三、零余者形成的原因
最后的情节未免让人感到些许的突兀,因为没有了乘电车的钱就突然回想到自己不幸的生涯,从而选择自杀。换个角度,其实不然,我觉得这里可以看作一个隐喻,现实已经把主人公逼上绝路,无法回头再去面对残酷的现实;或是当作这仅仅是导火线。郁达夫的作品里也多次出现过“自杀”的字眼,主人公代表的零余者形象,他们介乎于入世和出世之间,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对个性的追求和封建观念、民族的矛盾。他们的神经和心理承受能力都十分的脆弱,这繁乱的世间怎会有他们的容身之处,他们唯有自我毁灭。死亡是他们精神崩溃的表现,或许也是他们唯一的归宿。
零余者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他们是孤独的个人,孤独的一群人。多愁善感、个性软弱、精神萎靡、意志力薄弱、常常不能克制自己。他们有着高远的理想与性格的羸弱形成尖锐的冲突,很容易受界的影响,经常会感叹当下。而且,他们受到社会的挤压而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所希望的而无法实现。他们所患的是病态的时代生出时代病,不健全的生活环境导致了人格心理的不健全。
五四运动的大潮席卷全国,然而革命却没取得完全的胜利。先进西方思想以及反帝反封建的运动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冲击却没完全推垮封建思想的堡垒。很多人还没从封建思想当中解放出来,仍然要接受着封建礼教的折磨。对媒妁之言婚姻的不满,被封建社会的气息所窒息,对动荡环境的不安等等。主人公的呐喊:“特别是面对封建礼教的束缚,他们不敢言,压抑自己使得心理以及人格变得扭曲不健全。加之故国的沦陷,使得青春的一腔热情无以释放。主人公在特别的环境,留学日本,使得自己的“抑郁症”到了无药可治的地步,物质与精神的落魄,使得他尊严也没有,最后只能孤独地客死他乡。
四、结语
笔者认为作者叙述主人公的日记内容和心理描写写得尤为精彩,更能引起广大青年们的共鸣,他们所处的环境可能不同,但是主人公所想的却是所有人的心声。他们对爱情的苦苦追求,只是需要一个爱自己的“伊扶”。然而主人公无奈地“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他们一面在感叹祖国战火连连的同时,为什么不是说外国侵略者害死他们,而是说祖国?这不正是说封建礼教的枷锁吗?主人公的一声呐喊试图唤醒沉睡的中国以及中国人,让残害人的封建礼教彻底瓦解。
当惊世骇俗的《沉沦》一问世,批判声铺天盖地:“颓废型”作者、“色情文学”、“不道德文学”。但是,我相信那个时候有自尊有情欲中国人都有《沉沦》男主人公的影子或是有那些心思,自是不敢言罢了。“我若要辞绝虚伪的罪恶,我只好赤裸裸地把我的心境写出来。”[5]郁达夫敢于反抗两千多年的封建传统道德的观念,赤裸裸地把人性曝光,毫不留情地揭开了假知识分子虚伪的面孔,体现了他对个性解放的追求和祖国强大的渴望。
“客观上,他在影响别人,主观上,他只是遵从自己的性情;他愈是坚持自己独异的个性,却愈是能够影响别人。”[6]郁达夫的笔下的零余者是孤独的,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让人想要远离。可是,他们的行为话语心理就好像我们的镜子,赤裸裸地反映出真实的自我。我们不应该对“零余者”们另眼相看,而是和他们一起向这个时代发出最真实的呐喊,唤醒正沉睡的中国和麻木的人们。
参考文献:
[1]刘纳:《论“五四”新文学》。
[2]郁达夫《雪夜——自传之一章》,见《郁达夫文集》,第4卷,94页。
[3]周作人《沉沦》,1922年3月26日《晨报副镌》“文艺批评”栏。
[4]黄得时:《郁达夫先生评传》。
[5]郁达夫:《写完了<茑萝集>的最后一篇》。
[6]许子东:《郁达夫风格与现代文学中的浪漫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