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泪道探通联合逆行植入泪道引流管治疗泪道阻塞的疗效

2019-11-01高宗银黄雄飞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18期
关键词:溢泪泪道泪管

刘 欣 高宗银 黄雄飞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广州 510030

作为眼科常见泪器疾病,泪道阻塞主要是以溢泪为主要特征表现,会对患者视力健康与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1]。主要病因是泪小管与鼻泪管的堵塞,手术治疗是临床治疗该病主要方法,常见术式有激光成形术、泪道探通术、义管植入术等。其中,激光成形术复发率高,而泪道探通术引流管容易脱落、麻醉药物容易出现残留等[2]。而泪道探通联合逆行植入泪道引流,将传统引流管结构与功能改变,治疗效果将更值得期待。研究将选取本院2018年1~12 月间收治的60 例泪道阻塞患者,采用泪道探通联合逆行植入泪道引流管治疗,取得更为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选60 例泪道阻塞患者进行研究,均收治于本院2018 年1~12 月间,均经X 线检查确诊,表现眼睑水肿、红肿、黏液分泌物等症状,排除存在研究所开展手术禁忌证、合并心肝肾功能不全、精神或意识障碍病例。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 例患者。实验组中,男17 例,女13 例,年龄30~69 岁,平均(49.5±2.3)岁,病程1~8 个月,平均(4.5±2.1)个月;对照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29~68岁,平均(48.5±2.2)岁,病程1~6 个月,平均(3.5±2.1)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在手术前,均进行耳鼻喉的常规检查,将鼻中隔偏曲、鼻息肉等排除,并进行眼科检查,将泪小点闭塞及内外翻排除。对照组采用YAG 泪道激光成形术治疗,患者仰卧位,盐酸奥布卡因小棉球贴附于泪小点,利多卡因(江苏济川制药有限公司,H20059049)麻醉泪道粘膜,从下泪点插入带针芯的泪道光纤,按常规的泪道探通法进行泪道探查至阻塞部位后拔出针芯,光纤插入激光泪道光纤针内直至阻塞处,对阻塞部位做连续击射,探针在泪道内活动无阻力时,取出光纤,用生理盐水冲洗,检查是否通畅,然后一边退出针套,一边将泰利必妥眼膏[参天制药(中国)有限公司,J20160051]注入整个泪道。实验组则采用泪道探通联合逆行植入泪道引流管治疗,鼻泪管阻塞的植入球头型引流管,泪小管阻塞的植入线型引流管。术中,取患者仰卧位,1%的麻黄素(国药集团新疆制药有限公司,H65020272)肌肉注射,将2% 的利多卡因、0.75% 的布比卡因(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H50020018)混合液经眶瞎、筛前注射。麻醉后,对泪小管扩张,在上下泪道、鼻道置入9 号针持续探查5min,然后将引流管置入。植入球头型引流管方法:用引线经鼻泪道牵引至鼻腔后钩出,对鼻泪管阻塞组织松解与扩张,保证球头在泪囊顶部,球尾在鼻腔内,最后将引线拉出,手术完成;植入引线型引流管方法:进针从泪小点上下部进行,连接引下线同线型硅胶管,并向上牵引到泪小点然后穿出,再向下牵引进针从泪小管下部穿出,拉入至泪小管与鼻道下部将引流管。术后,每日使用滴眼液,每间隔2d 冲洗1 次泪道,术后3 个月可考虑拔出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两组治疗效果观察与并发症情况观察。评估患眼溢泪严重度,采用溢泪诊断标准。溢泪症状完全消失,为0 度;轻度溢泪,为1 度;中度溢泪,为2 度;严重溢泪,为3 度。经治疗溢泪为0 度,可顺畅冲洗泪道,视为显效;经治疗溢类1~2 度,无阻力在泪道冲洗时,视为有效;经治疗溢类为3 度,泪道冲洗阻力明显,视为无效[3]。(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治疗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 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n(%)]表示治疗效果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总有效率9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并发症类型及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7%,对照组为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泪道阻塞作为眼科常见病,主要因泪小管、鼻泪管出现组织增生、堵塞导致,以长期溢泪、下眼睑外翻为主要症状,并伴有溢脓、结膜炎、面颊湿疹等表现,不仅影响到面部美观度,更大大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且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4]。依据病因可知,治疗的关键在于保持泪道通畅[5]。当前,泪道阻塞以手术治疗为主,常见手术包括阻塞切开术、激光手术及泪道探通术等[6]。以上治疗方法中相对安全的是泪道探通术,但是传统泪道探通术因为置入引流管的材质、形状、生物力学结构均难以与手术要求适应,容易出现滑落,影响手术效果,而激光手术通过高频电灼对泪道阻塞疏通,与阻塞切开术一样均为有创操作,容易损伤到泪液泵系统,且治疗费用较高,以上常见治疗方法均有一定劣势[6-9]。近年来,随着新材料与新技术发展,有了更多选择在引流管材质与形状上,其中,有着较好生物组织特性的是硅胶泪道引流管,特点是透明、柔软、舒适性好[10-13]。并且在结构上设计出球头型、引线型的引流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植入稳定性增强;在功能上优势则是与泪液接触浮动,可进一步将眼球间运动阻力、眼睑的运动阻力减少,充分将导泪功能发挥出来。此外,手术操作更为简单,基本不会伤害到泪道,并且硅胶管留置基本不会留下瘢痕,美观、无刺激,不会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14-15]。

表2 两组并发症类型及发生率比较[n(%)]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总有效率(9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7%,对照组为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显示了经泪道探通联合逆行植入泪道引流管治疗泪道阻塞,效果比起传统治疗方法更为显著,并发症更少,安全性更高。此次研究认为,虽然泪道探通联合逆行植入泪道引流管治疗有着一定优势,但手术仍存在难点,即鼻道钩出硅胶管,如果操作不当容易引发鼻腔出血及疼痛,要在该操作中意以下几点:(1)将硅胶管钩出操作时动作要规范、小心,避免损伤到鼻黏膜,引发出血,不断强化手术规范性与熟练度[16]。(2)可以使用鼻镜作为辅助,在将硅胶钩出时,可将手术精准性增强。通过以上操作的进一步规范,将手术安全性提高,增强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泪道阻塞采用泪道探通联合逆行植入泪道引流管治疗,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值得采用。

猜你喜欢

溢泪泪道泪管
治疗马属动物鼻泪管阻塞一例
泪道探通术在婴幼儿泪囊炎中的临床应用
先天性鼻泪管阻塞鼻泪管发育的解剖特征研究
老年功能性溢泪的手术治疗*
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临床应用
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疗效观察
天冷泪道病高发
针刺睛明穴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溢泪的疗效观察
人工泪液和临时性泪道塞治疗干眼的临床疗效观察
泪道再通管植入联合中药治疗慢性泪囊炎6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