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化妆效应的面部脂肪移植手术美学设计和应用
2019-11-01南华
南 华
(广州修志夫医疗美容医院,广东 广州,510000)
随着自体脂肪移植术技术理论的日趋完善[1,2],面部老龄化容量理论以及面部脂肪室解剖结构的研究发现[3-5],面部脂肪移植技术已经得到很大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这个项目带来的面部年轻化美容手术,但是手术带来的审美问题也日渐显现。由于审美的随意性或者盲目性带来的不满意率也日渐突出,也成为修复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作者将面部化妆效应美学分析应用到面部脂肪移植的术前设计中,对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进行面部自体脂肪移植的求美者,进行了案例总结和经验分享,主要是为了提高医生审美能力,更好的让临床实践的目的符合求美者的实际需要。
1 临床资料
从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共33例患者接受了自体脂肪面部移植手术,全部为女性,平均年龄35岁。
2 方 法
2.1 术前评估
(1)基础状态分析:求美者面部对称性、轮廓、凹凸及下垂状态;(2)目标效果分析:对求美者脸型进行化妆效应分析,标记需要高光、提亮和修容的区域,所有提亮区和修容区见图1;(3)面部解剖分区内脂肪移植预估:根据面部脂肪室存在位置和范围,对分区内需要脂肪移植的体积和层次进行标记,典型案例术前设计见图2a-b-c。
2.2 手术方案
图1 理想心形脸面部的提亮区和修容区红色文字所指是提亮区,黑色文字所指是修容区
根据术前评估的面部基础状态,按照面部化妆效应进行美学设计,根据需要高光、提亮和修容的范围标记出面部凹陷填充区和饱满度加强区,以及轮廓过渡区。采集大腿内侧脂肪,脂肪移植采取Coleman脂肪处理和注射方式,离心1000r/min,共3min,将离心纯化的脂肪颗粒分装入1 ml注射器内,使用1.5mm(深层)和1.2mm(浅层)两种钝头注脂针,按照术前标记范围进行脂肪移植,遵循多点、多隧道、多平面原则[1],遵循脂肪室的解剖位置进行分层、分区的操作,由深到浅,浅深结合。面部凹陷区分层在骨膜上、所在脂肪室内、皮下脂肪浅层的填充,饱满度加强区注重深层填充,轮廓过渡区注重浅层填充。填充时首先解决或者改善明显的面部对称性问题,其次是面部凹凸问题,对于术前存在中下面部松垂的问题,在接近面下部的移植脂肪量要相对保守;最后是对面部轮廓进行过渡处理,减少界限感。
2.3 效果评价
术后一周至术后半年进行随访,根据术前术后照片对比和求美者满意度进行评定。
3 结果
33例求美者术后无面部感染、囊肿、结节或者皮肤坏死等并发症,术前术后一个月对比面部对称性、亮区饱满度、轮廓柔和度均有较大改善,均获得较好的评价,术后半年因脂肪部分吸收,多需要二次再填充。
3.1 典型病例
例1,29岁女性,术前立位分析面部过于窄长,额部凹凸不平,颞部凹陷,眉间区及鼻根凹陷,颧骨外扩,泪沟明显,鼻唇沟凹陷,面颊外侧下方过窄,下颌发育不足。按照化妆效应设计面部高光区为额正中、颧颊区内侧、下颏正中,提亮区为额两侧、颞部、眉间区及鼻根部,修容区为面颊外侧及下颏两侧,术前设计见图2(a,b,c)。面部脂肪填充总量为75ml,主要填充区域为两侧额颞区、面颊区和下颌区。术后一个月随访见图2(d,e,f),术前术后对比效果有明显改善,患者表示满意。
图2 典型案例2:a,b,c 为术前设计;d,e,f 为术后1 个月
图3 典型案例2 a 为术前,b,e,g 为术前设计;c 为术后15 天;d,f,h 为术后半年
例2,23岁女性,术前立位分析面部不对称,右侧面颊和下颌缘发育不良,缺少颧颊区和下颏正中的高光显示,额部凹凸不平,颞部凹陷,颧骨外扩,鼻根略低,鼻唇沟轻度凹陷,下颏后缩明显,术前见图3a。按照化妆效应设计需要矫正面部不对称,增加面部高光区显示,提亮区为额颞部、鼻根处,修容区为面颊外侧及下颌缘两侧,术前设计见图3(b,e,g)。面部脂肪填充总量为83 ml,主要填充区域为右侧面颊区、额区和两侧下颌缘区。术后15天随访见图3c,术后半年见图3(d,f,h),术前术后对比效果有明显改善,患者表示满意。
4 讨论
自古以来有“三分长相七分打扮”之说,因此面部化妆其实是人们尤其是女性对面部美学诉求的直接体现。为了修饰面部轮廓的不足以及实现年轻化的目的,化妆成为人们不可缺失的生活内容。化妆效应是指在面部美学基础上,通过化妆手段对面部不同区域进行高光或者修容处理后产生视觉上美化和年轻化的效应。高光是面部需要饱满凸起的区域,修容是面部需要凹进变小或者消除界限感的区域。
化妆效应的审美需求决定了面部脂肪移植的方向,如果说技术是安全的保障,那么审美则决定了手术效果。因为每个人的脸型和衰老程度不同,面部需要进行高光或者修容的具体位置和范围大小也不同。脂肪移植可以增加面部软组织的体积和饱满度,因而也可以用这个技术来调整视觉下需要高光和修容区域的位置和范围。化妆效应目的是为了实现面部的整体美学效应,而面部美学分区是通过亚单位调整达到局部美学效应,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一致关系,实际应用当中,可以从整体到局部,再将局部回归到整体当中去。
以面部美学分区为基础,进行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综合美学评估,有助于有的放矢地实施脂肪颗粒注射面部年轻化[6]。面部美学分区与解剖分区并不是一致的,如果只是按照面部解剖分区进行脂肪移植,虽然最大程度规避了血管神经损伤可能带来的风险,但是获得的面部美学效果是不足的,单个区域内脂肪移植过多会造成畸形外观,脂肪移植过少又会造成无效或者与周边衔接不良的不自然外观。将面部美学和面部解剖分区结合起来,更有利于提高脂肪移植的在部位和容量上的精准性。
面部美学和解剖分区决定了面部脂肪移植的分布和数量。Donofrio[7]提出老化是脂肪再分配的过程,表现为选择性萎缩或肥大。2007 年,Rohrich提出了“脂肪室”概念,诸多研究针对面部脂肪被筋膜、韧带区域化分割形成的浅深脂肪室和脂肪转归进行了深入和细致的研究,对脂肪室存在的解剖位置和范围进行了划分和命名[3-5,8-11]。以上理论表明深层脂肪室位于表情肌的深层,对浅层脂肪室起到支撑作用,二者轻微交错并非重合,脂肪室内可以进行安全有效的脂肪移植;面部的老化不仅仅是重力的作用,脂肪室内容积的改变以及浅深脂肪室位置的移动,可以阐明老化过程中出现沟壑、凹陷、干瘪外观的原因。因此脂肪颗粒注射是面部容量恢复的最直接方法,也是最佳的治疗方案。深层脂肪室是有明确界限的,其内脂肪移植以增加主体支撑和容量为目的,浅层脂肪室是相对连续的,其内脂肪移植通过增加容量起到区域过渡、轮廓柔化、补充容量不足的作用,浅层脂肪室是包含在美学分区之内的,在美学需求指导之下善加利用浅层脂肪室的分布和范围,有利于精确控制脂肪移植的位置和数量。本文脂肪移植手术按照上述原理和方法执行,操作顺利,术后即刻和术后恢复都未发现有异常硬结、不自然外观或者脂肪移植过量的问题。
心形脸是当代女性的理想脸型,年轻的面部需要呈现饱满、紧致、轮廓流畅柔和的外观[12]。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女性化妆时需要高光的四个部位有额正中部、左右颧颊内侧区、下颏区,根据脸型的不同,高光的位置和范围也会有所调整。举例来说,圆形脸的人会希望面宽变窄长一些,那么通过脂肪移植使额正中高光点上移,增加下颏的饱满度和长度是可以达到目的的;长形脸的人会希望面长缩短和面部圆润一些,那么通过脂肪移植使额正中高光点下移,增加额颞侧、颧颊区内侧和鼻唇沟区的饱满度,会有一定的效果。本文在术前设计时就是根据每个人脸型的不同、老化的程度进行个性化设计,再通过脂肪移植技术朝着理想脸型和年轻化的目的去修饰和改善,扬长避短,得到自然美化的外观。
总之,脂肪移植在面部不同区域、层次上的良好应用是实现美学需求关键。将化妆美学应用到面部脂肪移植术前设计中,术中利用面部脂肪室的解剖分区理论,有计划、有层次、有数量地重塑和美化面部轮廓,不仅可以更好地提高医生的审美,也更容易获得比较理想的术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