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学视角论紫砂造物之道及发展趋势
2019-10-31李文君
李文君
[摘要]紫砂造物是我国独有的陶瓷工艺,根据史料及考古发掘推断,紫砂器在宋朝时期就有比较成熟的烧制工艺,并且在那以后的历史进程中,紫砂造物烧制的工艺不断进步完善,使用范围更是迅速扩大,时至今日,紫砂造物使用的风潮非但没有衰减,而且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喜爱,这都要归功于紫砂材质陶器的优良品质和古往今来陶艺设计者不断精进的制造工艺及奇思妙想。
[关 键 词]美学视角;紫砂造物;发展趋势
一、美学视角下的紫砂造物之道
紫砂造物兼具多重美感,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以壶为例,紫砂壶造型多样,从器型上来看大致可分为圆、方、花塑、筋纹四类;根据握把设置,又可分为提梁式、把握式。每一个分类都有名器代表,每一个样式都是经过历史和时代检验筛选而流传下来的极具美感的别致造型。
1.紫砂美学的起源与发展
紫砂造物始于宋朝,制作工艺与形态审美和传统的陶瓷工艺审美一脉相承,紫砂陶瓷区别于传统陶瓷的方面有很多,但最根本最原始的区别在于材料不一样。区别于陶瓷工艺惯用的黄泥,紫砂制品的泥主要有紫泥、绿泥和红泥三种。由于泥料的配比不同,还可以得到朱砂紫、栗色、海棠红等,故而紫砂泥也称“五色土”。并且紫砂制品不用上釉,根据泥料配比进行调色,瓷器成品表面质感也分为两种,细腻柔滑的亮光和手感极佳的橘皮哑光。紫砂制品的审美主要从三个方面来看,首先是泥色,其次是肌理效果,再是造型艺术。泥色可以根据制造者的审美、不同时代人们的审美用紫砂“三原色”,即紫、绿、红进行调配,以满足人们不同的审美需求。紫砂造物品类繁多,但当下用途最多的还是紫砂壺、茶具,品茶之人寻求悦心养性,茶具的纹理手感对使用者的审美感官影响极大,因为紫砂壶不施釉,或是细腻温润,或是纹理蜿蜒,古香古色,水入壶似是与大自然窃窃私语,品茶者的感受也如仙如幻。此时紫砂器物的美感就不止停留在视觉上,更是从触觉、味觉、听觉各个感官涌入,满足人们对美的感受。时代不同,审美就会有差异,紫砂造物美学的体现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色泽造型都会随时代而改变,但是始终能让人们爱不释手。
2.紫砂造物的美学体现
紫砂造物的美感体现在泥色、肌理、造型三个方面,泥色和肌理的变化因为工艺手法已基本固定,各个产品会有很大的趋同。但是造型的变化是紫砂美学中最灵活最有发挥空间的部分,各个器物间最大的区别也来源于造型的差异。紫砂造物间有自相似美,如同一棵树上的枝丫树叶,尽管颜色、形状、大小甚至纹理都是相似的,但是世界上又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并形成一个每个细节都包含美学的完整系统,这就是自相似美,即我的部分都像我。以圆器紫砂壶为例,传统的紫砂壶造物形成了几种常见且比较固定的造型,其中明显体现自相似美的就有两个案例,首先是石瓢壶,整体造型呈现倒三角形,上大下小,周身又是圆润的柔和的线条勾勒,具体到各个部件,壶身、壶嘴、壶把、壶盖、壶钮等都体现着三角形之美,同圆润线条相结合,内刚外柔,形态翩翩,内有风骨,使得整个壶具浑然一体,风姿绰约;除此还有掇球壶,从下往上依次是壶身、壶盖、壶钮,如同雪人而立般,大圆为基,小圆置于上,从顶上俯视如同青果入水般荡起层层涟漪,从正面看一条垂直的中线将壶身完美对半分开,充分展现了自相似美。与之对应的还有不规则美,各个部件之间形态独立,像是没有拘束任性生长的植物,但是当它们组合为一体的时候又仿佛浑然天成,巧夺天工,代表造型有绞泥紫砂壶。除此之外,方器、花塑器、筋纹器等也有自己独特的美感,都是紫砂造物中极具美感的造型,这里不再过多论述。
二、紫砂造物的发展趋势
紫砂造物生于宋朝,其材质、工艺、造型审美、用途等都在随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化不断改进,推陈出新。时至今日,社会经济的繁荣,文化交流融合的激荡,前所未有,传统与创新、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融合,所有的一切都在表明,紫砂造物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无论是用途功能,还是形态审美都将产生巨大的变化,紫砂造物正在迎来巨大的机遇与挑战。
1.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融合
传统的圆、方、花塑、筋纹器即使在制造工艺较为落后的古代,都已经发展到了相当的高度,从这些方面讲,当代的紫砂造物并没有让人惊异的创新,反倒是技艺、器具有所遗失,让人遗憾,当前的紫砂造物贵在传承和发扬。现代的科技手段促进了陶瓷工艺,新时代新思想融合外来文化,形成了新的审美需求。紫砂造物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传承与创新并进,实用性方面,紫砂煲、紫砂锅、紫砂茶具、紫砂装饰品层出不穷并占据一定的市场,用途领域的扩展必将产生新的美学文化,形成新的紫砂审美现象,给予其他艺术美学的灵感。
2.市场驱动下紫砂造物的发展方向
全球化市场经济环境下,紫砂造物无论从实用性还是观赏性方面来看,都受到了极大的商业推动,传统造物的复兴开辟出一块市场,现代审美结合传统美学开拓出新的商业机会,走出国门迎来巨大的海外市场。无论从艺术角度还是商业角度来看,紫砂造物的振兴都将依靠市场化,因此,为了迎合市场,紫砂造物将会有巨大的改变,首先是各种用途的开发,蒸煮泡烧等瓷器传统的用法,紫砂器物正在进军,另有雕塑、装饰等也正在开拓市场,随之而来的造型、理念的变化会影响到美学变化。新时代下的紫砂造物美学将是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美学融合,形态用途上可能更具科技感、未来感,受西方文化影响,造型可能会更凌厉,哥特、蒸汽朋克、餐饮文化、绅士文化、骑士精神等,凡是所流通之文化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在文化融合中对紫砂造物的美学发展产生影响。
紫砂造物的美学是我国文化精粹的一部分,它的复兴和创新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新的社会背景下,传承紫砂造物美学,承载它的内涵和文化,是它发展进步的基础,同时也将在市场作用下和现代文化相融合,产生新的审美文化,这是必经之路,唯有不断地实践、汲取,才能走在前沿。
参考文献:
[1]吴淑英,范伟群,周余华.宜兴紫砂史[M]. 轻工业出版社,1978.
[2] 史俊棠,盛畔松.紫砂春秋[M].上海:文汇出版社,1991.
作者单位:李文君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