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精准提升高职院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施效果

2019-10-31郑豪杰李镇宏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意识形态教育实施效果高职院校

郑豪杰 李镇宏

摘  要: 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高校意识形态的建设变得尤为重要,特别是高职院校学生受到互联网的影响最大。因此,当前高职院强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网络信息化、多元价值观的冲击、自身建设不足、缺乏科学的实施体系与效果评价机制等一系类的困境。基于此,在遵循创新发展、尊重人性、开放融合原则基础上,通过完善意识形态教育自身的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构建教育实施体系和效果评价机制、构建网络监管与教育反馈机制等方面来提升高职院校意识形态教育实施效果。

关键词: 互联网; 高职院校; 意识形态教育; 实施效果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2153(2019)04-0074-0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1]。而高校是意识形态教育的前沿阵地,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其建设。因此,高校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特别是对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问题和立场要坚决予以正确的引导与纠正。在互联网信息时代,当代大学生作为最活跃的群体,特别是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激进、活跃、个性鲜明,对网络信息充满好奇。互联网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纷纷涌现,他们对于是非曲折还难以辨别,他们的思想容易受到干扰、影响。因此,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更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客观、科学地分析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效、合理地进行意识形态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一、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现实困境

高职院校加强意识形态教育在这些年得到一定的成效,但是当今互联网迅速发展背景下面临信息网络化、社会价值观多元化、意识形态教育的自身不足、缺乏科学的实施体系与效果评价机制等方面的困难和挑战。

(一)互联网信息技术弱化了舆论的引导力

当前互联网发展迅猛,各种信息在网上进行生产、传播、扩散。信息网络化虽然让我们受益匪浅,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互联网已经实现对高职院校的全面覆盖,也融入到高职大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当中。网络信息具有随意性、开放性、多元性的特性,打破了教育对信息和内容的垄断。高职院校学生只需要通过手机和网络就能轻易得到许多信息。一方面有利于学生了解许多新鲜的事,扩大他们的阅读面;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的随意性、开放性的特点,各种鱼龙混杂的信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大肆传播,而高职高专学生长期的网络浏览会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影响他们的认知观和思维形式。这容易让不谙世事的大学生,特别是对于思想激进的高职院校学生来说,其是非判断和辨别能力还远远不够,削弱学生理性思考的能力,甚至有些可能容易受这些思想的影响与利用。网络信息的传播造成大量信息资源的幻象会容易弱化高职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力,极大地影响了高职院校意识形态的建设。

(二)社会价值多元化的冲击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改革开放也不断深入、扩大。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纷纷在社会上涌现出来,从而使不同的思想文化进行碰撞、交流,社会价值观变得愈发多元化、多样化。社会价值多元化带来的是制度、价值理念、文化背景、生活方式的差异,这强烈冲击着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高职院校学生在面对这些多元化的价值时候,容易冲击他们原有的价值观念,会面临多难选择的困境。不同的思想文化展现了不一样的价值追求和生活选择,但同时对学生思想产生混乱,弱化了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各种社会思潮碰撞中,实际上也是在传播不同国家的价值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国社会主流价值主导地位受到冲击,削弱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容易造成高校学生意识形态选择和价值取向的迷茫,这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难度进一步提高。

(三)高职院校意识形态教育自身建设的不完善

一是思想政治课的实施效果不佳。思政课作为高职院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主渠道,应该抓住这个平台进行有效的教育。一方面,当前一些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内容、模式还是比较陈旧、不新颖,主要还是通过教师理论讲授形式向学生灌输知识。教师授课的形式比较单一、理论内容偏于宣讲,不易吸引学生的兴趣,难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更不能深入学生的内心,制约了思想政治课提升的实效性。另一方面,一些高职教师自身的素养还有待提高。一些思想政治教师不能有效地利用互联网信息为课堂教学服务,缺乏运用时政热点吸引学生的能力和不善于学习借用网络新技术对学生进行灵活、有效的引导。二是意识形态教育与实际生活不够切合。目前不少高校对于意识形态教工作仅仅留在理论宣讲层面或者流于形式,这难以对学生真正起作用。意识形态教育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理论方面,更应该落实到实际层面,也就是要不断生活化。单纯的理论宣讲难以吸引学生的学习,更难以深入他们的生活和内心世界之中。只有把意识形态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让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才能有效提升工作效果。三是意识形态教育缺乏跨学科视域的研究。高职院校意识形态教育涉及方方面面,不单单只从思想政治课这门课进行。如果仅靠一门学科进行高职院意识形态教育,显然渠道过于单一,不能更大限度地提升其实施效果。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施对象具有好奇心强、内心世界敏感等特点,可多学科从不同的视角去了解、分析,进而有效实施意识形态教育。

(四)高职院校意识形态教育缺乏科学的实施体系、效果评价机制

一是意识形态教育缺乏科学的实施体系。当前,高职院校意识形态教育过于“普遍性,没有突出特殊性与重点性”[2]。在地理区域层面,不同地区的高职院校,由于发展水平不同,面对的现实问题也不一样,那么,我们进行教育工作的内容、方式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实施。在教育对象层面,由于个体的差异,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情感世界、知识水平都不一样,因此在进行教育时候需要有技巧、有策略地实施。二是高职院校意识形教态育缺乏标准、动态的评价机制来衡量实施效果。意识形教态育涉及方方面面,不是一成不变,实施对象、时代环境等因素在变化。如果不能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及时代环境变化,也就是没有精准抓住实施对象的内心需求,难以达到预期目的。评价机制涉及到教育工作的总结和计划的进一步实施,一旦忽视这个层面,下一步教育工作會缺乏依据,也难以提升教育实施效果。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加强意识形态教育的原则遵循

习近平同志指出,“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3]。高校意识形态关系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巩固,同时也深刻影响着高职校园的稳定和发展,也影响校园文化、精神文明建设。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加强意识形态建设至关重要,正因如此,在加强高职院校加强意识形态建设中要遵循相关的原则。

(一)遵循创新发展原则

社会是不断的变化发展,高职院的意识形态建设要与时俱进,立足于社会实际,又要符合学生现实发展需求。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的意识形态教育应该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并结合网络信息化特点,从国际和国内的视野去创新、发展我们的思想理论,以丰富、完善思想,焕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强大生命力。对于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建设,特别是思想政治课教育要思维要新。可以创新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深入了解他们的思想,提供其深刻的学习体验,激发学习的动力,为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建设应该在内容得到丰富、传播技巧灵活、方式温和亲人的基础上,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教育、传播,进而促进思想政治课精准性和实效性。

(二)遵循尊重人性原则

从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发展来看,可以通过对学生人文关怀的方式促进高职院校意识形态的建设。一方面我们应该了解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特点。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比较活跃、有激情,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对网络新鲜事物充满好奇。这就要求我们要对学生的内心愿望和个人理想进行探究,收集他们的想法,根据信息设定讨论的主题。为了宣传意识形态教育,提高学生的认知,需要根据他们的内心思想、知识水平,去结合进行讲授、宣传,这样有利于实现对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建设。另一方面要进行合理、温和的引导。由于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比较激进、开放,我们可以把他们内心情感放在第一位,以人文关怀的形式去真实又贴近实际地为他们考虑,寻找有共同的兴趣进行着手,搭建起有感情的交流纽带,进而把意识形态寓于其中,易于得到学生的理解与认同,最终更加有效的提升我们工作的精准度。

(三)遵循开放融合原则

在互网络迅猛发展的今天,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必然会与其他社会理论、思潮发生关系。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不是一家独大,其它进步、科学的社会理论也可以合理利用和发挥其在社会的价值。不同的社会理论、思潮进行碰撞、交流,或多或少会擦出火花,也就是说从中了解彼此的差异,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可以学习和借鉴有利的一面。甚至在交流过程中,如果对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建设有利的话,可以取长补短或者能够引发思考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这些有利的进行融合。当然高校主流意识形态也不避开与一些激进的社会思潮进行交锋,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应该有大格局、有强大的领导魅力、有吸引力,以开放的姿态展现自己的理论风采和吸引力。网联网时代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建设在与各种理论和思潮的交流、交锋和交融中取长补短,借鉴有利的进行不断的提升,以巩固其领导地位。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提升意识形态教育效果的实施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4]。这深刻论述了掌握好意识形态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是引领社会稳定发展和凝聚人心的重要支撑点,体现了当前高职院校做好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新时期党中央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高度重视,把握好主动权,“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态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5]。

(一)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创新意识形态教育模式和内容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增强高职学生意识形态培育,树立正确价值观的主要渠道。当前高职院校意识形态教育主要通过思政课理论讲授来进行,但是目前的思政课存在着教学内容枯燥陈旧、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和多媒体信息技术缺乏运用等问题,难以适应当前学生的需求。因此,我们要创新、优化思政课课堂的教学内容。当下课堂教学内容要将枯燥的理论性比较强的教材知识与社会现实和时政热点相结合,加以生动有趣、多样化的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鼓励学生立足于思想政治课去分析实际问题并提出解決方案。高职教师要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和多样化的信息技术软件,选择和制作有教育意义的图片、视频来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的同时,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发、开展校外实践课程,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思想教育,从而提高其思想觉悟。

(二)建设高职院校主流意识形态网络教育的平台和打造专业、高素质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6]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顺应互联网时代的趋势,建设精准有效的意识形态网络教育平台,打造一个具有信息化特征的思想意识教育阵地,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高职院校意识形态教育网络平台具有开放性、前沿性、多元性,将当前高职院校意识形态教育教材与社会热点相结合,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优势,吸引高职学生参与网络课堂,引导高职学生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传统优秀文化的教育,通过网络平台来开展课上和课下的活动,加强师生互动,以抵制西方不良势力对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渗透、分化。此外,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建设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注重建设专职为主、专兼相互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思政课是高职院校宣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要的手段,重视思政课的发展,尤其是思政教师队伍的建设。思政老师在意识形态建设中扮演着主导性的角色,学生作为传播、教育的主体,应该要把更好发挥思政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才能让意识形态教育得到有效建设。思政课不仅仅需要发挥思政教师的作用,还要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带头走进课堂和各个部门相互配合开展教育工作,同时还可以鼓励教学名师到思政课堂上去讲课,让学生听到更多高质量的思政课,促进思政课的发展,最终推动意识形态的建设。

(三)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生活化建设

高职院校想要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做到思想与行动相统一,只有将它融入到学生学习与日常生活当中,让它成为学生的思想指南,最终才能转化为他们的情感认同与行为规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变“活”起来,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的理解,还要把其中的精神要义运用到实际之中,特别是要与大学生的现实需求相贴近,注重在实践活动中宣传教育,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榜样模范进行示范引领,促进高职院校意识形态教育的良好氛围和长效机制的形成。从具体上说,一是内容的生活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精神要义不断赋予生活的气息,使之与实际能够科学、有机地切合,呈现出既有深度又有生活导向作用的价值理念。二是形式的生活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传播形式不仅仅局限于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的讲授,还可以在学生的活动中实行,像举办的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可在其中,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意识形态教育应该运用各种合理有效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把教学活动与意识形态教育有机结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的意识形态教育尊重每个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把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责任落实到日常实际行动中,以此提升高职学生抵制各种错误的思想和腐朽文化的能力,为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从而坚持和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注重从跨学科研究的视角去实施高职院校意识形态教育

意识形态教育涉及的领域广,如果从不同的学科视域下进行研究,有利于提升决策的科学化。特别是从心理学、伦理学、传播学等学科视角进行研究,把其中可借鉴的方法、策略运用到意识形态教育中。其中心理学涉及到人的认知、情绪、行为习惯等多个领域,大学生的情感世界需要意识形态教育者进行了解和把握,进而有效地针对不同个体进行实施。而伦理学关乎到人的道德与利益、道德活动的取向等问题。把意识形态教育与学生日常的道德教育活动相结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道德规范与利益的取舍问题,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另外,传播学关乎到人与人之间如何借助传播的作用而建立一定的关系。意识形态教育者进行实施,需要借助传播的媒介、方式、技巧、策略等多层面的传播学知识,从而精准提升教育实施效果。

(五)构建科学、合理的意识形态教育实施体系和效果评价机制

意识形态教育要立足于高职院校现实发展情况和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进行有计划、有目地实施教育。不同的地区,特别是东西部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低不一,那不同高职院校之间意识形态教育存在的问题也不一样。不同地区高职院校的学生实际情况存在差异,而同一院校学生的现实状况也不全是一样。基于此,我们进行意识形态教育需要考虑的因素需要全面、实施方式要合理、具体实施内容要规范,即我们要构建科学的实施体系,这样才能把教育实施效果提升上去。另外,意识形态教育实施涉及比较全面,要进一步增强策略的准确性,还需要建立实施效果的评价机制。这样可以把意识形态教育在实施后,在教育对象当中有没有产生作用。对于实施后产生的现象、结果需要进行评价、分析,一个标准的评价机制可以提升意识形态教育科学性、精准性、实效性。

(六)建立高职院校意识形态教育效果反馈机制

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平台通过科学的评价方式对高职学生意识形态的学习效果应该进行及时评估与分析,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以合理的方式提高他们学习进程。为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采取学习积分形式进行,在一定时间段内进行积分统计,设置有教育意义的礼品,让学生按照阶段性进行兑换以增加他们的积极性。这样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提高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判断是非的能力,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巩固高职院校的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此外,还要完善高职院校网络监管机制。高职院校根据国家的教育指导方针,制定系统合理的校园网络制度,规范高职学生的网络行为,及时清楚网络“垃圾信息”,营造健康、稳定的校园网络环境,稳固高职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保护伞,从而为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 倪光辉.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 人民日報,2013-08-21(1).

[2] 骆琼. 近年来国内关于高校意识形态的研究综述[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03).

[3] 习近平.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N].人民日报,2015-01-20(01).

[4]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5]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70.

[6] 中共中央宣传部.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 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196.

Abstract: Today,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becom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particular,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most affected by the Internet. Therefore,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of strong ideolog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faced with a series of dilemmas such as network informationization, the impact of multiple values, lack of self-construction, lack of scientific implementation system and effect evaluation mechanism. Based on this, on the basis of following the principles of innovation development, respect for humanity and open integration, we will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build an education implementation system and effect evaluation mechanism, and build network supervision and education feedback mechanisms. In terms of improv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words: Interne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ideology education; implementation effect

(责任编辑:程勇)

猜你喜欢

意识形态教育实施效果高职院校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影响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现代学徒制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中实践应用与探索
基于模型的小麦栽培方案设计技术实施效果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高中生意识形态教育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