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联合二甲双胍治疗IgA肾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2019-10-31刘红霞吉首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省吉首市416000
熊 文 向 波 刘红霞 吉首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省吉首市 416000
IgA肾病是我国常见的肾小球疾病,主要特征是肾小球免疫荧光检查发现系膜区有IgA的沉积,临床及病理表现多样,是造成终末期肾病常见原因,IgA肾病患者蛋白尿是提示不良预后的重要指标。在IgA肾病患者中伴有胰岛素抵抗的情况比较常见,参与了病情的发展,加重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肾脏病理改变。ARB类药物和二甲双胍分别是治疗蛋白尿和糖尿病的基础用药,本文旨在探究缬沙坦联合二甲双胍对伴有胰岛素抵抗IgA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间在我院治疗的60例伴有胰岛素抵抗的Ig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之间性别、年龄、血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IgA肾病诊断标准参照第8版《内科学》,排除紫癜性肾炎等继发性IgA肾病。排除标准:(1)CKD 3期及以上,严重肝病者;(2)伴有肿瘤、严重感染患者;(3)确诊为糖尿病患者。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参试患者均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缬沙坦组予以缬沙坦80mg,口服,2次/d。联合用药组予以缬沙坦80mg,口服,2次/d,并予以二甲双胍0.5g,口服,3次/d。两组患者均进行糖尿病宣教,予以饮食及运动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压、BMI、24h尿蛋白、FBG、Fins、FCP、ISI、血肌酐等值。每月监测1次。ISI采用公式ISI=In[1/(FPG×Fins)]计算,取其正值比较。
2 结果
治疗12周后,联合用药组患者BMI、24h尿蛋白、 FBG、Fins、FCP、ISI均明显低于缬沙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血压和血肌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未发生低血压、低血糖及乳酸酸中毒等严重不良反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治疗12周后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注:1mmHg=0.133kPa。
3 讨论
IgA肾病是我国常见的肾小球疾病,以肾小球系膜区IgA沉积为特征,病理及临床表现多样,预后差别较大。治疗上主要是予以ACEI/ARB类药物及免疫抑制剂治疗。然而IgA肾病患者对治疗反应不一,且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副作用较大,治疗比较棘手。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患者是否存在其他影响因素,提高治疗的有效率。胰岛素抵抗(IR)是指正常的胰岛素水平产生低于相应的生物学反应的一种状态。胰岛素抵抗在IgA肾病患者中常见[1-2],参与并促进了肾病的发展[3]。二甲双胍通过非氧化途径抑制糖异生,减少脂肪组织FFA的释放,降低脂质的氧化作用,降低胰岛素原、PAI-I的水平、抗血小板黏附和聚集等机制降低胰岛素抵抗。ARB类药物通过扩张肌肉组织的血管,促进骨骼肌对葡萄糖的摄取及利用,亦可以减少胰岛素抵抗。IR和RAS系统的激活在IgA肾病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两类药物联用是否有协同作用,在IgA肾病中的治疗效果如何,目前相关报道较少。
本文发现,经过12 周的治疗,联合用药组患者BMI、24h尿蛋白、 FBG、Fins、FCP、ISI均明显低于缬沙坦组,说明联合用药较单用ARB类药物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减低患者的蛋白尿水平,有利于病情的控制。RAS系统的激活,导致肾小球“三高”状态,引起足细胞损伤,促进肾脏组织TGF-β的合成分泌,造成肾小球纤维化,从而引起损伤[4]。同时胰岛素抵抗可以促进TGF-β表达、损伤足细胞造成肾小球损伤硬化。IR与RAS激活互为因果,二甲双胍和缬沙坦在IRS-1和PI3K水平上阻断相应的信号传导通路,且有交叉作用[5],从而改善了胰岛素抵抗,减轻了肾脏损害。IR也可通过上调TGF-β表达、刺激PAI-I增加、促进血小板聚集、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等,加重肾小管间质受损[6]。因此联合上述两类药物,可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对肾小管间质也有保护作用。经过12周治疗,两组患者肾功能比较无明显差别,可能与用药时间较短有关。通过改善IR,减轻肾小球及小管间质损害,长期应用对肾功能可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两类药物治疗上具有相互作用,本文显示相应副作用并未有明显的增加,联合用药组未发生低血压、低血糖、乳酸酸中毒等严重不良反应,说明无严重肝肾功能损害长期联合用药是安全的。因此联用二甲双胍和缬沙坦,能够改善IgA肾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减少患者蛋白尿,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