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流行”》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2019-10-31普亚薇

魅力中国 2019年40期
关键词:预设板书传统

普亚薇

(云南省昆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小学,云南 昆明 650000)

设计意图:在本次班会中,首先通过与学生聊流行的方式接近学生,以走马观花的形式带领学生浏览50年代至今的潮流趋势,拓展眼界的同时,明白流行文化虽然“乱花渐欲迷人眼”,其真实生命却是十分短暂的。接下来话锋一转,引导学生回归到真正拥有长久魅力的东西——传统文化上来,让他们认识到,无论流行如何变迁,作为学生都应该扎实地学好文化知识,初步树立对流行文化正确的价值观。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处于自我意识正在觉醒的前青春期阶段,很多孩子已经提前进入了青春期。此时的他们对“成人的世界”是懵懂而充满向往的。现如今网络文化的发达,使很多学生盲目追逐模仿流行,刷抖音、聊口红、装酷、网络语言张口就来,穿着打扮方面也在刻意地模仿影视明星,但他们对所谓流行的认识却是十分肤浅的,也十分容易被眼下爆发式的网络文化所迷惑。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味简单粗暴的阻止、打压学生此类言行常常适得其反,不如变堵为疏,帮助他们正确认识流行文化,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了解,流行文化的生命是短暂的,而经过岁月洗礼的传统文化精髓才是历久弥新的。(重点)

2、帮助学生初步树立对流行文化正确的价值观,明白无论流行如何变迁,作为学生都应该扎实地学好文化知识,而不是一味追逐“时尚”。(难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准备:视频资料、PPT课件

班会流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要来谈论一个大家都很喜欢的话题——“流行”。

2.在上课之前,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老师的穿着(“汉元素”时装,它把传统汉服的元素融入现代时装),用自己的话形容一下。(板书:说“流行”)

3.挑战流行语:大家可以考考我,看看老师能不能答上你们的“流行语”。

(PPT出示:柠檬精、ZQSG、扎心了老铁,提问学生该流行语意思和语境。)

(设计意图:聊到关于流行文化的话题,学生可能会比较拘谨。用这样一个环节,第一,可以让教师对孩子掌握流行现状有一定的把握;第二,可以迅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活跃课堂气氛。)

二、问卷调查,了解“流行”

1.既然说到当下的流行,我希望能更多的了解一下你们对“流行”的认识。现在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用几分钟时间完成一个问卷,看看谁更“新潮”。(提出要求:可以每组同学完成一题,知道多少就写多少,必须是时下最新最热的东西,一会儿交流的时候,别人说过的就不要重复。)

问卷内容:

你对“流行”知多少

(1)请列举三个时下最热门的电影电视剧,或综艺节目。

(2)请列举三句你最熟悉的网络用语。

(3)如果让你参加时装秀,你会选择怎样“时髦”的着装?

(4)目前最流行的歌手或歌曲是?

2.指名交流问卷情况,教师相机点评

(设计意图:给学生直抒胸臆的机会,对流行文化的存在表示肯定,进一步让学生放下心防)

三、回顾过往,感知“流行”

(一)观看视频,体会流行的时代性

过渡:这里有一段老师剪辑的视频,囊括了从五十年代至今的流行趋势,现在让我们回过头去看看,那些过去的年代,哪些东西站在时尚的最前沿。

1.观看视频,思考:时至今日,你觉得曾经流行的东西还时尚吗?(板书:画花心,流行)

产生背景50-60年代衣言曲物质生活不发达,人民刚刚摆脱旧社会,对国家感情很深,渴望新生活。70-90年代中山装、毛线衣、解放鞋、的确良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学雷锋、旧社会、翻身解放等红梅赞、歌唱祖国、北京的金山上、唱支山歌给党听等喇叭裤、蝙蝠衫、卷发、蛤蟆镜、金项链、宽肩西装、迷你裙、健美裤万元户、冲出亚洲、下海、迪斯科、大哥大、作秀、哇塞——有事您呼我海阔天空、红日、明天会更好、童年、一千零一夜、你的眼神等改革开放让人们变富,大量外来事物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人们开始追求个性与时尚。00年代非主流烫发、韩流、格子衫、朋克神马都是浮云、选秀、雷人、土 豪、GGMM、偶素——、火星文快乐崇拜、遗失的美好、爱在西元前、月亮之上、双节棍等网络文化已经不局限于年轻人,进入了全民娱乐时代。更多流行的产生和越来越开放的社会息息相关,也显得更加多样化。网络文化开始流行,大量年轻人开始上网,由此衍生了很多网络用语,多来源于游戏或电视剧以及网络段子10年后梨花烫、韩式平眉、飞机头、小脚裤等佛系、凉凉、蓝瘦香菇、坑爹、我爸是李刚、锦鲤、教科书式XX、打CALL没那么简单、可惜不是你、红尘客栈、成都、大鱼、小幸运、光年之外、消愁等

2.指名交流。(预设:曾经的东西放在现在已经不时尚了。)

3.(出示PPT:具有时代标志性装扮的图片)是呀,一看到这些具有标志性的装扮,我们就能想到某个特定的年代,所以我们会发现流行具有时代性。(ppt:时代性)

(二)回顾过去,反思潮流易“过期”

1.我们现在在街上还能看见这样装扮的人吗?(预设生答:不能、这样的装扮太土了,等。)

2.明明是火爆全国的东西,仅仅过去了数十年,怎么突然就“土”了呢?

(预设生答:布料和款式太落伍了、现在的更新潮更时尚,等。)

3.小结:可见,流行这种东西,带着鲜明的时代印记。当生产生活水平提升之后,过去的风靡一时的东西,就会马上”过期”。

(设计意图:通过照片集,梳理50年代至今的流行文化,让学生开阔眼界。同时明白流行文化并不是空穴来风,是和当时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一旦生活水平发生改变,流行文化的寿命马上就终止,让学生理解流行文化的不稳定性。)

四、回归源头,挖掘根本

过渡:当然,也不奇怪,这世间许多东西都有保质期。

(一)观察生活,思考所谓“流行”的短寿

1.体会流行的短寿

(PPT出示蔬菜)一棵蔬菜可以保存多久?(生答:几天)

(PPT出示坚果)一袋坚果可以保存多久?(生答:几个月)

(PPT出示红酒)一瓶红酒可以保存多久?(生答:数十年)

(PPT出示当季奢侈品)本季新流行的包包、鞋子、衣服、化妆品又能保存多久呢?(相机提示学生,此保存不是指质量方面,而是指追逐时尚潮流不“过时”)(生答:一两个月、半年)

2.讨论流行“保鲜”的办法:哎,老师可是特别爱时尚的呀,你们有什么办法让老师不落后流行时尚的队伍?小组讨论、指名交流。(预设:把握流行的趋势,创造自己的风格,多上网紧跟潮流等)

3.可是网络资源那么丰富,我岂不是每天跑断腿、熬干生命也跟不上这流行了吗?

过渡:不过最近我发现一种东西,它们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却依然生机勃勃,现在正火遍大江南北呢!

(设计意图:通过PPT出示生活中常见的不同保质期的物品,引导学生对比思考:万物皆有保质期,我们花很大精力与功夫去追逐的流行的保质期更是短暂,在思考的前提下提出问题:有没有一种东西能够经久不衰,为接下来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悠久而又崭新的生命力做好铺垫。)

(二)观看视频,感受“传统”经久不衰

1.看视频,看“保鲜”界的王者。要求:根据视频出示的年代,做加减法,算算这些作品到底有几岁了。

(1)出示《知否知否》

过渡:大家有看过最近热播的电视剧《知否知否》吗?它的主题曲霸榜好几周,而这首新歌的歌词,却是一首不折不扣的老古董。

A.计算:《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它有几岁了?

B.指名交流:919岁。(板书:画花瓣,900年)

(2)出示《三国》

A.过渡:《赤壁》《军师联盟》《三国无双》《火凤燎原》这些热门影视剧游戏漫画作品,都以一部奇书为题材,它就是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而这部三国演义,又是取材于另一部奇书《三国志》

B.计算《三国志》流传了多少年?

C.指名交流:1700多年。(板书:画花瓣,1700年)

(3)出示《生僻字》、《山海经》

A.过渡:有多少同学听过《生僻字》?一个有才的网友把它重新填词,向世人安利了一部更古老的著作《山海经》。

B.这么多奇异的名称,这么多独特的生物,还有无数奇幻的神话,都记载在《山海经》里,它又有多少岁了呢?(相机提示学生,计算公元前的年代应使用加法)C.指名交流:2400多年。(板书:画花瓣,2400年)

2.通过三段视频,同学们不难发现,真正能够永远“保鲜”的到底是什么?

(生答预设:传统的文化,祖宗留下的东西,等。)

3.小结:对,正是传统文化提供了支撑,让我们流行的鲜花常开不败。(板书:画叶子和茎,传统)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资料,分三个年代层次把脍炙人口的传统文化作品展示给学生,学生通过自己的计算,比较切实的感受到这些作品年代久远。同时,这些作品的呈现形式又都是当下最时兴的,非常容易为大众所接受。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东西能够永葆青春。)

(三)讨论领悟,传统为何历久弥新

1.随着时间的洪流,有很多传统的东西都被逐渐淘汰了,但流传下来的这些,却依然热门,它们又是以怎样的形式为大众所接受和喜爱呢?

2.指名交流:

(预设:经过现有流行形式的改编,以现代人的方式被人接受,等。)

3.小结:是啊,这些优秀的作品到如今还能脍炙人口,一方面是因为它们拥有无比深厚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也正是因为现代人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使它们以流行的方式传承下来,并且流传得更广。(PPT出示传统历久弥新的两个原因)

(四)反观自身,作为学生如何定位

1.反思自身,明确学习重要性:刚上课的时候,我们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同学们对于现下网络流行的东西都了如指掌,那为什么我们不干脆坐在家里上网、刷抖音,而是还要在学校这么艰辛地学习呢?

(生答预设:因为传统文化是流行文化的根,要打牢传统文化的基础,流行的东西都是浮云,等)

2.观看视频,看看同龄人怎么说:网络文化就像缤纷的泡泡总是迷惑着我们的眼睛,对于这个问题,有一些小学生有话要说:(播放视频)

3.小结:同学们和视频中的孩子们,都对现如今的流行文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正如大家所说:一味地追逐流行,你的精神世界就会变得越来越浅薄,只有打牢基础,才能让自己的心灵花园生机勃勃,永不过时。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段的学习,让学生意识到,无论流行风向如何改变,传统文化才是我们文明的精髓。作为学生,不应该一味追逐流行文化,只有牢牢抓住自己的根,才能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永远生机勃勃。)

五、总结提炼,升华内涵

1.自由探讨:小学生是否应该追逐流行?

2.指名交流

3.总结本课,提出寄语

同学们总结得非常好,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你们都能磨炼自身品格,做一个不随波逐流、历久弥新的人。

猜你喜欢

预设板书传统
也谈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试论预设语言-言语表征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小学美术课堂板书的四种效用
突破传统板书之下的“综合板书”的界定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思想政治课简约板书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板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