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EPC管理模式在光伏电站建设中施工和风险管理

2019-10-30支少锋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施工风险工作效率

支少锋

摘要:本文主要讲述了EPC管理模式下光伏电站工程的基本情况,对在光伏电站EPC总承包项目风险识别原则进行重点讨论。将基于EPC管理模式光伏电站建设管理对策进行分析,可以将建设当中的风险进行减少,降低造价成本。通过对以上内容进行分析以及讨论,以期将光伏电站建设当中的安全性进行保證,提高施工效率。

关键词:EPC管理模式;光伏电站建设;工作效率;施工风险

1.光伏电站现状

我国太阳能光伏行业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尤其是2013年以来,在国家及各地区的政策驱动下,太阳能光伏发电在我国呈现爆发式增长。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从2013年的19.42GW,2018年已经增长至174.46GW。预计2013-2019年,全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将有近10倍增长。截至2019年9月底,全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190.19GW。

受政策影响,行业逐步由过去的粗放式增长、追求规模向精细化发展、追求质量转变,“十四五”期间,光伏发电将进入平价时代,如何实现平价上网,光伏电站采取的建设模式将至关重要。

目前国内光伏电站采取的建设模式有EPC和PC两种模式,其中EPC光伏电站工程主要就是对EPC总承包模式进行应用,详细的说,就是让承包公司对光伏电站工程的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管理。总承包公司需要对光伏电站工程的成本风险以及施工风险以及质量风险进行承担,所以很多业主在对光伏电站进行建设的过程当中都倾向于对EPC模式进行应用。对EPC模式进行应用,在对光伏电站建设进行项目管理的过程当中,有利于开展工程项目的操作施工,因为总承包公司对工程的工程设计以及施工进行总体负责,所以工程的设计方面和工程的施工方面相符合,这样可以将设计和施工出现矛盾的情况进行避免。在EPC模式下,光伏电站工程的工程施工和工程设计以及工程管理都是同时进行的,这样可以将光伏电站的施工效率不断的进行提高,将光伏电站的造价成本进行降低。

2.光伏电站EPC总承包项目风险识别原则

2.1目的性原则

对风险有效的进行识别就是光伏电站EPC总承包项目风险进行管理的首要任务。对风险进行识别的关键性内容就是将高效的决策依据向决策者进行提供。所以,对于光伏电站EPC模式的风险管理内容来说,需要与其特殊性进行结合,对风险因素有目标的进行识别,将相关的依据向指标体系的建立进行提供。

2.2系统性原则

在对风险进行识别的过程当中,是非常全面并且非常系统的。风险识别并不只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风险识别当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会对整个管理系统产生严重的影响。

2.3时效性原则

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因素,并且风险也会随时发生变化。针对历史当中的风险应对经验来说,只能将一定的参考向风险判断进行提供,但是还需要和时代进行结合,对风险的时效性进行了解,将相关的变化点进行提出,有针对性的变化。

2.4科学性原则

对风险识别并不只是随意性的和主观性的进行判断。在对风险因素进行确定的过程当中,需要对科学的方法进行应用,可以对调查法和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结合,对光伏电站EPC总承包项目在建设评估过程当中的相关风险因素进行确定。对科学的方法进行应用,对风险进行判断,这样才可以将风险判断的可靠性不断的提高,其具体分类如表1所示。

3.基于EPC管理模式光伏电站建设管理

本节主要对基于EPC管理模式,对光伏电站建设管理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一般的EPC管理组织机构如图1:

3.1管理工程施工进度

国内光伏电站的建设周期呈现“短、平、快”的特点,工期进度的要求,对工程项目的设计及采购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相关工作人员要注意结合实际情况,对项目施工的进度进行有效的控制。在项目前期阶段,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对可行性计划设计时结合实际情况,保证管理施工工期的进度,对施工进度进行合理安排,对施工人员、设备、材料等进行有效的规划以及分析。在施工设计规划完成后,相关工作需要对分配表制作,并以此为依据,合理下发相应的设备。基于这样的施工进度管理,能够对有效提升光伏电站建设效率。同时,光伏电站建设施工过程中,还需要明确施工周期,保证施工人员、设备、材料等能够及时到位,从而对施工质量有效提升。此外,相关的工作人员还需要注意以施工图纸为依据,来开展各个环节的施工。在实际施工现场施工的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合理放置施工设备和材料,从而保证施工现场正常的施工秩序,从而提升整体施工的质量以及效率,实现对施工现场的有效管理。

3.2管控施工成本

基于EPC管理模式,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注意管理施工成本。在管理施工成本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投资进行科学控制。成本控制部门的主要工作是对建设过程进行控制以确保光伏电站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相关的工作人员还需要注意动态监管施工的进度,同时对偏差数据进行分析,并有效纠正相应的措施。在具体的施工的过程中,承包商能够对招投标形式应用,对施工设备供应商进行科学合理选择,提升设备供应商之间的竞争力,对不同项目制定合同进行合理管理,促进整体施工项目的效率提升和质量提升。

4.总结

综上所述,基于EPC管理模式,对光伏电站建设加强管理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能够对光伏电站建设的效率和质量有效提升。承包商要注意对管理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对项目工程进度进行有效管理,管理工程施工技术,结合不同手段,对光伏电站质量有效提升,对发电站运行水平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满廷.并网光伏电站EPC总承包模式建设阶段管控要点应用分析[J].中国高新科技,2019,(19):79-81.

[2]米媛.浅析EPC管理模式在光伏电站建设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9):2384.

猜你喜欢

施工风险工作效率
运用项目管理和经营理念提高日常工作效率
效率提高了,还是降低了?
哈佛大学《Harvard gazette》
撒不出来的铁锹
市政工程施工风险分析和控制建议
云霄庵隧道全风化花岗岩隧道沉降控制技术
10种方法助你提高工作效率
EPC项目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管理问题研究
油气长输管道工程施工风险管理
铁路隧道施工中主要风险因素及规避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