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畜牧业生产中的环境污染治理分析

2019-10-30梁定平姚春茂

南方农业·下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畜牧业环境污染治理

梁定平 姚春茂

摘 要 畜牧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大量的粪便,若不能及时有效处理这些粪便,给环境带来的影响非常大,也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到人们的安全。基于此,以畜牧业生产中环境污染问题为研究对象,对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导致问题的具体原因及应当采取的相关措施进行了全面分析。

关键词 畜牧业;环境污染;治理

中图分类号:X322;F326.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18.088

在众多污染源中,畜牧业生产污染是其中的重点,特别是当前国内畜牧业生产仍旧采用零散养殖,加大了污染程度,且随着人们对畜牧产品需求量的不断增加,畜牧业污染问题突出。在我国很多农村地区,畜牧业生产表现出较大的无序性,必要的监管措施也没有建立,带来了突出的环境问题。因此,对畜牧业生产中的环境污染及治理进行分析有着重要意义。

1 畜牧业生产中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

根据相关统计资料表明,1 000头奶牛左右的养牛场,每天产生的粪便量超过50 t;1 000只鸡左右的养鸡场,产生的粪便量超过2 t;1 000头猪的养猪场,每天产生的粪便量超过20 t。如此大的粪便排放量,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不仅会污染环境,还会给人类、牲畜的健康带来较大威胁。

1.1 恶臭气体污染

由于畜禽的粪便中含有较多的未充分消化的有机物,如氮化物、碳水化合物等,这些有机物在有氧环境下会逐步氧化,并产生较多的热量,分解之后变为水和二氧化碳,若处于无氧条件下,便会进行无氧反应,产生较多的醇类、有机酸、三甲胺、硫化氢等恶臭气体。粪便常为堆放的形式,多数粪便均进行了无氧反应,導致其产生了较多的恶臭气体,给周边的环境带来了较大的污染[1]。

1.2 氮磷污染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畜禽在蛋白质利用方面总体利用率较低,50%~70%饲料中包含的氮、磷均以粪便的形式被排出。粪便中包含的氮类,部分挥发到空气中,增加了空气的含氮量,若情况严重,会在局部区域形成酸雨,给植物生长带来威胁;多数氮类转变形成了硝酸盐,这些硝酸盐会进入到地下或者随河流进入到江河中,带来的污染问题更为突出。此外,畜禽对谷物中包含的植酸磷总体利用率较低,多数随着粪便排到了体外,造成地下水和土壤污染问题突出,若这些氮磷进入到河流、湖泊中,则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1.3 重金属元素污染

随着我国饲料行业的不断发展,一些新型饲料中添加了很多的重金属,如汞、砷等,这些物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促进畜禽的生产有帮助,但是这些物质排出之后给环境带来的威胁非常严重。研究表明,若将含有砷的饲料连续给猪服用,养猪场周边土壤中砷元素的含量可翻数倍,土壤中砷元素含量增加,其上部农作物产品也会受到污染,人类吃了这些产品后,也会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

除了上述污染之外,病死的畜禽和畜禽的粪便中还易滋生很多有害昆虫,含有大量细菌,给人体、环境等带来的污染不可估量[2]。

2 畜牧业生产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产生的原因

从当前畜牧业生产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来看,环保意识缺乏是出现这些污染问题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在一些农村地区,在传统的生产模式下,畜牧业生产带来的环境问题并没有引起养殖户、村民等主体的重视。同时,畜牧业生产污染监管不够严密也是产生环境污染问题的原因之一。从当前畜牧业生产污染监管情况来看,很多地方政府并没有严格对这类污染问题进行监管,导致污染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3]。

3 提升畜牧业生产中的环境污染治理效果的措施

3.1 加强对畜牧业生产的监管

通过加强生产监管的方式,可有效提升畜牧业生产主体对污染问题的重视程度。在具体监管过程中,政府应当对畜牧业生产污染问题进行量化规定,降低执法监管中人为操作的空间,使用制度管人。同时,对污染严重的畜牧业生产主体,可加大处罚力度,提升违法成本,调动相关人员开展畜牧业生产污染防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2 科学合理选择畜禽场址

在选择畜禽场址时,要在充分考虑交通运输等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有效解决饮用水问题,同时,尽量选择距离城市、农村较远地区。对于规模类的养殖场,由于其粪便产生量较大,应当研究对粪便进行综合利用。畜禽粪便可为农田供应大量的优质肥料,而粮食作物或其副产品又是畜禽饲料的来源,因此,新建养殖场要选建在周围有足够的农田、鱼塘、果园、苗圃、园林等的地区,以便更好地实现农林牧的有机结合。此外,在建设的过程中,还应当对畜禽场的蓄粪能力进行充分考虑,确保排污系统整体通畅,排污口和饮用水源的距离需超过500 m[4]。

3.3 对饲料进行科学配比

加大对生态营养饲料的研发力度,增强畜禽对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可按照理想蛋白质、消化氨基酸模式,对畜禽日常食用量大的饲料进行配比,确保畜禽需要的蛋白质和饲料中含有的各种氨基酸有效平衡,不仅能够满足畜禽的使用,同时可最大限度减少蛋白质的排放量,减少污染源。根据相关研究表明,按可消化氨基酸和理想蛋白质模式计算并配制的产蛋鸡饲料,可降低日粮蛋白质水平2.5%,而生产性能不减,可使鸡粪中氮含量减少20%。

3.4 全面加强对畜牧业生产过程的卫生管理

通过加强日常卫生管理的方式,可有效提升畜牧业生产的环境水平。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对于禽舍中的粪便应及时进行清理,同时做好除湿、防潮工作,确保禽舍内整体干燥,加强禽舍通风管理,降低微生物、内颗粒物的含量,对产生的粪便应做到粪水分离,必要情况下,可使用除臭剂对粪便的恶臭进行处理。此外,全面强化对粪便的综合利用,可通过堆肥、生产沼气、用作饲料和燃料等方式,加强对粪便的有效利用。

4 结语

综上分析,全面做好畜牧业生产中的污染防治问题迫在眉睫,对于推动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较为关键。因此,需要政府、畜牧业企业、社会等方面形成合力,实现对畜牧业生产的全程监管,畜牧业企业应切实承担起社会责任,加大对污染防治的投入力度,在为人民群众提供出高质量的畜牧产品的同时,也给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的洁净空气、土壤和水源。

参考文献:

[1] 杨冉,马军.草原产权制度视角下畜牧业环境污染的治理研究[J].绿色科技,2018(14):115-116,121.

[2] 徐磊,胡惠文,张伟臣.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立法存在问题及完善——基于中国与澳大利亚立法措施的比较[J].法制博览,2017(18):59-61.

[3] 宋明霞.大成食品、万科、华大基因、凯达环保四强联手 微藻技术治理畜牧业污染[J].中国经济周刊,2015(40):66-67.

[4] 左两军.畜牧业龙头企业自愿性环境管理模式探讨——以东进农牧公司为例[J].广东农业科学,2014,41(22):232-236.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畜牧业环境污染治理
发展低碳畜牧业的必要性及应对措施研究
我国环境污染犯罪治理机制中的不足及对策
青海: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达961个
对加强畜牧业发展的相关思考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治理分析
2008年高考中的环境污染与保护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