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的十九大后广西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新路径

2019-10-30万秀熠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37期
关键词:新路径立德树人

万秀熠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因此,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高职院校在立德树人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将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后广西高职院校在立德树人方面的现状与不足出发,尝试探索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新路径。

关键词:广西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7-0038-03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高等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新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论述了今后教育发展的新目标——“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因此,为了响应党的十九大的号召,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广西高职院校如何厘清自身存在的不足,挖掘自身的教育优势,践行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以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一代为目标,寻求立德树人的新路径,以促进全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非常重要。

一、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立德”是指让师生树立起高尚的道德情操;“树人”是指通过寻求有效的教育途径培养人才。立德树人的核心是通过对师生进行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其建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其责任心和使命感,使其自觉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责任。立德树人既是高职院校最根本的育人目标,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方向所在,具有重要的意义。

1.立德树人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已进入新阶段,面临升级专业设置架构、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服务发展功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新常态,要努力实现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外延式发展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转变。[2]在以“质量”为前提的新常态下,高职教育的关键在于提高师生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抛弃以往“重技能、轻品德”的传统教育模式,既培训师生掌握熟练的专业技能,又培养师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2.立德树人是实现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终要靠一代代青年接力奋斗完成。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将作为未来基层建设的技术人员,他们将参与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全过程,因此,必须认真培养好其个人品德,方可打牢社会主义建设的根基,实现战略目标,从而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

3.立德树人是实现师生全面发展的需要。立德树人实质是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围绕这个中心思想,要求学校在培养师生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提高师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切实增强“四个自信”,让师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实用型人才,这对师生自身的全面发展而言,百利而无一害。

二、当前广西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工作存在的困境

对于教育资源相对全国较落后的广西而言,高职院校更多将注意力集中在培养师生的专业技能方面,把学生就业率作为教学的目标所向。当前,广西高职院校在“立德树人”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师生重视程度不够。近年来,广西高职院校在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许多尝试和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细探不难发现,当前仍存在对“立德树人”认识模糊、忽视德育工作的问题,以及“重技能、轻德育”的现象。作为“立德树人”主阵地的思政课教学与其他专业教学,尤其是实训教学尚未形成合力,三全育人局面久久难以形成。在大部分高职师生的心里,思政课已经变成了抬头率低、逃课率高的一门“业余”课程。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听到诸如此类言语:“思政课枯燥无味、脫离实际,上了有什么用?”“我来高职院校是专门学习专业技能的,学习思政课这种纯理论的课程没有意义。”等等。此外,随着思想文化不断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西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渗透使部分师生更加忽视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极大地增加了德育工作开展的难度。

2.课程设置不合理,德育工作实效性差。目前,广西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大致由专业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实训课程和实习课程四大块组成。从排课时段、课时和学分来看,其中专业课程、实训课程和实习课程最受师生重视,所占学时和学分最多;而作为立德树人的排头兵,由思政类课程、人文类课程和综合素质类课程组成的公共基础课程虽然教学范围囊括全校各专业学生,但课时却不断被压缩,上课时间段也要迁就于其他三大块课程,不断被边缘化。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为例(以下简称为概论课),原本应用64个课时才能较好完成,可是近年来广西不少高职院校将其缩减为54个课时。党的十九大后,2018版的概论课课本面世,由原来2015版的十二章变成了十四章,内容也有很大幅度的修改,但概论课的课时依旧还是54个。公共课课时的压缩,不仅加大了公共课教师的备课难度,还容易使原本应详细论述的一些章节由于追赶课时的原因变成一带而过、泛泛而谈,根本无法从内心撼动学生,立德树人更是无从谈起。与此同时,受课时的约束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德育的教学形式单一,几乎都以课堂讲授、讲座为主,脱离实际,对师生缺乏感染力和吸引力,学生被动式地接受导致育人效果差。此外,部分高职院校公共课教师存在数量不足、课酬低的现象,为了养家糊口,往往一位教师“身带多班”,以致教学过程中“一刀切、一锅煮”,忽视学生的差异性,导致德育工作实效性差。

3.教师素质参差不齐,考核机制不完善。教师的综合素质是立德树人质量的关键。当前,广西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大致由各专业专任教师、行政兼课教师、外聘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组成。由于每个组成部分所处的社会角色不同,执教人员的综合素质也良莠不齐。工科类专任教师更侧重于专业技能的钻研,往往容易忽视人文修养的提升,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也要求不高;行政兼课教师行政、教学两手都要准备,平时由于任务繁忙而无法顾及德育工作的开展;外聘教师鱼龙混杂,年龄小至还未毕业的研究生,大至已退休被返聘的老教师,人员流动性大,每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高低不一,再者由于不是学校正式的员工,他们对立德树人往往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另外,由于培养目标的特殊性,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必须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学合一等原则,因此,大量的企业、行业专家担任起学生的实习指导教师。但是,由于企业与学校的价值观与追求不同,责任主体不同,实习指导教师的品德素质难以把控。

作为判断学校德育工作开展效果好与坏的重要途径,德育评价结果能够为德育工作提供重要的反馈信息和导向作用。当前,广西大多数高职院校尚未建立系统的德育评价体系,师生思想品德水平在每年的期评、年度考核中所占比例难以体现。缺乏有效的反馈信息和导向作用,立德树人的实效性实在难以保证。

三、广西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新路径

1.健全三全育人机制。立德树人是一项繁重的工程,靠校领导或思政课教师单方面的努力是无法圆满完成任务的。因此,建立健全三全育人机制尤其重要。三全育人,即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全员育人是协同育人机制的首要表现。要求育人主体——校内外所有与高职师生学习、生活有关的人员,必须以身作则,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共同参与到立德树人的过程中,努力把学生培养成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全程育人,主要从时间维度上而言,指把立德树人贯穿于高职大学生整个在校时期甚至更久,把课内外育人、校内外育人结合起来,在了解学生各个时期不同的学习成长经历后,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全方位育人,是指要运用各种载体和机制,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全方位帮助学生成长成才。主要有课堂和第二课堂教学、网络育人、制度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等形式。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广西大部分高职院校在三全育人的基础上提倡建立“三级联动工作机制”,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三级联动工作机制”要求制订三级联动人员配置管理方案——根据一名思政课教师联系五名辅导员辐射千名学生这样的方式开展思想道德教育。要求搭建三级联动信息平台,实现信息来源广泛化和资源共享。通过建立QQ、微信联动工作群,建立网络“思想政治课”教学园地,定期召开联动座谈会等方式推动立德树人工作的实施。同时,通过及时发布思想政治教育最新动态和前沿思想、聘请区内外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讲座或专题研讨、定期开展教学科研交流会、开展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等方式,深化广大师生的理论学习,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促进学习实践相辅相成。

2.重视隐性课程。高职院校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通常都较为重视公共课程和职业核心课程的设置,往往忽视了隐性课程的作用。隐性课程在教学管理中扮演着“润物细无声”的角色。一般可分为物质性隐性课程、观念性隐性课程、制度性隐性课程和心理性隐性课程四方面[3]。我们应该从大环境方面加强隐性课程的建设,如依法治校、规范学习和工作管理;营造良好的教学、工作环境;在学校显眼处张贴悬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律法规、理想信念等标语;将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中,设立标志性建筑和标识;树立良好的学风、校风,课程教学中融入积极的情感和价值观等。通过周边环境间接影响的方式,潜移默化地促进师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

3.大力发展“互联网+德育”模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多次提及了“互联网”,强调了互联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网络丰富了德育工作的内容,使信息量增加;促进了德育工作方式的现代化,实现了多媒体交流,更使德育超越了时空的局限,提高了德育工作的效率。同时,网络消除了面对面可能产生的心理压力,能够帮助师生了解彼此的真实想法,有利于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总之,网络正在成为继学校、课堂、家庭、社区、社会之后的第六大重要的德育工作阵地。因此,在网络化信息时代,我们必须充分利用网络给德育带来的积极影响,从德育工作的核心要求和学生的需求出发,在教学手段上不断创新,让网络更好地为德育现代化教育服务,提高立德树人的实效性。如大力发展微课、慕课、手机课堂和翻转课堂等多种新颖的教学手段,以最贴近师生生活实际的方式,将德育工作融入师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中。此外,还可将课堂知识延续到课外,利用QQ、微信、微博、E-mail等社交平台,加强师生的互动与交流。

4.普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理论知识通常很难引起学生兴趣,只有让学生亲身体验,才能让他们记忆深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正是基于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的需要,体现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适应思维认知特点的教学规律,很受学生的认同欢迎,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应构建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平台,如结合不同专业的特色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志愿者活动、社团活动、社会服务等。广西是一片富有革命传统的“红色”土地,各类红色教育资源多达370多处[4],如百色起义纪念馆、凭祥镇南关大捷遗址景区、桂平太平天国金田起义旧址景区等,可充分利用這个教育优势,组织学生前往红色教育基地,近距离接触红色文化,使其思想道德情操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在课堂上,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融入实践环节,如组织学生编排情景剧场、开展知识竞猜比赛等,让课堂知识更深刻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在制订系部人才培养方案时,也可将实践内容作为重要的加分项纳入其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技能、学会奉献。同时,还可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组成“订单班”,按照企业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知识能力结构,修订教学计划,根据企业岗位需求特点设置不同的实践课程,有效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此外,广西高职院校在立德树人方面还有很多新路径有待思考,如完善考核机制,专兼职教师均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加强专兼职教师,尤其是企业兼职带班教师的思想道德素养,开展不同类型的思想道德教育长短期培训,构建优质的教师队伍;学校、家庭、企业、社会形成合力,打造文化育人体系;等等。

参考文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雷志辉.对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工作的思考[J].文学教育,2017,(01).

[3]陈增红,石少婷.高职院校“立德树人”育人路径探析[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7,(05).

[4]黄颖.广西共有370多处红色旅游資源7处国家级教育基地[DB/OL].2015-07-07.

http://news.gxnews.com.cn/staticpages/20150707/newgx559-

b4849-13131347.shtml.

After the 19th CPC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Guangxi Implemented the New Path of Lide Shuren

WAN Xiu-yi

(Guangxi Polytechnic of Construction,Nanning,Guangxi 530022,China)

Abstract: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stressed in the 19th report that the "Chinese dream" of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will eventually become a reality in the relay struggle of generations of young people.Youth will prosper the country,while youth will strengthen the country.Therefore,as an important part of higher education system,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people.This paper will start from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insufficiency of Lide Shure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in Guangxi after the 19th CPC victory,and try to explore the new path of Lide Shure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Guangxi vocational colleges;Lide Shuren;new path

猜你喜欢

新路径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多元智能理论对基础教育教师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