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9-10-30白宇吉兆言于潇
白宇 吉兆言 于潇
摘要:微文化已然成为当今大学生的主流文化之一,大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着微文化交流,微文化的兴起带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文章对当下流行的微载体形式进行调查,分析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进一步提高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微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7-0027-02
一、微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微文化是以互联网、移动网络为依托,起初以微博为载体,后扩展至微信、微博、微视频、微小说等形式,注重个体表达与微观传播的文化现象。微文化是网络文化的一种延伸,其及时便捷的特点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另外,其内容通俗易懂,易于接受,受益人群无论身份贵贱、地位高低,在网络的世界里都是平等的个体。其形式小巧,但可受到较大的关注,形成超强大的人脉支持,使人获得极高的获得感。
二、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微载体使用情况调查
本文抽取了184名学生开展调查,学生中每天使用微载体时间超过一小时的占80.99%,88.04%的学生通过微载体进行聊天。部分学生对微载体已产生依赖,有59.24%的学生觉得在微载体中的满足感大于现实感。更有25%的学生因为微载体的使用而减少了与同学的交流,46.2%的学生因无法使用微载体而产生了焦虑感。可见微载体已融入大学生的生活,并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1.微载体多元化使用。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微文化的载体趋向于多元化发展,微信、微博、抖音、知乎等在4G网络支持下,传递的信息更加及时全面。文字、语音、图像、视频等以光速传播,信息表现形式更加丰富、便利。凡是现实生活中存在和发生的信息都可以第一时间在网络上呈现,使得信息的获取打破了时间、空间的局限,可读性更强。大学生通过微载体的使用,加强对各类事物的关注,提高对热点事物的观点表达,增强了信息的获取。
2.学习生活形式的转变。微文化不仅体现在信息的获取上,还体现在各种APP的广泛使用上,涵盖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如打车软件、外卖软件、旅行软件、订票软件等。微文化极大地方便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可以使大学生足不出户就安排好生活,降低了大学生的生活成本。同时微课、慕课的兴起,使得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开展学习,最短时间获得来自各地的优质教学资源,大大提高了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热情。
3.不良文化思想的冲击。在微文化背景下,“微信息”、“微媒体”泛滥,各种娱乐花边新闻、各种社会负面思想、各种不良行为养成,也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不良的微文化信息在大学生中广泛传播,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树立成熟的大学生来说,会造成不良的影响,使得校园微文化网络舆情难以把控。对于这样的微文化传播,若是不能对大学生进行正向引导教育,极容易使高校大学生在意识形态方面产生偏离,严重冲击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由此可见,消极的微文化也冲击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四、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
1.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微文化环境下关于社会重大突发事件发生规律的预测,则可以介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此显著提升大学生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积极传播当前的思想政治内容,并且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则需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比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要进一步完善残疾人权益保障机制,以能够确保残疾人能够享受到和健全人相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权利,促进残疾人的健康发展,发挥残疾人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价值,从而积极引导大学生提高对残疾人群体的关注,提高大学生对国家和人权的深入认知。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方向,为我国人才需求奠定基础。各高校可以加强校园主题网站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积极占领思想政治教育的制高点。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围绕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将微文化信息同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吸引大学生主动参与进来,进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通过主题网站平台,大学生可以及时获取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实现信息共享、互动交流。
2.增强大学生对不良内容的甄别。培养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引导大学生甄别信息,应该首先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自律精神。一是强化自我约束意识,让大学生更深层次领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规矩意识,让大学生明白必须对自己的言论负责。这就要求传播者具有强烈的自我约束意识,做到文明创建,自觉进行积极正确微文化信息的传播,从源头优化微文化。二是要加强网络伦理教育,提升大学生网络道德修养,树立“把关人”的理念。让大学生为网络的净化担负起应尽的社会责任,主动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做到不传播失范信息。
3.健全微文化监管力度。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我们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微文化的部分不良信息会消减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会对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道德和政治觉悟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优化微文化环境必须依靠法治力量和道德教育,做到双管齐下,才能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4.占领微文化阵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高校教师要努力成为先進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微时代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带来了便利,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和教育者的教学权威带来了挑战。在新时期要使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切实取得实效,必须与时俱进地整合与优化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结构,使这支队伍能够适应新形势的挑战与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班级辅导员、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加强对微平台,如班级微信公众号、微博平台、QQ群等的关注。了解学生关心或关注的人或事,倾听学生的心声,把控思想脉搏。主动开通微信、微博、QQ、易班公众号等,及时融入学生的朋友圈。主动敞开心扉,介绍自己,分享自己欣赏的人或事,发表自己对时政的看法,分享自己阅读过的充满正能量的微视频、微电影、美文、美图等,及时发现学生的反馈信息,做到因势利导。通过师生及时主动坦诚的心理互动达成心灵的共鸣,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最终进入思想政治教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境界,把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
5.打造一支微文化傳播的师资队伍。在微文化迅猛发展的今天,精心打造高素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成为高校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目前,重教学科研人员培养、轻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现象十分普遍。高校首先应该纠正这一错误现象,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课堂教学素质,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把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当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要的组织保证。
微博、微信的产生与兴起标志着微文化时代的到来。微文化给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变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们通过互联网迅速搭起相互沟通交流的桥梁。在信息的高速公路上,海量信息充斥着我们的大脑,尤其是大学生,他们更加关注社会的热点问题。在这种情形之下,如何在微文化背景下对大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孙博逊.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7.
[2]莫新均.微文化对大学生影响的调查研究[J].知识经济,2018,(19):110,112.
Research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icroculture
BAI Yu,JI Zhao-yan,YU Xiao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Harbin,Heilongjiang 150000,China)
Abstract:Microculture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stream cultures of today's college students.College students have conducted microculture exchanges through various means.The rise of microculture has brought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popular microcarrier forms.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icroculture are analyzed to further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icroculture.
Key words:microculture;university student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problems and respo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