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比较

2019-10-30高帅陈立勇李冠男杨薇薇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22期
关键词:阿立哌唑精神分裂症血脂

高帅 陈立勇 李冠男 杨薇薇

[摘要]目的 比較氨磺必利、阿立哌唑两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氨磺必利组(给予氨磺必利治疗)与阿立哌唑组(给予阿立哌唑治疗),每组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人血清催乳素(PRL)水平及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立哌唑组患者治疗后的PANSS总分低于氨磺必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立哌唑组患者治疗后的TC、TG、LDL-C水平均低于氨磺必利组,HDL-C水平高于氨磺必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立哌唑组患者治疗后的PRL水平低于氨磺必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立哌唑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效果优于氨磺必利,与氨磺必利比较,其对脂代谢和泌乳素的分泌影响较小,两种药物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高。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氨磺必利;阿立哌唑;血脂;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 R74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9)8(a)-0061-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two atypical antipsychotics of Amisulpride and Aripiprazole on blood lipids levels and adverse reactions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Methods A total of 100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7 to July 2018 were selected as subjec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Amisulpride group (treated with Amisulpride) and Aripiprazole group (treated with Aripiprazole)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5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negative and positive symptom scale (PANSS) score, levels of blood lipids (total cholesterol [TC], triglyceride [TG], low density protein cholesterol [LDL-C], high density lipid protein cholesterol [HDL-C]), human serum prolactin (PRL) level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extrapyramidal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 total PANSS score after treatment in the Aripiprazole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Amisulpride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levels of TC, TG and LDL-C in the Aripiprazole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Amisulpride group, and the HDL-C level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Amisulpride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The level of PRL in the Aripiprazole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Amisulpride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rate of extrapyramidal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Aripiprazole is better than that of Amisulpride in improving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Compared with Amisulpride, Aripiprazole has small effect on lipid metabolism and prolactin secretion. Both drugs have higher incidence rate of extrapyramidal adverse reactions.

[Key words] Schizophrenia; Amisulpride; Aripiprazole; Blood lipids; Adverse reactions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多发于青壮年,病程多迁徙,慢性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本人及家属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1]。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以药物为主,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比较,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不仅可减轻患者阴性与阳性症状,还可减少锥体外系症状,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阿立哌唑是多巴胺稳定剂,不仅可弥补多巴胺的不足还可下调亢进的多巴胺功能。氨磺必利剂量低时可控制多巴胺的合成与释放,治疗阴性症状;剂量高时可发挥拮抗作用,治疗阳性症状[2]。本研究通过比较氨磺必利、阿立哌唑两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药物的选择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氨磺必利组与阿立哌唑组,每组各50例。氨磺必利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27~58岁,平均(39.30±7.65)岁;首发34例,复发16例。阿立哌唑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28~59岁,平均(39.19±7.33)岁;首发32例,复发18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1.1纳入标准  ①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3];②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62分;③年龄18~60岁;④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

1.1.2排除标准  ①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②既往有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史;③精神活性药物依赖史;④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⑤入组前1个月内服用过抗精神药物或糖皮质激素、避孕药、利尿剂等可能影响糖脂代谢水平药物;⑥临床资料不全者。

1.2治疗方法

氨磺必利组患者给予氨磺必利(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113231)治疗,依照患者病情程度给药200~1200 mg/d,平均(756.63±38.96)mg/d,持续治疗6周。阿立哌唑组患者给予阿立哌唑(浙江大冢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1304)治疗,依照患者病情程度给药10~30 mg/d,平均(18.93±4.12)mg/d,持续治疗6周。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临床症状评定  通过PANSS[4]评定患者的临床症状,该量表包括3个分量表和1个补充量表,包括阳性症状7项,阴性症状7项以及一般精神病理量表16项,每项和3个补充项目均有特定的意义和具体固定的7级评分标准,依照患者精神病症状由轻递增排列,无症状计1分,很轻计2分,轻度计3分,中度计4分,偏重计5分,重度计6分,极重度计7分,于治疗前后进行评定。

1.3.2临床疗效判定  ①基本痊愈:患者治疗后PANSS评分下降≥70%;②显效:患者治疗后PANSS评分下降50%~<70%;③有效:患者治疗后PANSS评分下降30%~<50%;④无效:患者治疗后PANSS评分下降<30%。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5]。

1.3.3生化指标  于治疗前后空腹静脉采血3 ml,采血管中抗凝,高速离心机常温下离心10 min,转速为3000 r/min,保存于-20℃低温条件下,通过全自动化生化分析仪测定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人血清催乳素(PRL)水平,并比较不同患者治疗前后水平差异。

1.3.4锥体外系不良反应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NSS评分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AN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立哌唑组患者治疗后的PANSS总分低于氨磺必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氨磺必利组患者治疗后的TC、TG、LDL-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HDL-C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立哌唑组患者治疗前后的TC、TG、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立哌唑组患者治疗后的TC、TG、LDL-C水平均低于氨磺必利组,HDL-C水平高于氨磺必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2.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RL水平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PR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氨磺必利组患者治疗后的PRL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立哌唑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R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立哌唑组患者治疗后的PRL水平低于氨磺必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氨磺必利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2.5两组患者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阿立哌唑组患者共有14例发生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00%,氨磺必利组患者共有12例发生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00%;两组患者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精神卫生已经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目前我国精神疾病患者超过1600万人[6]。近年来随着阿立哌唑、氨磺必利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出现,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以及认知症状均有明显改善[7]。阿立哌唑通过对多巴胺D2和5-HT1A的部分激动作用以及5-HT2A的拮抗作用而起效。氨磺必利选择性拮抗多巴胺D2与D3受体,两种药物广泛应用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8-9]。然而近年来研究表明这些药物的使用可能导致患者体重增加、糖尿病、高血脂、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以及瘦素抵抗等[10]。本研究中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应用阿立哌唑与氨磺必利治疗,并通过比较两种药物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阐述两种药物的临床用药价值。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立哌唑组患者治疗后的PANSS总分低于氨磺必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阿立哌唑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方面的效果优于氨磺必利。分析两种药物对患者脂代谢的影响,结果提示,氨磺必利组患者治疗后的TC、TG、LDL-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HDL-C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立哌唑组患者治疗前后的TC、TG、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立哌唑组患者治疗后的TC、TG、LDL-C水平均低于氨磺必利组,HDL-C水平高于氨磺必利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立哌唑组未引起患者脂代谢紊乱,这可能是由于氨磺必利对患者视丘下部食欲调节中枢作用,使其食欲增加,机体能量过剩,脂肪积累增多[11]。贺心秀等[12]研究发现氨磺必利对男性和女性患者PRL水平造成较大的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氨磺必利组患者治疗后的PRL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研究结果一致。锥体外系作为人体运动系统组成部分,主要调节肌张力和肌肉的协调运动,平衡这种调节功能主要依赖调节中枢神经递质多巴胺以及乙酰胆碱的动态平衡,阿立哌唑与氨磺必利调节患者多巴胺水平,易导致锥体外系不良反应[13-17]。本研究中两组患者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高,与张海艳等[18]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阿立哌唑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效果优于氨磺必利,与氨磺必利比较,其对脂代谢和泌乳素的分泌影响较小,两种药物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高。

[参考文献]

[1]朱丽萍,汤娟萍,林勇,等.精神康复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33(8):43-45, 57.

[2]严叶良,李达,张琰,等.阿立哌唑联合奥氮平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及心肌酶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7,44(6):981-983.

[3]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第3版(CCMD-3)[M].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4]张静,罗江涛,王成雄,等.喹硫平与阿立哌唑治疗伴发高血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比较[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8,45(2):259-262.

[5]丁红运,张志勇,冯玉霞,等.阿立哌唑联合多奈哌齐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糖脂代谢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7,44(6):978-980.

[6]卓东炳,王广积,王达君,等.不同剂量阿立哌唑对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引起的高催乳素血症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7,44(1):56-59.

[7]王丹,王传升.不同药物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甲状腺素水平的影响[J].西南国防医药,2017,27(5):445-448.

[8]王秀芳,郭红丽,孙克峰.阿立哌唑对抗精神病药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泌乳素水平升高的影响[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8,28(2):125-127.

[9]闫俊娟,崔永华.北京安定医院住院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抗精神病药临床使用情况分析[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7,27(1):15-18.

[10]胡怡,王琪珠,黄朝红,等.不同剂量阿立哌唑对首发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致高泌乳素血症的治疗[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7,38(12):89-92.

[11]李静,袁捷,周雪丽,等.氨磺必利与氯氮平治疗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J].药物评价研究,2017,40(5):691-695.

[12]贺心秀,张心华,赵高锋.氨磺必利与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效果比较[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6,52(1):81-82.

[13]陈仁云,罗汝琴,陈莹.氨磺必利与阿立哌唑治疗缺陷型精神分裂症的随机对照研究[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6,11(1):86-88.

[14]潘利,梅红彬,王安奇,等.氨磺必利与阿立哌唑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6,31(7):778-779.

[15]黄史青,刘志玲,朱进才,等.氨磺必利联合小剂量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催乳素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15):81-83,87.

[16]高智勇,吴兢勤,范银莹,等.阿立哌唑联合小剂量氯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7):92-95.

[17]万齐根,占瑾琼,杨远坚,等.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清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影响[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8,44(4):217-221.

[18]张海艳,王锦华,杨亚妮,等.氨磺必利与阿立派唑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6, 43(3):418-420.

(收稿日期:2019-01-23  本文编辑:任秀兰)

猜你喜欢

阿立哌唑精神分裂症血脂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类型
血脂检查中的若干问题
血脂异常如何调治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血脂异常喝花生壳首乌茶
阿立哌唑对利培酮所致儿童和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高催乳素血症的影响
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阿立哌唑和奥氮平治疗对其糖脂代谢、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新版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日摄入胆固醇<300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