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模式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2019-10-30河南省职工医院450002柳桓李娜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10期
关键词:脊髓脊柱优质

河南省职工医院(450002)柳桓 李娜

选取本院治疗的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手术患者82例临床病历作为研究指标,分析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7月治疗的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手术患者82例,所有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并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将82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优质组(n=41例)与常规组(n=41例),对优质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对常规组开展基础护理模式,均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优质组患者中22~58岁,中位年龄是(41.5±1.3)岁;29例男性,12例女性;常规组患者中21~57岁,中位年龄是(40.5±1.3)岁;28例男性,13例女性。优质组与常规组在临床基线资料比对中P>0.05,两组数据比对无意义。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开展基础护理模式,对患者开展健康宣教、饮食指导、环境护理等干预。

优质组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模式:①病情监测。护理人员须在患者住院期间密切关注患者各项生命体征,防止患者出现不良症状。②心理干预。由于患者因手术治疗、疾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进而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影响手术治疗效果,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不配合治疗及护理操作。因此,护理人员需针对患者产生负性情绪的原因制定针对性心理疏导方案,以此缓解患者负性情绪,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状态,积极配合治疗。③环境护理干预。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病房环境,减少噪音,严格控制病房内湿度及温度,根据患者喜好摆放植物,播放视频音乐等,促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④体位干预。护理人员手术后需为患者提供气垫,同时需协助患者摆正体位,告知患者需定期翻身,避免患者出现压疮等并发症。⑤康复训练。护理人员需按照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制定针对性康复训练方案,指导患者开展主动收缩四肢肌肉关节的运动,避免患者出现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同时指导患者开展掌关节、趾关节活动,避免患者出现肌肉萎缩病症。

1.3 评定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脑脊液漏、感染化脓、伤口裂开术后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将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手术患者82例临床指标数据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以%形式表示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卡方检验,以±s形式表示两组患者住院时间,t检验,优质组与常规组在临床指标数据对比中P<0.05则视为两组数据比对有意义。

2 结果

2.1 将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对 优质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87%,与常规组26.82%的临床指标数据相比P<0.05,两组数据比对有意义。

2.2 将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进行比对 优质组患者住院时间与常规组临床指标数据相比P<0.05,两组数据比对有意义。见附表。

附表 将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进行比对(±s,d)

附表 将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进行比对(±s,d)

组别 例数 住院时间常规组 41 19.2±2.1优质组 41 14.5±1.9 t 10.6268 P<0.05

3 讨论

机体脊柱受到外部暴力会导致脊柱骨折,临床常采用手术治疗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但任何手术均会对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机体损害[1]。因此,对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模式是必要的。优质护理模式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着重关注患者及优质模式,为患者治疗期间提供全面的优质护理,满足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提高手术效果,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2]。基于此,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7月治疗的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手术患者82例临床病历作为研究指标,分析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经过数据比对分析,优质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与常规组临床指标数据相比P<0.05,两组数据比对有意义。

综上所述,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控制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猜你喜欢

脊髓脊柱优质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长期久坐低头 你的脊柱还好吗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18F-FDG PET/CT在脊柱感染诊治中的应用及与MRI的比较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如何保护宝宝的脊柱
姜黄素对脊髓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