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向高质量现代化普通高中教育迈进

2019-10-28张志勇

人民教育 2019年14期
关键词:普通高中意见育人

张志勇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就统筹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作出了系统的制度安排,吹响了向高质量现代化普通高中教育迈进的号角。

一、站在新时代,确立高中教育发展方位

习近平总书记在黨的十九大报告中庄严宣告:“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教育工作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关于我国发展历史方位的新判断,为科学认识我国高中教育发展的历史方位提供了方法论。一是高中教育改革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2018年,我国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8.8%,高中教育发展水平跃入世界中上行列,我国高中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开始从数量不足转向质量不高。二是全面推进高中教育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我们要抓住机遇、超前布局,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总体部署和战略设计。”这里的现代化是整个教育体系的现代化。三是把提高高中教育质量作为核心工作。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要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

《意见》立足普通高中发展新的时代要求,围绕推进普通高中教育现代化,全面提高高中教育质量,确立了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变革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其指导思想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深化育人方式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改革,坚决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切实提高育人水平,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接受高等教育和未来职业发展打好基础,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战略目标强调“到2022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进一步健全”“适应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选课走班教学管理机制基本完善”“科学的教育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基本建立”“师资和办学条件得到有效保障”“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二、立足新战略,确立高中教育质量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深刻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和目标。

《意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要求,立足于为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基,从以下五个方面确立了新时代普通高中教育的质量体系:

一是高举立德树人的旗帜。要求“坚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二是高举核心素养的旗帜。要求“改进科学文化教育,统筹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强化实验操作,建设书香校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升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系统掌握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培养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三是高举健康教育的旗帜。要求“强化体育锻炼,修订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评价办法,丰富运动项目和校园体育活动,培养体育兴趣和运动习惯,使学生掌握1-3项体育技能”。四是高举美育工作的旗帜。要求“加强美育工作,积极开展舞蹈、戏剧和影视与数字媒体艺术等活动,培养学生艺术感知、创意表达、审美能力和文化理解素养”。五是高举劳动教育的旗帜。要求“重视劳动教育,制定劳动教育指导纲要,统筹开展好生产性、服务性和创造性劳动,使学生养成劳动习惯、掌握劳动本领、树立热爱劳动的品质”。

三、培育新人才,确立高中教育育人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意见》立足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全面推进普通高中新的育人体系建设。

一是建立学生发展指导体系。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意见》要求“加强对学生理想、心理、学习、生活、生涯规划等方面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正确认识自我,更好适应高中学习生活,处理好个人兴趣特长与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关系,提高选修课程、选考科目、报考专业和未来发展方向的自主选择能力”。二是建立个性化课程供给体系。《意见》要求“适应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依据学科人才培养规律、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和学生兴趣特长,因地制宜、有序实施选课走班,满足学生不同发展需要”。三是建立跨学科综合教学体系。《意见》要求“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注重加强课题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性学习等跨学科综合性教学,认真开展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教学”。四是建立综合实践育人体系。《意见》要求“拓宽综合实践渠道。健全社会教育资源有效开发配置的政策体系,因地制宜打造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建设一批稳定的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五是建立“评价——反馈——改进”教学体系。《意见》要求“减少高中统考统测和日常考试,加强考试数据分析,认真做好反馈,引导改进教学”。六是打通高中与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意见》要求“高等学校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学习基本需要,结合实施高考综合改革省份学生选考情况,不断完善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七是建立课程实施监管体系。《意见》要求“完善普通高中教学管理规范,落实市、县监管责任,强化教学常规管理。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严禁超课标教学、抢赶教学进度和提前结束课程,严禁组织有偿补课,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四、树立新价值,确立高中教育评价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深刻指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要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充分激发教育事业发展生机活力。《意见》立足育人价值的深刻变革,围绕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推进以下六个方面改革:

一是用课程标准全面引领高中教学。《意见》要求“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与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命题要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为依据,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不再制定考试大纲”。这为克服片面应试教育提供了可能。二是修不满规定学分不能毕业。《意见》要求“完善学校课程管理。依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合理安排三年各学科课程,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活动和理化生实验等课程。严格学分认定管理,对未按课程方案修满相应学分的学生,不得颁发高中毕业证书。加强课程实施监管,落实校长主体责任,强化责任追究”。这为保障高中教育质量提供了制度基础。三是强化综合素质评价。《意见》要求“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发展素质教育、转变育人方式的重要制度,强化其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导向作用”“要客观真实、简洁有效记录学生突出表现,对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造假的,要依规依纪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这为将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成果纳入毕业和升学评价体系奠定了基础。四是规范学业水平考试。《意见》强调“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检验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高校招生录取所需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实行选择性考试,考试内容为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内容,由省级统一组织实施”。这为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五是用考试命题改革推动素质教育。《意见》要求“优化考试内容,突出立德树人导向,重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试题形式,加强情境设计,注重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增加综合性、开放性、应用性、探究性试题。科学设置试题难度,命题要符合相应学业质量标准,体现不同考试功能”。这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评价导向。六是破除唯分数录取模式。《意见》要求“稳步推进高校招生改革。进一步健全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校招生机制,逐步改变单纯以考试成绩评价录取学生的倾向,引导高中学校转变育人方式、发展素质教育。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并充分考虑城乡差异和不同群体学生特点,研究制订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提前向社会公布”。这为高校招生破除唯分数论提供了制度通道。

五、探索新机制,确立高中教育保障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意见》全面贯彻“九个坚持”的指导思想,要求围绕高质量现代化高中教育体系建设,全面强化以下五个保障:

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意见》要求“各地要高度重视普通高中教育工作,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强化省级政府统筹,落实市、县举办普通高中教育的责任”。二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意见》要求“各地要进一步加大编制统筹调配力度,于2020年底前完成普通高中教职工编制核定,适应选课走班教学需要。各省(区、市)要完善普通高中绩效工资管理办法,在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予以适当倾斜,并指导学校完善分配办法”。三是改善学校校舍条件。《意见》要求“各省(区、市)要制定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专项规划,并于2019年12月底前报教育部备案。修订普通高中学校建设标准和装备配备标准,继续实施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加大普通高中改造计划实施力度”。四是完善经费投入机制。《意见》要求“各省(区、市)要完善普通高中建设经费投入机制,明确省市县分担责任。在严格遵守政府债务管理规定的前提下,多渠道筹措普通高中建设资金。科学核定普通高中培养成本,健全生均公用经费拨款制度,各地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应于2020年达到每生每年1000元以上,个别确有困难的地区可延至2022年前。完善成本分担机制,按照规定程序适当调整学费标准,建立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和學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五是强化考核督导。《意见》要求“国家制定普通高中办学质量评价标准,完善质量监测办法。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要把推进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发展纳入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对校舍资源建设、师资队伍保障、化解大班额、经费使用管理等方面进行重点督导。省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强化对市、县政府履行相应职责的督导。要把督导检查结果作为评价政府履职行为的重要依据,对发现的问题要强化问责、限期整改”。

(作者系山东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

责任编辑 施久铭

猜你喜欢

普通高中意见育人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普通高中
评“小创”,送好礼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高中:普通与特色同步发展
评“小创”,送好礼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教育部要求各地防止建设大规模普通高中
图解《意见》明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