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与流通结构变迁对要素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
2019-10-28陈晓斌
陈晓斌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构建面板回归模型,考察技术进步与流通结构变迁对要素收入分配的具体影响路径与效应。研究发现,技术进步、流通结构变迁均可以直接影响要素收入分配格局,其中前者的作用更为显著;技术进步也可通过先影响流通结构变迁,再引发要素收入分配格局改变;在要素收入分配格局变化过程中,技术进步效应的贡献率逐步提高,而流通结构变迁效应的贡献率虽然较高,却呈现下降趋势。因此,需从选择适宜性技术进步、推动流通产业结构变迁等方面出发,优化要素分配格局。
关键词:技术进步 流通结构 劳动收入份额 要素收入分配 回归分析
文献综述
近年来,劳动收入份额不断下降,成为当前各国存在的普遍现象,引发社会各界学者的广泛关注,许多学者从技术、产业结构等方面,就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在技术进步与要素收入分配方面,姚毓春等(2014)利用CES生产函数标准化系统,估算工业部门的要素替代弹性,指出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是主导工业部门要素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因素。刘志恒等(2015)从相对增进型技术进步入手,通过构建要素收入分配机制模型,发现增进型技术进步对要素收入分配起主导作用。薛营等(2017)主要研究技术进步偏向性指数对要素收入份额的影响机制,得出技术进步偏向性对资本与劳动要素收入份额有较大正向影响作用。
在产业结构变迁与要素收入分配方面,罗长远和张军(2009)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变化和产业内部收入格局变迁均导致我国国民要素收入分配比例下降,且影响力超过60%。闫肃(2012)结合我国产业结构变迁、劳动力产业分布等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变迁与劳动力转移均会引起居民收入份额下降,造成收入分配不均。虽然流通产业结构变迁影响要素收入分配具有较高解释力,但是产业结构变迁理论仍存在一定局限性。白重恩和钱震杰(2009)提出,产业结构变迁可以解释正处于产业转型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要素收入份额下降现象,但是不能解释在同一时期产业结构稳定的发达国家要素收入分配份额下降问题。并且,近年来我国国民要素收入分配占比并非持续下降,2004年要素收入分配曲线到达低点后,又有回弹上升的现象。因此,产业结构变迁理论存在一些争论与质疑。
在技术创新与流通产业结构变化方面,王睿(2013)发现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对流通结构影响效应大,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对流通结构影响效应小。王亚龙等人(2015)从技术创新角度出发,建立技术创新对居民消费影响的指标体系,发现技术进步能极大提升流通产业运行质量,并对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流通结构演变具有明显作用。沈飞(2017)在研究服务技术创新与商贸流通业碳生产率的关系中提出,服务技术创新投入对提升碳生产率、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正向作用。
综上,相关学者对要素收入分配的研究已经越来越深入,不少学者均将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变迁引进要素收入分配的原因中进行研究,发现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变迁均可为优化要素收入分配提供前提。但截至目前,学术界关于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甚少。因此,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将产业结构细化到流通产业,进一步探究技术进步、流通结构变迁与要素收入分配三者之间的关系,并通过选取相关要素指标构建模型,实证分析要素收入分配的变化规律。
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被解释变量。要素收入分配情况(LS)由经济体的劳动收入份额表示。经济体由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共同构成,两部门劳动收入份额加权和即为LS,计算公式为LS=∑ωn·LSn=ωa·LSa+ωb·LSb。其中,ωn和LSn分别为部门n的产值份额与劳动收入份额。n=a,b分别表示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
解释变量。技术进步(TP)借鉴Acemoglu(2002)提出的技术进步判断标准,即技术进步引发的要素边际产出变化进行计算,公式为AL,T/AT,t。其中,AL,T为劳动增进型技术进步,用技能劳动与非技能劳动之比表示;AT,t为资本增进型技术进步,用技术资本投入率表示。如果AL,T/AT,t的比值大于1,技术进步表现为劳动增进形态;如果比值为0-1,则技术进步表现为资本增进形态。流通结构变迁(CSC)用流通产业增加值与GDP的比值衡量。
控制变量。由于还有其他因素干扰技术进步、流通结构变迁对要素收入分配的影响,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选取如下三个控制变量:制度变迁(WIC):技术创新与企业生产决策既会受到市场影响,也会受到制度和政策的规制,在此将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代表制度和政策因素称为制度变迁效应;要素再配置(WFA):资本积累和劳动供给增速差异,即要素再配置效应会引起要素结构变化,进而影响劳动收入份额;非农劳动力数量(QFL):技术创新与流通业发展均离不开劳动力,这些非农劳动力数量的多少,必然会影响技术进步与流通业结构变迁的效果。
同时,为了消除异方差与时间序列剧烈波动的影响,提高模型结果准确性,先对三个主变量与三个控制变量取自然对数,分别标记为LnLS、LnTP、LnSCS、LnWIC、LnWFA、LnQFL。
为进一步探索技术进步、流通结构变迁对要素收入分配的影响,结合所选取指标变量,构建要素收入份额决定的面板回归模型,即:
LnLSit=c+α1LnTPit+α2LnCSCit+α3LnCSCit+α4LnCSCit+α5LnCSCit+εit
其中,c为常数项;α为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εit为模型的随机误差项;i为各省份,t为各年份。在此过程中,为了验证技术进步与流通结构变迁之间的深入关系,特引入二者交叉項,得到以下模型:
LnLSit=c+α1LnTPit+α2LnCSCit+β(LnTPit×LnCSCit)+α3LnCSCit+α4LnCSCit+α5LnCSCit+εit
其中,β为交叉项的回归系数。LnTPit×LnCSCit的含义为:若回归系数显著,表示技术进步与流通结构变迁的交互作用较强,对要素收入分配影响显著;反之,则代表二者交互作用较弱,对要素收入分配的影响作用不显著。
(二)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基于数据的有效性与可获取性考量,本文选取20个省市区进行研究。选定2002-2017年作为样本研究区间,变量数据主要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与相关统计信息网。其中,劳动增进型技术进步的数据来源于《中国劳动统计年鉴》,流通结构变迁的部分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为了保证数据的统一性,在实证分析前,以2017年为基础单位,将各变量进行对数处理后的数据按相应平减折算,得出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研究省份的流通产业增加值与GDP的比值较为平稳,表示流通结构变迁趋势稳定。技术进步引发的要素边际产出变化情况均值为1.06,大于1,表示技术进步主要体现为资本增进形态。制度变迁效应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差别为0.24,表示制度与政策变化不显著。要素再配置效应的最大值为1.34,均值为0.81。非农劳动力数量与经济体劳动收入份额的均值分别为752和6217,与整体相比呈上升趋势。整体数据符合近年来的实际情况,可进行下一步具体回归分析。
(三)回归分析
运用Stata 12.0软件,采用最小二乘法估计方法对面板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经Horsman检验得到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模型的R2和AdjR2分别为0.791和0.853,大于一般门槛值,说明回归方程拟合度较高。在模型中,LnTP的回归系数为4.551,且在1%的水平下显著;LnSCS的回归系数为3.627,且在5%的水平下显著。说明回归方程具有统计学意义,技术进步与流通结构变迁均对经济体劳动收入份额有显著影响,且技术进步影响的显著性更强。LnTP×LnCSC的回归系数为3.716,且在1%的水平下显著,说明技术进步与流通结构变迁之间具有显著交互作用。进一步可知,技术进步可通过促进流通结构变迁影响要素收入分配。同时,LnWIC、LnWFA、LnQFL三个控制变量均通过了10%显著性检验,表明在外部市场环境下,制度变迁、要素再配置和非农劳动力数量均对要素收入分配产生影响。
(四)影响效应分析
为进一步考察技术进步的贡献程度,诠释要素收入分配格局变化的原因,需将技术进步与流通结构变迁对劳动收入份额影响的贡献情况进行分离。利用时间序列分解模型,将2002-2017年分解为三个阶段,分析劳动收入份额变化过程中技术进步效应与流通结构变迁效应的变化量和贡献率(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我国要素收入分配格局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特征。2002-2007年,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上升0.0542,期间技术进步的贡献率较低,为11.05%;流通产业结构呈现劳动偏向特征,结构变迁效应提升了0.1092,贡献率达66.32%;要素在配置效应的贡献率也较高,为15.27%。2008-2013年,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上升0.0674,技术进步的贡献率为21.4%,流通结构变迁效应提升了0.1257,贡献率为53.28%。2014-2017年,我国整体劳动收入份额上升0.0841,技术进步提升0.0326,贡献率为29.71%,流通产业结构呈现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贡献率为49.43%。在上述三个阶段,制度变迁效应与非农劳动力效应的变化量均较低,贡献率均不足5%。
总体而言,在劳动收入份额变化的不同时间段中,技术进步与流通结构变迁均发挥较为关键的作用。其中,技术进步效应的变化量小于流通结构变迁效应,且随着时间变化,技术进步效应对劳动收入份额变化的贡献率逐渐提高,流通结构变迁效应的贡献率有所下降。可能是由于金融危机后,各企业加大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促使各类技术大幅进步,劳动生产效率提高,经济体劳动收入份额也随之提升。相较而言,此阶段国内流通业发展较为缓慢,流通结构变革对劳动收入份额变化的贡献率有所下降。
政策建议
(一)选择适宜的技术进步,抑制要素收入分配结构失衡
由于不同地区和行业要素禀赋之间存在差异,尤其是技术进步的偏向性水平不同,导致要素收入份额变化幅度和趋势不一致,技术进步与技能的耦合性也出现差异。例如在技术进步时期,技能型劳动力需求下降,而普通生产工人的需求上升;在传统行业中,非技能型劳动力充足,强大的供给压力使非技能型劳动力的劳动报酬无法得到改变。此时需引进适宜的技术进步,提升劳动生产率,改善技能和非技能劳动报酬,平衡要素收入分配结构。因此,各行业、各地区应改变技术进步方向,选择与自身要素禀赋匹配的技术进步,同时以产业政策作为支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二)推动流通产业结构变迁,促进产业融合渗透
劳动要素收入占比下降,主要受人口红利和流通产业结构的影响较大。1996-2002年,在第二产业偏向主导下,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贡献率为35%;2003-2012年,在第三产业偏向主导下,劳动收入份额上升解释力为48%。因而优化流通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融合渗透,力争嵌入产业价值链高端环节,是抑制要素收入占比失衡的有效方式。首先,高新技术可以相互渗透融合,如计算机、通讯和媒体的融合渗透,发展三网融合技术;信息技术产业和农业结合,发展农业高新技术,比如生物仿生科技、光机电一体化等。其次,产业间延伸融合,这种融合更多表现为第三产业向一二产业延伸渗透,如发展当前的工业旅游、农业旅游等。最后,可以将同一产业内部不同行业间进行重组融合,形成新型产业形态,例如第一产业的种植、养殖、畜牧产业,通过重新整合生物链形成新型生态农业。
(三)发挥政府扶持作用,推进技术进步与流通结构变迁
调整劳动要素收入份额,如果放任市场自由发展,必然将会导致劳动市场和劳动报酬两极分化现象,最终使经济受损。因此,应发挥政府扶持作用,通过政策扶持推进技术进步与流通结构变迁,进而优化要素收入分配格局。一方面,应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发展型政府转型,通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手段,调节流通产业结构变迁,促进要素收入分配平衡。另一方面,政府还应完善与企业、机构和科研院所的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培养更多综合型技术人才,借此为流通企业提供优质劳动力供给,引进优秀的复合型、创新型以及重点领域专业人才,促进技术进步,优化要素收入分配结构。
参考文献:
1.姚毓春,袁礼,王林辉.中国工业部门要素收入分配格局—基于技术进步偏向性视角的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4(8)
2.刘志恒,王林辉.相对增进型技术进步和我国要素收入分配—来自产业层面的证据[J]. 财經研究,2015(2)
3.薛营,王林辉.要素收入份额变动是由技术进步方向引起的吗?[J].经济问题探索,2017(1)
4.罗长远,张军.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的经济学解释—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9(5)
5.闫肃.产业结构变迁、劳动力转移与收入分配—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J].财经论丛,2012(1)
6.白重恩,钱震杰.国民收入的要素分配:统计数据背后的故事[J].经济研究,2009(3)
7.王睿.流通产业结构变动中的就业吸纳力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3
8.王亚龙,史伟.技术创新视角下流通业促进居民消费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5(28)
9.沈飞.投入服务化技术创新背景下商贸流通业碳生产率时空演进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长三角的实证[J].商业经济研究,20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