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嵌入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提升:特质分析、难点攻克、未来策略
2019-10-28刘盾黄彬肖锦全王博
刘盾 黄彬 肖锦全 王博
摘 要: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建设事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策部署落实的成功与否。大数据正掀起新一轮变革,将大数据嵌入高校基层党组织、促进组织力提升,是新时代党建工作的应有之义。大数据具有整体性、相关性、便捷性、具体性等特质,但当前基层组织成员的信息技术能力尚且不够、数据样本缺失稀释或信度不佳、数据开放与共享合作程度较低,存在数据壁垒化、碎片化现象等。建议大力度重视大数据价值,推动专业队伍培训发展;遵循大数据原则与规律,优化全链条与全要素建设;确保大数据信息安全,促进运行监管与立法工作;拓展大数据应用范畴、丰富体系类别建设等。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9)08 — 0067 — 05
基层党组织是凝聚广大人民力量的主心骨,是紧密联系党和群众的关键纽带,是确保党的方针政策以及决策部署能够稳步推进、扎实落实的驱动力。党的十九大报告言明,“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既包括政治领导力、群众凝聚力,也包括组织覆盖力、社会号召力,同时涉及推动发展力、自我革新力。打造组织健全、制度完备、运行规范、档案齐全的基层党组织,大力促进组织力建设,对国家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持续健康运行等意义重大。
高校位居人才第一资源、知识第一发展、研究第一深化、创新第一动力的关键融合点。但不容忽视的是,目前不少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建设存在若干问题,如,党支部责任意识弱化、职能履行虚化、制度落实形式化、队伍建设表征化、问责机制缺失化,监督制度不完善、实际效果待提高等。〔1〕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大数据是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要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运用大数据解决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建设问题,已经成为新时代形势下的新吁求以及备受关注、不容规避的重大议题。
一、大数据嵌入高校基层组织力提升之相关背景与价值优势
英国知名学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中指出,“大数据不是一个确切的概念,大数据是人类获得新认知、创造新价值的源泉,它正改变着市场、组织,以及政府、公民。”〔2〕如今,海量的数据规模(Vast)、多样的数据类型(Variety)、巨大的立體容量(Volume)、高速的数据流转及动态的数据系统(Velocity)已成为大数据的典型特征。对于科学界而言,大数据的降临已被看作是“第四次科学范式”的崛起契机,将在实验科学、理论科学、计算机科学之后,引领新一轮的变革与创拓。大数据正掀起信息时代的巨大变革,冲击人类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改变社会经济、生态文化中的固有架构、惯性路径。大数据超越式地以全体信息替代随机个样、以相关关联取代线性因果,颠覆了人类的认知、感受、行为、表达,将一个更广阔更丰富的世界呈现给人们。
大数据一方面具备复杂性、系统性、动态性、敏锐性等高端特征,一方面彰显信息化、可视化、全息化、灵活化等新型特质,将大数据与高校基层组织工作及组织力提升要务相结合,无疑具有诸多优势价值。
首先,大数据可以全局地、动态地、细致地提供多维度、多层级、跨时空、跨界域的巨型数据。借助大数据可以对不同基层组织的党建及思政工作进行实时地记录、监测、追踪、反馈,由此更好把握基层组织的工作实效、任务执行、学习行为、发展势态,清晰发现不同基层组织的惯习、规律、频次、效果以及力度、强度、水平、成绩等。
其次,依据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新平台,可以更好地为基层组织的决策决议提供支撑与帮助,譬如构建目标模型、给予资料佐证、运行算法公式、推导事实规律等,借此不断优化、改进、提升基层组织的结构功能与实践实效,从而促进基层组织的组织力提升以及各类工作的调控、纠偏、预警、预控。
第三,运用大数据的海量储存、深度挖掘、闪电运算、精准分析,可以深刻捕捉、有效理解不同党员的认知与思维、行为与模式、接受与理解、效力与水平,进而更加全面、更加立体、更加真实地把准、厘清不同基层组织组织力建设的效果、影响、特点、规律。而且,大数据驱动创新并拓展联合可视化技术,将单调乏味、枯燥无趣的数据转化为丰富多元、鲜明生动的图像,从而直观便捷地向管理者与操作者展示数据的特征、关联、逻辑、要义,由此更到位地发现现实问题、推理背后原因、突破难点痛点、总结经验教训、指导未来发展。
整体而言,大数据可以推动高校基层组织党建工作、思政教育等的具象化、清晰化、深入化、效率化,有助于科学合理地设计、修订、安排、落实每一个目标、方案、部署、措施,有利于提升制度建设、体系优化、人员管理、任务执行,可以明显促进决策研判、计划开展的智慧化、绿色化、迅捷化、高效化。而且,大数据也正从更广泛的区域上逐步从被动接受、技术依赖、人力管理,转向为主动应用、积极开发、柔性服务。因而不难发现,深入吸纳、分析大数据信息,开拓、利用大数据功能,发现现实问题、揭示内在规律,可以科学有效地指导当下、预见未来。那么,如何树立科学的大数据理论与实践观,分析高校基层组织大数据的内外部逻辑,善用基层组织大数据的特性规律、解决基层组织大数据的现实痛点、提升基层组织的组织能力与组织实力,是当前必须正视并努力探索的问题。
二、大数据嵌入高校基层组织力提升之特性分析与难点解读
高校各个基层党组织的群体及个体在通过网络工具尤其是电脑、手机等进行学习、工作、生活、社交时,都会产生大量的数字化信息,其中既包括可以进行数据库管理的结构系统数据、行为动态数据,也包括不可进行数据库管理的非结构化数据,如图片、文件、音频、视频等。可以说,大数据收罗了不同主体在不同平台衍生的时间数据、文字数据、方位数据、社交数据,将不同主体、客体的思想及行为由抽象性变为具象性,研究范式由质性研究走向量化研究,不断趋于更加的个性化、差异化、智能化、准确化。
(一)大数据嵌入高校基层组织力提升之特性分析
作为运用大数据促进高校基层组织力提升的前提,必须认识、理解并把握、驾驭大数据之特性,我们认为,大数据主要具有整体性、相关性、便捷性、具体性等四大特性。
首先,大数据具有整体性。大数据促成了样本性到整体性的跃升,大数据既描述事物的基本素材、主要特征,也覆盖内含于事物之中的各种符号、文字、数字、语言、图像、信息等。大数据通过互联网、物联网搜集、整理、映射、分析基层组织成员的思想与行为动态,为科学开展基层党建与思政工作提供了客观的理论依据与实用的分析方法。作为逻辑归纳、问题表征、载体搭建、现实处理的大数据,其内涵更丰富、范围更广泛、纵向更深入。依托大数据全过程、全覆盖、全监督、全揭示的特性,促成人人都是大数据的生产者、人人都是大数据的使用者,使得基层组织的大数据资源在内容与形式上实现持续地丰富、完善、优化、提升。
第二,大数据具有相关性。大数据涉及到不同的主体、对象、载体、方法、内容、效果等要素,内嵌对系统性、延展性、准确性、时效性的更高层要求,往日单向的因果、直线的推理已然无法满足这一迭代需求,大数据的复合联系特征、交互影响判断、立体多维模式、跨界融合能力,有助于摒弃一般化的传统分析,借助采集、观测、运算、评价等全链条的颠覆升级,实现相关性的破解和利用,达成更佳的可行性、精准性、实效性。现代化的大数据跳脱传统的机理框架,可以更加迅速地了解、获取成员的评价反馈,通过大数据的集成分析、虚拟构建、综观萃取,能够有效图示展现基层组织工作的内容与形式、水平与效果,进而及时调整进程安排,有针对、有重点地开展工作。
第三,大数据具有便捷性。大数据的智能智慧思维、全样本特性、关联性特征,以及其繁复的数量,特有的性质、结构、功能、价值等,通过聚集、分层、离散、回归等模型分析,可以实现高速的归类、解释、研判、预测,深度体现高效率、高精准的电子化、后现代特质。大数据的全息化特征与可视化效应也有助于精确用户思维、清晰用户画像,深挖当前实证统计及潜在价值,帮助基层组织成员全方位地认识、觉察、找准、洞悉前沿发展动态,促进相关职能部门更好地治理、更佳地服务。
第四,大数据具有具体性。高校基层组织中不同主体、客体、环节、流程、源流、结果等都会沉淀大量信息,且藉由数据管道逐步积累、存储下来,成为可持续洞察、分析、决策、判断的依据。大数据之创新在于大数据的挖掘、整合、分析、运用功能,可以更好地量化基层组织的体系机制、评价标准、细化指标,促成抽象性描述向具体性操作的迭代转变,进而发现新知识、增长新智慧、创造新价值。而且,大数据的测量、选取、分析、整合,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了解、获悉基层组织中不同成员的行为认知、情绪体验、实力水平,通过拓宽视野与路径方法,促进基层组织工作的数据化、信息化、具体化、可视化。
(二)大数据嵌入高校基层组织力提升之难点解读
当然,在将大数据嵌入至高校基层组织力的提升之中,也务必需要注意一些问题、洞悉一些难点、警惕一些风险。
首先,当前高校基层组织中的教师学者、行政教辅、专技人员等,能够驾驭并熟练运用大数据技术、有效推进相关工作的确实较少、比例不高。大多基层组织成员的大数据素养不强、信息化水平不高,他们对现代化智能信息的敏感度差、接受力低,毋庸谈上手操作与研究分析,这就导致基层组织中缺乏对大数据工作有经验、有基础、有能力的人员队伍。因而必须加大专业的指导与有效的培训,尽快培养一批具有大数据思维、素养、能力、水平的优秀人才,嵌入至各个高校基层组织中,促进组织工作与组织力提升。
其次,高校基层组织中的数据样本现状堪忧。一方面,归因于历史发展中各类数据的先天性缺陷,长期以来保存完整的、可供使用的数据不足,大量数据缺失、不准、空位、破损。另一方面,受体系、制度、观念、技术等因素影响,大量数据已被“冲刷稀释”或被“人为加工”,很多信息的详实性、合法性、可信力堪忧。而且,异构多源的数据广泛存在,数据的模态情势迥然各异,包括渠道不同、标准不同、规格不同、质量不同等。有些单位部门的数据统计甚至虚假泛滥、真伪难辨,呈现良莠不齐、优劣难判。在另一方面,也存在强贴数据标签、盲目崇信工具、批判慎思不够等问题。
第三,当前高校不同机构、职能部门的数据开放程度普遍偏低、共享信息平台匮乏、数据治理能力与服务体系建设不足。加之大量数据的集成度与分享度不够、类型及层次单一,缺乏公认的、统一的规格标准等,导致大量数据广泛闲置、难以得到真正利用。况且,不同基层组织之间常常各自为政,不同基层组织对数据的规定、收集的口径、操作的流程、管理的办法也差别较大,存在碎片化、零散化现象,这就使得各部分数据难以得到统筹整合,信息孤岛与数据壁垒等比比皆是。
三、大数据嵌入高校基层组织力提升之可行路径与有效策略
為促进大数据嵌入高校基层党组织,推动组织力的持续提升与不断优化,我们提出以下四个方面的策略办法及提升路径。
(一)高度重视大数据价值,积极推进大数据专业队伍建设
首先,各高校的基层组织皆须大力培养擅于数据分析的组织成员,提高数据分析的信度效度和实践价值,要积极组织基层成员,开展大数据素养培训,提供政策、资金与教育上的支持。而且要明确树立大数据思维与大数据意识,提高组织成员的现代化分析与问题解决能力,聘用专兼职研究人员建设核心技术团队,负责大数据关键性技术的研判与处理。高校基层组织还可探索引进大数据专家,提高大数据决策的效力及影响,积极建立内嵌高校基层组织中的覆盖大数据科技、教育、治理、服务等多层面的专业化、多元化队伍。
与此同时,发展基层组织工作与大数据应用之间的高水平融合创新,例如构建“人-机-网”拓展全新交互方式、“平台-资源-技术”突破传统时空领域、“数据-算法-经验”提升人工智能服务水平、跨学科交叉转变传统的研究范式等。〔3〕努力构建系统化的基层组织工作数据库,打造高校基层组织工作的全链条衔接、全方位映射,还可进一步发展专业化的大数据研究平台,推动多学科、跨专业的大数据协同分析,对不同数据的关联性、概率性、因子性、价值性等作智能化的测量与评价。
(二)深度优化大数据的全链条,科学遵循相关原则与要义
借助互联网、云空间、超计算等新一代科学技术,全面、及时、准确、高效地采集、存储、挖掘、分析基层组织成员的各类数据信息,为大数据技术嵌入基层组织力提升供给条件性支撑与必备性保障。不断加强数据算法与研析能力,对大数据作聚类分析、相似分析、关联分析、距离分析等,优化大数据的可视化效果,促进影响力、反馈力、指导力、预判力。
而且,要坚持大数据的广泛性,持续用心地拓宽渠道、铺展范围,衡平大数据质量与规模的双向关系,丰富数据的可信来源,尽最大努力获取重要数据。为此,一方面积极构建数据信息共享平台,促进不同高校基层组织的工作整合、互通、对称、平等,推进不同源流与渠道数据的共享互联;另一方面,打破技术壁垒,突破固化藩篱,为基层组织供给关于政策、舆情、趋势、改革等方面的数据信息,促进时间、空间与制度、技术等方面的共信互通。同时也要坚持大数据的针对性,要厘清数据的重点、提高数据的实效,一方面积极搜集与组织成员学习、工作密切相关的详实信息,一方面激活唤醒组织成员的自我测评、自我纠错、自我提升,为基层组织聚焦观察组织成员的思想行为提供给力数据,为组织成员的成长进步搭建机遇平台。
(三)务必确保大数据安全,持续推进运行监管与立法工作
高校基层组织须加强大数据的运行监管与维护调节,并持续推动大数据的立法工作,从而厘清内容、明晰边界、建立秩序、保证安全。要注意大数据的时(时机与形势)、度(边界与程度)、效(作用和效果),创建既迅捷高效、又彼此信任的整体环境。应把握大数据在基层组织中应用的层次性、精确性、针对性、创新性,持续地剔除虚假数据、融合异构数据、精确优化数据。同时,利用大数据能够大范围搜集、汇合、研判、探对特定人及物的特性,为每位组织成员提供个性化、更优化的服务。采用高端分析技术,应用于高校基层组织的数据筛选、过滤、精炼、提纯,促进数据管理与组织实践的密切结合,一方面可运用大数据信息推送技术、平台网络空间,将基层组织工作顺畅迅捷地传送给成员对象,另一方面可从丰富翔实的数据信息中甄别与基层组织目标高度相关的信息,加工整理为量化数据,研判既定目标与现实之间的梯度差异,努力指导未来实践。
必须警惕的是,在瞬息万变的当今时代,大数据的使用务必要以大数据的安全为前提,建议加强对大数据搜集、查阅、管理、使用人员的责任追究制度,严格防止数据的违规泄密、侵权伤害、恶意利用等。要学会从大数据的采集、统整、剖析、处理等多环节入手,监督、监管、监控相关工作,以大数据促进技术升级与迭代创新,推动人工智能、万物互联与基层组织的有效衔接,不断依据大数据的原理特性,探索规律、发现新知、促进决策、预测未来,努力提升工作力与组织力。
(四)丰富大数据的应用路径,拓宽大数据的体系类别
在此基础上,要丰富大数据的应用路径。例如,作基于特定个体在特定时间的行为轨迹大数据分析,揭示该个体的思想变化与行为规律;作基于若干个体在特定时间相同或相近行为的大数据统计,分析群体现象及事件的形成规律;作基于特定需要对涉及个体的大数据分析,预测特定事件的发展趋势或特定个体的行为发展;作基于某项长期开展的活动或长期存在的现象对参与人员的行为特征及变化进行的大数据分析,测评该活动或现象对参与人员的影响和作用。
还要拓宽大数据的体系类别。例如,构建立体化的基层组织信息管理平台,对网络空间基层工作进行自动化信息管理,促进与现实空间基层工作的智能互动;搭建全程化的信息动态管理系统,自动覆盖基层工作的全过程,自动完成信息的动态性调整和及时性预警;形塑全樣本的大数据分析决策系统,依据基层工作对特定问题、特定人群进行自动化分析、判断、预警;形成数字化的新媒体管理监测平台,24小时无间断对公共网络与自媒体进行舆情分析及监测,实时高智能过滤不良网络信息和预报危险舆情。〔4〕
整体而言,大数据既是资源、工具,也是科学、技术。大数据折射人、事、物在虚拟空间交织融合的客观情况,大数据表现出跨媒体链接、多主体交互、大功能影响、快迭代更新等特质特性,大数据的真实、开放、多样、系统的特质,有助于高校基层组织工作从宏观视域走向微观个体,从主要对“面”的扫描走向兼顾对“点”的聚焦。高校必须继续改变传统的假设、模型、推理、验证的一般化范式,进一步提升基层组织对大数据的驾驭、统筹、运算、实践的现代化能力,让基层组织工作更加贴近基层党员及群众,让组织力得到更大幅度的提升。
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建设标志着引领力、凝聚力、号召力,意味着动员力、贯彻力、执行力,彰显着革新力、锻造力、促进力。我们必须把握新时代大数据的结构、性质、功能、环境,厘清大数据嵌入基层组织力提升的方法、途径,充分运用大数据的核心理念、思维逻辑、原则规律,以大数据科学之“矢”,中组织力提升之“的”,因时而进、因事而解、因势而新,精准破解难题瓶颈,不断推动内源式与自动力发展,促进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持续提升。
〔参 考 文 献〕
〔1〕任建华.影响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的八个问题及解决措施〔EB/OL〕.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17/1226/c132289-29729704.html,2017
-12-26.
〔2〕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大数据时代〔M〕.盛杨燕,周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3〕刘宏达,杨灵珍.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生成规律与运用逻辑〔J〕.教学与研究,2018,(05):84-90.
〔4〕覃红,许亨洪.试论大数据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评价体系中的运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07):19-23.
〔责任编辑:谭文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