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川剧在中小学校的传承模式及其保障机制
2019-10-28夏姝玲
夏姝玲
【摘 要】近年来,川剧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主要体现在:川剧市场低迷、观众年龄结构趋于老龄化,社会川剧团纷纷倒闭、川剧演员出现断层等,川剧的传承和振兴离不开川剧新人的培养,更离不开川剧观众群体的壮大,学校教育的优势在川剧文化传承和振兴中可以发挥重要优势,因此,将川剧教育引入中小学校就成为传承与振兴川剧艺术的一条有效途径,基于此,本文对“1主3辅”的中小学校川剧教育模式进行分析,并从学校、家庭、政府和川剧行业四个方面提出一定的建设性建议,以期为川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川剧;中小学校;传承模式;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J825;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0-0-02
引言
川剧是我国古老戏曲种类之一,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载体,为了对川剧艺术进行保护,促进其传承与发展,我国于2006年将川剧纳入到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中[1],近年来,川剧艺术陷入到和其他地方戏曲类似的困境,川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面临危机。但是随着党的十八大的召开,将建设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传统文化和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提上工作议程,国家相关部门和教育部门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文件和政策,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教育是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而学校则是教育的主要阵地,在中小学校开展川剧教育则成为克服川剧传承与发展困境的一个有效途径。目前我国中小学校分布广泛,学校数量和学生数量庞大,并具有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特点,在中小学校开展川剧教育可以提升中小学生对川剧的认知,对发展川剧后备人才和扩大川剧观众群体非常有利,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川剧教育显得非常必要。
一、中小学校“1主3辅”川剧传承模式分析
1.川剧学习的主渠道
学校教育的主要场地是课堂,将川剧引入课堂学习是川剧传承的主要渠道,因此,如何将川剧引入的课堂就成为核心问题,学校作为学校教育实施的主体,在川剧传承引入中小学课堂中发挥着主导作用[2],中小学校应将川剧纳入常规教学中,包括开设川剧特色课程和制订课程计划和教学计划,下文将各主要因素逐一进行介绍:
(1)教学对象
中小学阶段包括9个年级,不同年级学生的心智水平不同,学习内容和学习压力也不同,所以,在设置具体课程内容时,应根据不同年级阶段学生的心智水平和学习压力的不同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
(2)教学内容和形式
教学内容主要为川剧的常识,例如:了解川剧的的主要唱腔,了解川剧硬场面和软场面中的乐器,了解川剧变脸和吐火等表演技法等,学习表演简单的川剧曲段。教学形式上,以川剧演唱为例,老师教学生教授乐谱的唱法,再将唱词加入川剧演唱,学习不但学习了音乐知识又学习了川剧基础知识,同时,有目的性的加入川剧身段表演和节拍伴奏等乐器,使课堂变得丰富,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川剧的兴趣。
(3)课程设置
根据现有经验,川剧课堂课程设置可以采用3种形式,其一,在每个学期中专门设置一定的川剧课程,其二,在每节课时中设置一部分川剧学习内容,其三,老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利用教学内容与川剧的契合点,随时对知识点进行拓展,将川剧内容渗透到日常课堂教学中,尤其以第三种方式的应用面最广。
(4)教材
在编制川剧教材时,针对教材内容,应从川剧的音乐、美术、基本功训练等多角度出发,针对教材使用范围,应将教材分为课堂教材和课余教材两部分,针对教材结构设置,编制教材时知识结构的设置应适合不同阶段的学生,具有从简到难的特点。川剧教材既面向学生群体,也面向教师群体,因此,川剧教材的编制应注重其德育教育功能,学校在选择川剧教材时,应根据学校的经费状况从省级教材、区级教材和校级教材三个等级中进行选择,如果学校经费允许,学校可以建立川剧教材开发小组,编制更加适用于该校需求的川剧教材。此外,川剧艺术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并且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教师在编制川剧教材时,既要与川剧艺术家交流,也要考虑中小学生的接受能力,保证教材既具备专业性又通俗易懂。
(5)师资及硬件
川剧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川剧教师人员主要来自于聘用川剧学校毕业生和聘请川剧艺术家,此外,在职教师经过川剧专业培训达到要求后也可以作为川剧教师。中小学校川剧日常教学硬件设施主要包括:常规教室、多媒体教室、川剧锣鼓和活动室等。
(6)教学评价
中小学川剧教学其功能属于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川剧考试成绩应不计入学生期末总成绩中,主要作为对学生综合素质方面一个参考,在设置考试内容时,应从川剧基础知识笔试、川剧表演和川剧演唱等多个方面进行设置。
2.川剧学习的3个辅助渠道
(1)在川剧社团中学习
中小学校一般都会设置较大比例的课外活动,而中小学生的好奇心很强,对课外活动有着强烈的兴趣,比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将川剧实践引入到中小学生课外活动中是川剧传承进入中小学校的一个有效的辅助渠道,通过在中小学校课外活动中开设川剧社团,学生可以在川剧社团活动中亲自参演川剧,从而获得很多在课堂主渠道学习中接触不到的川剧实践知识。
(2)在川剧剧团中学习
川剧剧团是川剧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场所,常见的川剧剧团包括各种类型的川剧剧院和川剧剧场,川剧剧团中配备有专业的川剧服装、砌末、乐器等硬件设施,还汇聚了很多川剧演员、演职人员和川剧名家,川剧剧团从硬件条件到人员配置都非常专业。因此,川剧剧团表演的川剧非常纯正,能夠将川剧的魅力很好的诠释出来,中小学生在川剧剧团中的学习则主要以川剧实践为主,能够对课堂主渠道学习和社团辅助学习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是川剧传承进入中小学校的另一个辅助渠道。
(3)在川剧培训班中学习
川剧培训班相比川剧社团和川剧剧团而言,是更高层次的川剧专业表演学习,川剧培训班主要培训学生专业的川剧表演知识,针对的学生主体则是少数具有川剧表演天赋、热爱川剧艺术,有意向川剧专业演员发展的学生,因此,川剧培训班的专业性更强,对学生的要求也更高,川剧培训班发挥着为社会培养川剧艺术接班人和储备人才的重要作用,也是川剧传承进入中小学校的另一个不可缺少的辅助渠道。
二、“1主3辅”川剧传承模式的保障机制
1.从政府层面给予保障
各级文化管理部门、宣传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应担负起其政策决策的职能,各级政府部门的职能表现在各种政策的制订和发布,决策在政府管理工作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也是管理工作成败的关键所在,因此,各级政府部门应制订出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决策,从宣传、政策及经费等方面推动川剧在中小学校传承发展。
2.从学校层面给予保障
学校是川剧艺术在中小学校传承的主导者,学校是保证川剧艺术教育相关政策能否落实的主导者,如果学校的川剧艺术教学工作保障到位,那么川剧艺术在中小学校中传承就会取得良好效果,因此,学校作为川剧艺术相关教育政策的直接执行者,应当从川剧教学制度、川剧教师及校氛围等多方面为川剧艺术教学提供保障。
3.从川剧行业层面给予保障
川剧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川剧艺术在中小学校传承需要借助川剧行业的专业支持,如果没有川剧行业的支持与帮助,川剧艺术难以在中小学校进行传承,川剧行业应增强自身传承川剧艺术的使命感,担负起传承川剧艺术的责任,积极支持中小学校川剧艺术教学工作的开展,其一,川剧艺术家可以为中小学校川剧艺术日常教育工作给予专业的指导,不但可以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也能对教师进行培训,尤其在学生川剧节目编排时,川剧艺术家可以为学生讲解专业的川剧表演技巧,也能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川剧表演示范,其二,川剧艺术家可以在传统川剧核心的基础上,结合当下社会时尚元素和现实题材为中小学校创造出适合中小学生表演的川剧剧目,使得川剧艺术更丰富和更时尚,从而激发中小学生学习川剧的兴趣,其三,川剧艺术家可以参加到中小学校川剧教学教材的编写工作中,保证川剧教材既通俗易懂又具有专业性,其四,川剧行业应为中小学生创造一定的川剧表演条件,让学生在剧团学习中亲身感受川剧艺术的魅力。
4.从家庭层面给予保障
家庭在孩子成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家长对川剧和学校川剧教学的态度决定了川剧艺术能否在中小学校中传承,首先,家长应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念,用全面长远的视角看待川剧学习,既要重视孩子文化课程的学习,也要意识到川剧学习在培养孩子综合素养和社交能力中的作用,鼓励和尊重孩子参加川剧课外活动和其他课外活动,其次,家长应从自身做起关注川剧教育,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行为标杆,多利用空余时间带孩子观看川剧表演,鼓励和支持孩子参加川剧表演,因此,川剧艺术在中小学校传承离不开家庭的大力支持。
三、结语
川剧艺术传承进入中小学校需要付出坚持不懈的努力,而“1主3辅”传承模式可以为学生创造出一个比较科学合理,循序渐进的学习渠道,在“1主3辅”传承模式下,政府、学校、川剧行业和家庭能够为川剧艺术教学提供保障,学生在课堂接触川剧基础知识,在川剧社团活动中亲身参与川剧表演,在社会川剧剧团和川剧培训机构学习专业的川剧表演,形成内外结合,优势互补的模式,可以有力促进川剧艺术在中小学校中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邓运佳.中国川剧通史[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
[2]張跃,高翔.川剧在中小学校的传承模式及其保障机制[J].川剧研究,2014(11):3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