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性
2019-10-28李建平
李建平
【摘 要】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创新性人才的支持,只有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人才会有创新意识。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够适应个人的发展,已经不符合当前初中化學的课堂教学,也不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本文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入手,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扩展学习空间等方法进行全面的分析,推动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化学;化学教学;自主性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0-0-01
引言
自主探究性学习指的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科学研究的办法,对客观事物进行独立自主探究的一种学习方法。探究性学习注重过程,注重应用,注重体验,注重的是全面的参与型,将学生放在一个动态化、开放性、主动性、多样性的学习环境中,为学生提供更多获得知识的途径。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与积极性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就是叩门石,只有产生学习兴趣才能够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之中。如果想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老师就需要提升化学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自主的学习,主动的参与到化学学习之中。例如,在讲解《绪论》这一课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对化学有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老师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法,将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通过动画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奥妙与神奇之处。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后,询问学生是不是想要看更加神奇的实验?同学们自然就会对实验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这个时候老师再说:下面老师教大家一个方法检测蔬菜中维生素C。实验步骤:在玻璃瓶中放入少量的淀粉,倒一些开水,并且使用小棒搅动变成淀粉溶液。加入2到3滴碘酒,就会发现乳白色的淀粉液变成了蓝紫色。然后找2片青菜,将叶柄中的汁液榨取出来,将汁液滴入到玻璃瓶中的蓝紫色液体里面,一边滴一边搅动。这个时候学生们就会发现蓝紫色的液体变成了乳白色。这就证明青菜中含有维生素C。通过这样的化学实验,让学生们对化学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感到惊讶的同时,积极主动的投身到化学学习之中。
二、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敢于提出疑问
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所以老师应该鼓励语引导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疑问,并且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老师在课堂中应该对学生说出:哪位同学有问题可以随时提出来,或者是下课来找我!这种话。如果学生遇到的问题十分的简答,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提出与之相反的观点,进行验证。如果学生对某一个问题产生了疑问出现了争论,可是老师一时不能够给出明确的答案,这个时候可以告诉学生,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查阅现骨干资料,然后再与大家一同探究这个问题。比如,有一名学生在课堂中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在没有装满氧气的集气瓶口的位置放一根带有火星的木条也会重新燃烧起来呢?”这和课本中说的不一样。当学生提出这一观点的时候,老师可以重新带领全班的同学一同做实验,实验结果为在氧气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带火星的木条就会复燃。这一结论让学生们对化学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更加鼓励了学生敢于提出质疑的积极性。
三、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进行自主实验
化学是一门将实验作为基础的自然学科,一直以来,学生对化学最感兴趣的也是化学实验。这就需要老师创造比较多的条件,让学生参与到化学实验中来,只有自己亲自动手才能够去探索与发现相关的学习内容,才能够对所学知识产生更加深的印象。比如,在讲解《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这个实验的时候,老师能够让学生通过小组的方式进行二氧化碳的制取,具体步骤为:第一步,老师需要带领学生们组装一套发生装置。让学生感受到设计实验装置的思路,为下一步自主进行实验设计奠定基础。然后让学生四个人一组进行实验。每一组都备有玻璃导管、橡皮管、集气瓶、玻璃片、水槽。每一组的桌上分别备有不同的仪器分别是:第一组:广口瓶、双孔橡皮塞、分液漏斗;第二组:试管、双孔橡皮塞、长颈漏斗、带孔塑料片、铁架台(带铁夹);第三组:平底烧瓶、双孔橡皮塞、分液漏斗等。第三步,学生展示自己的组装结果。然后开始进行实验。通过这一过程,让学生们自己进行实验装置的设计,扩展了学生的思维,真正的培养了学生探究与创新能力。让学生对化学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四、扩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开阔学生的视野
所谓的开放性课堂方式,第一指的是教学内容的开放性;第二指的是学习方法的开放性。在教学内容中,不但要关注基础知识的教学,更加要紧密的联系现实情况,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让学生真正的学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方法,并且提高学生的社会意识,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关注生活,关注化学。在学习方法上,要敢于冲破传统的被动的学习方法,老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让学生多动脑、勤动手,通过实验操作学到更多的化学知识,感受到课堂主人的感觉。在表现自己能力的机会中,学生就会形成自我发展的需要与想法,形成自我发展的方向与机会,让学生自己主动去学习与探索,而不是跟着老师的鼻子走。例如,在讲解《分子和原子》这一课的时候,老师可以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在常温下为什么会逐渐减少?第二,为什么墙内开花墙外香? 第三,湿衣服为什么会变干? 第四,香水、汽油为什么要密闭保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今天的内容。因为比较抽象,所以老师就需要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带领学生一步步的去探索分子与原子的奥秘。在化学课堂中,学生会根据导学的提纲掌握的学习内容,通过自学与小组讨论的方式先解决一些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找到自己的不足,对自己的疑问进行记录,然后在课堂教学生去积极主动的探索。
五、结语
总而言之,自主探究学习,表现了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将活动作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是将教学融合为一体的培养学生高效率学习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法是老师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全面落实新课程改革方法与精神的必由之路,是十分有效的途径。作为化学老师应该亲力亲为,坚持以知识为载体,将能力培养作为中心,用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与习惯去更好的开展化学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林仁静.试析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才智.2017(18).
[2]符燕.如何利用微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J].学周刊.2017(11).
[3]董子首.浅析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内蒙古教育.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