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一流大学跨学科研究平台建设

2019-10-28方华张惠

世界教育信息 2019年17期

方华 张惠

编者按: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从国家战略高度持续推进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在此背景下,学科发展路径、发展动向与趋势成为热点话题。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发展实践表明,跨学科研究促进了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已成为大势所趋。本刊特此组稿,介绍世界一流大学跨学科研究平台建设的经验,以期为我国高校搭建跨学科研究平台、建设一流学科提供些许借鉴。

摘   要:跨学科研究平台的构建是学科得以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不可或缺的内容。法国索邦大学协会PLAS@PAR提出跨学科研究平台建设战略,从团队建设、治理结构、人才培养三方面进行跨学科研究平台构建,其在跨学科研究平台建设方面的做法受到了国际的广泛认可。文章以索邦大学协会PLAS@PAR为案例,探析其跨学科研究平台的建设路径,以此提出对我国跨学科研究平台建设与管理的启示,以期为我国在新时期探索世界一流大学跨学科研究平台的组织构建提出战略性建议。

关键词:世界一流大学 跨学科研究平台 索邦大学协会

跨学科研究是高校取得世界一流的科研成就、提高国际学术声望的有效方式,跨学科研究平台的构建更是建设一流大学的重要驱动之一。基于时代要求和国家需求,“巴黎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Plasmas à Paris,PLAS@PAR)建立于2011年,是在法国国家大型工程“未来投资计划”(Programme dInvestissement dAvenir,PIA)框架下设立的重点项目之一,隶属于索邦大学协会(Association Sorbonne Université),由11个在法国名列前茅的实验室组成,汇集130多名研究人员,旗下拥有科学、工程、社会科学、人文等学科领域的15个子项目。PLAS@PAR重点聚焦于新兴交叉学科和复合学科领域的学科团队建设,以等离子体物理为研究领域,以突破物理领域的跨学科研究壁垒为核心。该跨学科研究平台联合巴黎地区在不同科学领域工作的顶尖等离子科学家,旨在推动新的协同合作和在不同领域研究之间建立桥梁,以期达到不同研究领域间融合衔接、实现资源共享的目标。作为PIA投资框架下的重点项目,PLAS@PAR历经8年的发展,已成长为一个独具特色的跨学科研究平台,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在2015年法国高等教育、研究与创新部(Ministère de lEnseignement supérieur,de la Recherche et de lInnovation)对所有获资项目进行的“中期”评估中,PLAS@PAR科研成绩优异,受到国际的广泛认可。探究索邦大学PLAS@PAR的建设特点及经验,对我国探索世界一流大学跨学科研究平台的组织构建具有启示意义,也为解决当前我国跨学科研究平台建设与管理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对策。

一、建设背景

PLAS@PAR作为法国具有引领性的跨学科研究平台,它的建成有其独特的时代背景,跨学科研究在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使得法国政府发布一系列举措和政策推动跨学科研究平台的建设。与此同时,为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法国大学也积极促成跨学科研究平台的形成并支持其后续发展。

(一)跨学科研究带动国家科技发展的迫切需求

随着时代的深刻变革和科学发展的内在需求,如今跨学科研究已然成为科学研究的新形式、新标杆。跨学科研究与基础学科的重要突破、知识的创新应用以及自然社会问题的解决密切联系在一起,在推动科技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引擎作用。法国政府一直明确强调跨学科研究本身及其在科技发展层面的重大作用,自1993年以来,法国政府已经连续3次将跨学科研究列入国家科研规划,并作为国家科研发展战略的重点。近年,为提高国家科技竞争力,法国政府斥资330亿欧元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通过投资研发、公共补贴、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鼓励高科技研发创新,以达到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的目标[1]。由于跨学科研究在高科技创新中至关重要,法国政府重点资助跨学科项目,跨学科研究成为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索邦大学构建了跨学科研究平台——PLAS@PAR。

(二)“卓越实验室”国家战略的全面推动

PLAS@PAR是法国“卓越实验室”(Laboratoires dexcellence,LABEX)计划重点投资的项目之一。为推动高等教育发展,法国政府提出三项重要举措,即“卓越大学计划”(Initiatives dExcellence,IDEX)、“卓越实验室”计划、“卓越设备”(Equipement dexcellence,EQUIPEX)计划,这一系列举措皆是由法国政府于2010年推出的斥资350亿欧元的大型国家投资计划——“未来投资”进行财政支持的[2]。在此背景下,“卓越实验室”计划于2010年宣布启动,投资金额为10亿欧元,旨在打造具有国际知名度的一流实验室,提高法国大学的科技创新力。通过“卓越实验室”计划,法国实验室将获得充足的资金,为法国招聘或留任具有高水平或高潜力的科学家提供财政支持,为改善实验室硬件设备资源提供资金,为法国实施创新性的教育项目和科学研究提供平台[3]。作为法国重要发展战略之一,服务于法国宏大的科技项目的“卓越实验室”计划为PLAS@PAR的建设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索邦大学协会跨学科建设的强大支持

索邦大学协会(Association Sorbonne Université)是由索邦大學(Sorbonne Université)、贡比涅科技大学(UTC)、欧洲商务管理学院(INSEAD)、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等10个高等教育及研究机构共同组成的大学协会[4],所涵盖学科广泛,涉及医学、工程、人文和社会科学等,这种互补性使其成为一所兼创新与民主于一体、科研实力雄厚并被国际社会公认的世界重点科学研究中心[5]。在促进跨学科研究方面,索邦大学协会制定跨学科研究策略,将研究关注重点置于“卓越实验室”计划中的战略性的项目上,以融合与衔接不同的研究领域,实现资源及平台的共建与共享。因此,PLAS@PAR在索邦大学协会的支持下建成,索邦大学协会为其提供高水平的实验室、多样的学科、一流的师资、浓厚的学术氛围。

二、建设策略

为保障PLAS@PAR这一跨学科研究平台的有序运行,该平台提出明确的建设目标,实行正确的建设策略,打造坚实的建设基础。

(一)建设目标

PLAS@PAR的建设目标是在与等离子体物理学紧密联系的学科之间建立桥梁,核心聚焦于突破物理领域的跨学科研究壁垒。等离子体物理学对于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发生的各种各样的现象至关重要,并为其在工业上的广泛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等离子体物理学研究十分重要。然而,由于等离子体科学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等离子体相关研究分散在天体物理学、基础等离子体物理学、工业等离子体等许多不同且复杂的学科,这一领域的研究存在研究内容孤立、方向局限的问题,这就需要建设一个涉及物理学和工程科学等学科的跨学科研究平台进行跨学科合作,PLAS@PAR应运而生。PLAS@PAR是集物理学、天体物理学、物理化学、工程科学等前沿学科的跨学科集群,同时又与应用数学和计算机科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6]。因此,该平台具有典型的跨学科属性,建设目标定位于等离子体物理学科交融发展,以期依托跨学科研究平台整合学科资源,增加跨学科研究产出,推动物理学进步。

(二)建设策略

由于PLAS@PAR是一个跨学科研究平台,其建设策略也围绕跨学科这一关键词开展,从科学研究、课程教学、社会服务三个方面进行具体的落实。在科学研究层面,PLAS@PAR的建设重点之一是等离子体物理学及相关领域的跨学科研究[7],突破物理领域的跨学科研究壁垒,研究人员包括物理、化学、数学等不同领域的师生,通过科研成果展现学科交叉的特点。在课程教学层面,不同领域教师流动相对自然且频繁,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面向学生教授跨学科知识,解决成员间知识背景的同质化与交流合作方式单一的问题。在社会服务层面,PLAS@PAR积极举办科学主题日,各领域的学者通过科学主题日交流分享前沿知识;组织跨学科企业会议,跨学科研究成果通过此会议真正投入社会生产,如开发等离子体物理应用的仪器;举办跨学科的科学展览会使社会大众接近物理学,打破科学与生活的界限,使知识的应用与传播真正做到与社会公众接轨。[8]

(三)建设基础

PLAS@PAR的跨学科研究平台建设依赖于跨学科团队的交互合作,团队互动在促进跨学科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平台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跨学科环境,相关的跨学科团队信息共享共用,使研究人员理解团队交互的意义、锻炼相互协作的能力和组织领导团队能力,以此为基础构建实现等离子体物理学跨学科这一研究目标的平台。由于学科知识的隔阂、学科系统的封闭、学者个体间认同冲突等原因,跨学科建设的过程是一个不同学科文化不间断协调整合的过程[9]。PLAS@PAR在不同的学科领域之间建立桥梁,分享专业知识和以此确定共同的研究领域,实现学科交融的目标。跨学科的交互合作为学术团队建设提供重要保障,是高端科研成果产出的首要保证。近年来,PLAS@PAR开展跨学科合作研究的成果和合作研究人员不断取得突破与创新。

三、建设路径

PLAS@PAR跨学科研究平台的创建及实施始终围绕物理领域跨学科研究这一目标,为此该平台打造一流的跨学科团队、形成有序的跨学科治理结构、培养高水平的跨学科人才。

(一)跨学科的团队建设

PLAS@PAR平台汇集了来自11个实验室的130名研究人员,其中大多来自被法国研究与高等教育评估署(AERES)评为“A+”的研究中心和实验室。跨学科的实验室是PLAS@PAR的基本组成单位。例如,“天体物理学和大气辐射与物质研究实验室”(Laboratoire d?魪tudes du Rayonnement et de la Matière en Astrophysique et Atmosphères,LERMA)是一个享誉国内外的跨学科科研的实验室,11个来自不同领域或本身就涉及跨学科的实验室提供异质化的知识和研究方向,形成融洽的合作关系。每一个实验室拥有自己的科研团队,各科研团队相互学习、共享知识。例如,隶属于巴黎高等理工学院的LPP实验室旗下包括4个不同方向的研究团队,但团队之间并非处于割裂隔离的状态,而是发挥各自长处,共同开展等离子体物理和化学的基础研究,以期在物理学领域有所发现。作为一个处于多学科共存的复杂生态之中的研究集群,PLAS@PAR的每一个实验室及其旗下的科研团队在该跨学科研究平台上积极参与多学科交融研究并贡献自己的科研力量,这种融洽的团队关系在突破物理领域的跨学科研究壁垒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该平台的长远发展保驾护航。

(二)跨学科的治理结构

为了在组织管理上给予跨学科研究大力支持,PLAS@PAR设置了指导委员会(Comité dorganisation)、科学委员会(Comité scientifique)、信托委员会(Comité des fiduciaires)。其中,信托委员会在推进PLAS@PAR跨学科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托委员会主席(可连任)任期为4年,委员由构建PLAS@PAR平台的各学校和研究机构的代表组成,如索邦大学、巴黎高等师范学院(?魪cole Normale Supérieure,ENS)等学校和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每年由PLAS@PAR上级机构索邦大学举行1次会晤,从组织和人员配备上保证跨学科研究的顺利实施。指导委员会和科学委员会设置1名主席、1名副主席和若干名委员,这些委员同样是PLAS@PAR平台的利益相关者,委员多数是科研人员,直接从实验室中选出并且直接参与到相关研究之中,降低不必要的沟通成本,为跨学科研究直接提供科学指导。

(三)跨学科的人才培養

PLAS@PAR的课程教学主要面向硕士研究生,等离子体物理学研究人员参与不同层次的教学,为硕士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提供具体和深层次的课程,教学计划涵盖了等离子体知识的各个方面,硕士课程中包含的知识为其他学科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开放空间,这些学科包括工程学、环境和地球科学、天体物理学、生命科学等,各级各类学科在此课程中交融,形成一定意义上的跨学科课程。除此之外,PLAS@PAR还通过独具特色的暑期学校推广等离子体物理学知识。每年8月,该平台举办一所主要面向硕士生的免费暑期学校,同时也鼓励博士生拓宽研究视野、寻找研究主题。远程教学和慕课(MOOC)也是PLAS@PAR的特色教学方式。索邦大学等离子体物理硕士一年级课程可以通过远程教学完成,学生后续可将包括讲义、视频、自我纠正练习、家庭作业等内容交回学校批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