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种药剂防治茶网蝽田间药效试验
2019-10-28陈世春鲁成业江宏燕王晓庆
陈世春,彭 萍,鲁成业,江宏燕,商 靖,王晓庆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重庆 永川 402160)
茶网蝽StephanotischinensisDrake,又名茶军配虫、白纱娘,隶属于半翅目Hemiptera网蝽科Tingidae,以其成、若虫群集于叶背刺吸汁液,且雌成虫将卵产于茶树叶片组织内。受害叶片正面出现白色细小斑点,严重受害时斑点连接成片,远观茶园一片灰白,受害叶片背面有大量黑色胶质排泄物、蜕壳及滋生的霉菌等物质,严重影响茶树的光合作用[1]。该虫发生严重时可致叶片脱落,造成树势衰弱,茶芽萌发缓慢且细小或发芽停滞,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2,3]。近年来,茶网蝽在陕西茶区、湖北茶区、湖南茶区及四川茶区发生严重[1,2,4,5],在重庆茶区其发生范围逐渐扩散,且为害程度也呈明显上升的趋势。
茶网蝽具有易暴发、易繁殖、易扩散和多重危害的特点,其暴发成灾时,严重影响茶叶生产,对该虫害最主要的控治手段为药剂防治[2,4-8]。本研究在重庆茶区开展10种药剂对茶网蝽的防控试验,旨在为茶区防治茶网蝽的药剂选用提供参考数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1.1 供试药剂 30%唑虫酰胺SC(美国默赛技术公司);40%唑虫·丁醚脲SC(福建省德盛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10%吡丙醚EC(上海生农生化制品股份有限公司);30%吡丙·虫螨腈SC(上海生农生化制品股份有限公司);15%茚虫威EC(美国杜邦公司);24%虫螨腈SC(德国巴斯夫公司);30%茶皂素AS(湖北信风作物保护有限公司);20%甲维·吡丙醚SC(上海生农生化制品股份有限公司);10%联苯菊酯SC(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廊坊农药中试厂);4.5%高氯·甲维盐ME(山东曹达化工有限公司)。
1.1.2 供试器械 晋宁云峰农业药械有限公司生产的3WBD-20型电动式喷雾器。
1.2 试验方法
2019年4月,试验在重庆市永川区乾丰茶场(N29°22'51",E105°53'50",海拔570 m)的两片茶园内分别进行,茶树品种均为福鼎大白茶,成龄茶园,树高80~85 cm,覆盖度85%,山地黄壤,茶园肥力中等,栽培管理措施一致。试验共设12个处理(表1),每个处理3次重复,区组随机排列,处理小区面积不小于65 m2。施药进行蓬面蓬下喷雾,每667 m2用液量45 L,各小区用药液量保持一致。处理1~8施药时间为4月11日,处理9~12施药时间为4月17日。
1.3 调查方法
施药前及施药后1、3、7、14 d采用检叶法调查茶网蝽虫口。每小区随机取3个点,每点调查20片有新为害状的叶片,记录每片茶叶附着茶网蝽数量,计算虫口减退率和校正防效,计算公式如下。
虫口减退率(%)=(喷药前活虫数-喷药后活虫数)/喷药前活虫数×100%
校正防效(%)=(防治区虫口减退率-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
1.4 数据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EXCEL 2016和SPSS 16.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10种药剂处理对茶网蝽的防治效果
10种药剂对茶网蝽的防治试验结果列于表2。从速效性来看,有5个处理对茶网蝽若虫具有较强的快速击倒力,药后1 d校正防效均超过80%,具体为处理4(87.60±4.01%)>处理9(86.17±2.73%)>处理1(84.41±8.66%)>处理10(83.18±2.23%)>处理5(82.05±8.63%),显著高于处理6和处理7。分析药后3 d的防治效果,处理9具有最优的校正防效(97.28±2.8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相对于该处理药后1 d防效有提升;其次是处理10(86.44±0.79%)、处理2(84.66±1.29%)和处理1(83.72±4.14%)。随着时间推移,由于药剂内吸性和持效性的差异,各处理新孵化的茶网蝽若虫数量不等,形成校正防效的差异。从药后7 d的效果来看,处理9保持良好的控制力,3个小区共9个调查数据仅有1个若虫,校正防效达99.72±0.25%,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到14 d该处理校正防效为98.79±2.10%,显示良好的持效性;其次是处理1,其7 d和14 d校正防效分别为87.43±0.77%和89.52±9.74%,明显高于其他处理。综合药剂快速击倒力和持效性,处理9(20%甲维·吡丙醚SC 2000倍液)和处理1(30%唑虫酰胺SC 2000倍液)对茶网蝽若虫的防控效果最优。
3 小结与讨论
本次药剂防治茶网蝽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甲维·吡丙醚SC 2000倍液和30%唑虫酰胺SC 2000倍液对茶网蝽若虫的防治效果最好,其次是10%联苯菊酯SC2000倍液和40%唑虫·丁醚脲SC 500倍液。处理7为喷施的是植物源药剂30%茶皂素AS 500倍液,其药后1 d的防效为57.80±8.11%,到药后14 d防效为62.10±17.75%,说明不能通过单次施药对茶网蝽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可试验探讨两次施药的防效。本研究主要选用高效低毒低水溶性农药,但针对防治茶网蝽筛选出的4种化学农药,只有联苯菊酯在茶树上登记,其他3种农药仍未登记,田间防治请慎用。
表2 10种药剂对茶网蝽的田间防治效果Table 2 Efficacies of 10 pesticides in controlling S. chinensis at tea plantations
近两年,茶网蝽在重庆、四川、陕西、湖北和湖南茶区发生严重,其防治适期较短,如在其第一代若虫期不能及时有效控制,会大大增加后期防治难度和下一代虫口基数。在重庆茶区,第一代若虫孵化期从3月中旬到4月中旬,与春茶生产季重叠导致防治困难。本试验筛选出4种对茶网蝽若虫防控效果较优的药剂,为茶园茶网蝽的防控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