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度对甲壳素/明胶复合膜的影响

2019-10-28杨斯乔李海朝

中国塑料 2019年10期
关键词:甲壳素复合膜氢键

杨斯乔,李海朝

(青海民族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西宁 810007)

0 前言

可食用、可降解食品包装(膜)具有较多的优点如方便、环保(基本零污染)、减少拆除包装的时间,因此成为一个热点的研究方向。此类复合膜主要是以天然可食用的大分子聚合物为原料(明胶等),添加可食用的增塑剂和增强相,加强分子间和分子内的相互作用力,来改善基体(明胶)的性能,形成的具有紧密排列的网络结构复合膜[1]。明胶是由胶原蛋白部分水解,产生的大分子物质[2],其内部含有氨基、羟基、羧基等具有活性的官能团,因此产生极性作用,可吸附异性电荷的分子;再这明胶分子间的范德华力、静电吸引和氢键,有利于分子与增塑剂和增强相的结合[2-4]。明胶具有加热融化,冷凝成胶的特性[5]。明胶内含有的亲水性氨基酸占比大[6],吸水性强,吸水后膜体发生膨胀或破裂,纯明胶膜脆性大、韧性不强、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等均有不足[7]。甲壳素也是一种具有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的天然高分子物质,来源较为广泛存在于甲壳动物的外壳、软体动物的骨髓等[8-9],分子结构为二元线形聚合物[10-11]。甲壳素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且分子间为强氢键,使得甲壳素易于聚集,且不溶于水和其他一般的溶剂[8-16]。由于上述特性因此用明胶作制备复合膜的基体[17],如郭开红等研究的在鲢鱼明胶中添加海藻酸钠,在20 %的海藻酸钠时,使得复合膜的WVP最小,拉伸强度最大[18];胡熠等研究的鱼鳞明胶中加入香豆素,在0.09 g/100 mL时,WVP最小,力学性能最优[19];马越[20]研究的温度对明胶/普鲁兰多糖膜性能中,温度升高提高复合膜的力学性能增加,但对阻水性和水溶性等无明显的影响。本文主要以共混的方法制备一系列不同浓度甲壳素/明胶的复合膜,测试在不同温度的环境中复合膜的力学性能、水溶性、水蒸气透过系数等表现出来的规律,为以后绿色包装材料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原料

明胶、甲壳素、甘油,分析纯,阿拉丁试剂(上海)有限公司。

1.2 主要设备及仪器

集热式磁力加热搅拌器,DF-101S,郑州杜甫仪器厂;

桌上式拉力强度试验机,KS-M1508,东莞市科讯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S8000 FE-SEM,泰思肯公司;

恒温恒湿称重系统试验箱,HWCZ-150,上海迈沪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干燥箱,AYDHG-101A, 江苏安盈环境设备有限公司。

1.3 样品制备

取5 g明胶放入70 mL超纯水中,室温温度静置30 min,使得明胶分子充分吸收水分,运用搅拌器加热到60 ℃环境,搅拌30 min速度不宜太快,加入甘油2 mL;再在60 ℃环境中继续搅拌30 min,加入不同质量的甲壳素进行共混,最后在60 ℃环境中搅拌60 min,得到甲壳素/明胶溶液,将溶液倒在自制的聚氯乙烯(PVC)板上面,采用流延法制备甲壳素/明胶复合膜;放置在常温条件,干燥24 h成膜,用手触摸复合膜表面,干燥且无湿润感,方可揭膜。

1.4 性能测试与结构表征

SEM分析:运用SEM对复合膜的表面微观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

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测试:按照参考文献[21],将制备的复合膜,分别存在5、20、35(±1) ℃的恒温恒湿称重系统试验箱内,存放48 h,取出,测得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膜的水蒸气透过系数测定:按照参考文献[21],用50 mL的烧杯加入30 g硅胶,用制备的复合膜封口,放入下层有水的干燥皿,分别在5、20、35(±1) ℃的环境,按照短期(1 h测试一次质量变化,共6 h)和长期(1 d测试一次质量变化,共3 d),运用式(1)计算得WVP值[W,g·(m·h·Pa)-1]:

(1)

式中 Δm——t时间内烧杯的质量变化/g

d——封口膜的厚底/mm

A——烧杯杯口的面积/mm2

t——时间间隔/h

Δp——烧杯内外压差(参考相对湿度公式计算)

水溶性分析:按照参考文献[21],将制备的复合膜,称重记录质量m1,在5、20、35(±1) ℃的水环境中浸泡24 h,取出干燥后称重m2,运用式(2)计算得水溶率(R):

(2)

失水率计算:按照参考文献[21],将制备的复合膜,称重记录质量m3,分别在35 ℃和105 ℃的鼓风干燥箱内24 h,取出称重m4,运用式(3)计算得失水率(L)。

(3)

2 结果与讨论

2.1 复合膜宏观与微观图像分析

从图1中甲壳素/明胶复合膜的剖面和微观的形貌,分别为纯明胶(空白样)、甲壳素1 %和20 %含量时的SEM照片,从中可以看出纯明胶的复合膜无杂质出现,平整、均匀;而1 %甲壳素含量时,复合膜有少量杂质的存在,但基本比较平整;20 %甲壳素含量时,复合膜有较多的杂质,且不均匀的附着在表面,看出甲壳素含量越高与明胶的相容性越差。

(a)剖面图,0 %甲壳素 (b)剖面图,1 %甲壳素 (c)剖面图,20 %甲壳素(d)微观图,0 %甲壳素 (e)微观图,1 %甲壳素 (f)微观图,20 %甲壳素 (g)宏观图图1 不同含量的甲壳素/明胶复合膜的宏观和微观形貌Fig.1 SEM of composite membrane with different chitin concentration before and after tensile experimen

从宏观图中看出随着甲壳素含量的升高,复合膜的表面出现的颗粒度的越来越多,这是由于甲壳素是生物大分子,其结构本身较为稳定(分子间为强氢键,晶体结构强韧[22]),因为有羟基的存在,可以与明胶中的官能团形成氢键,但甲壳素含量过大时,与明胶溶解情况较差,这是由于甲壳素的分子间形成的为强氢键,其自身易发生团聚[23],含量较少时,甲壳素分子相互之间接触较少,分散较好,但含量增大,分子间接触增加,易形成颗粒掺杂在复合膜中,所以图中甲壳素含量较高的膜看起来比较粗糙,杂质较多,颗粒感较强。

氢键的形成是由于明胶中的羟基、氨基、羧基与甲壳素中的羟基、氨基及甘油和水分子中的羟基相互结合,但是如果小分子物质(水分子或甘油)的含量较少,两种大分子物质内的基团,直接结合成键,会产生强氢键,使得分子间刚性增大,结晶度增大[24]。

2.2 不同温度时复合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温度/℃:■—5 ●—20 ▲—35图2 甲壳素/明胶复合膜在不同温度下的拉伸强度Fig.2 Tensile strength of composite membrane with different chitin concentration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

温度/℃:■—5 ●—20 ▲—35图3 甲壳素/明胶复合膜在不同温度下的断裂伸长率Fig.3 Elongation at break of composite membrane withdifferent chitin concentration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

甲壳素含量/%:■—0 ●—0.5 ▲—1 ▼—5 ◆—10 ◀—15 ▶—20温度/℃:(a)5 (b)20 (c)35图4 不同含量甲壳素/明胶复合膜在不同温度下的 WVPFig.4 WVP of composite membrane with different chitin concentration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

从图2和3中可以看出复合膜在5、20、35(±1) ℃时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呈现为在低温时拉伸强度较低,断裂伸长率较大,在高温时则相反。主要因为:(1)水分子可以在复合膜中作为增塑剂(可以增加甲壳素的分散性,减小其团聚的发生),低温时复合膜中的水分含量较高,导致分子间的弹性增大,刚性减小,高温时水分含量降低,甲壳素分子(羟基、氨基等)与明胶分子(羟基、氨基、羧基等)直接结合形成强氢键的数量增大(这些官能团结合,易形成强氢键,导致分子间的结晶度增大[24]),缺少了水分在中间的缓和作用,因此分子间的作用力增强,结晶度增高,弹性减小,刚性增长;(2)在较高温时,可以加剧成膜内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增加体系内分子间的相互碰撞,从而使膜的结构更致密,拉伸强度变大,稳定性变好[25-27];其测试的结果与廖丽莎研究的不同温度对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淀粉复合膜的性质影响中的结果相符合。当温度较低时,膜的柔性和延展性较好,当温度较高时,膜的拉伸强度较大[27]。

复合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趋势,均呈现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这是由于明胶和甲壳素之间形成氢键,会产生一定的结合力,并且在甲壳素含量较少时(0.5 %、1 %)两者结合较好,如0.5 %的复合膜在20 ℃和35 ℃时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19.65 MPa,40.9 %)和(77.34 MPa,13.35 %);1 %在5 ℃时的断裂伸长率为113.4 %。主要由于两者形成有效的分子间氢键较多,随着甲壳素含量的继续增加,发生团聚,使得力学性能有所下降,但甲壳素分子间结晶度较高[24],产生一定的结合力(甲壳素分子间的强氢键),分子间的刚性增加[28],弹性减小,所以才出现了拉伸强度在波浪式的减小趋势。

2.3 不同温度时复合膜的水蒸气透过系数

从图4中可以看出复合膜5、20、35(±1) ℃时的WVP趋势,WVP反应的是复合膜的吸湿性能,它数值的大小反映为复合膜的保鲜性能的强弱,WVP数值越小,复合膜的保鲜性能越好。通过图中的对比,复合膜在不同温度下的WVP变化趋势,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图4(a)中5 ℃时随着时间的增长,WVP逐渐的减小,保鲜性能越来越好,空白样和复合膜的保鲜性能差距不大,基本相同;图4(b)中20 ℃时随着时间的增长,WVP呈现为先减小,后增加,最后逐渐的趋于平稳的趋势,并且空白样优于全部复合膜;图4(c)中35 ℃时WVP整体出现较大的波动,随着时间的增加,WVP趋势为先增大,后减小,全部复合膜均优于空白样;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1)低温时水分含量较多和甘油一起作为增塑剂存在,与甲壳素和明胶中的羟基相互之间结合,使得与外部环境中的水分子与羟基结合的位点减小。(2)低温时分子间运动小,分子结构排列紧密,高温时复合膜内部的水分子减小,并且分子间的运动增大,使得明胶和甲壳素的分子相互结合,复合膜内分子间的结晶度增加;但同时外部环境中的水分较大,水分子会缓慢的进入复合膜,与复合膜的位点(羟基、羧基、氨基等)结合,随着时间的增长,复合膜内的位点全部被水分子结合后,阻隔性增强。(3)对比不同温度复合膜的WVP,最低值均0.5 %或1 %,甲壳素含量增大,发生团聚使得复合膜出现缺陷,致使其性能降低。

图中复合膜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趋势与马越研究的环境温度对明胶/普鲁兰多糖可食性膜性能影响中出现的结果相同,均为随着温度的升高,WVP增加[20],是由于明胶凝胶具有加热融化、冷却胶凝的可逆性,所以在低温时复合膜形成的网状结构较为紧密。得出:(1)甲壳素的加入使得复合膜WVP,受温度影响减小; (2)低温时,整体均较为稳定WVP均较小,结构紧密,高温影响较大,易出现缺陷,WVP均较高。

2.4 不同温度时复合膜的水溶性

从图5中可以看出复合膜在5 ℃和20 ℃时的水溶性趋势。在35 ℃时所有复合膜,在30 min内全都溶解,所以未出现在图中(从图6中可以看出在35 ℃时复合膜的变化,0.5 %在15 min时溶解,随后0 %在17 min被溶解,30 min就全部溶解,呈现为甲壳素含量越大水溶性越差); 从图5中得出温度越高水溶性越大,其主要是因为明胶中含有较多亲水性的氨基酸,并且具有低温成胶,高温易溶解的特性,同时高温时分子间的运动增大,使得复合膜在短时间能全部溶解。甲壳素含量较少时呈现为水溶性增大的趋势,当甲壳素含量过大时,水溶性迅速的降低,这是因为:低含量时,两者结合较好, 分散性较好,并未形成分子间的团聚

温度/℃:■—5 ◆—20图5 甲壳素/明胶复合膜在不同温度下的水溶性Fig.5 Water solubility of composite membrane with different chitin concentration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

时间/min:(a)0 (b)10 (c)15 (d)30图6 不同浓度甲壳素在 35 ℃下的水溶性Fig.6 Water solubility of composite membrane with different chitin concentration at 35 ℃

(或形成的团聚不大,较为分散,未形成过多的分子间强氢键,未结晶),因为如果团聚过大,形成过多强氢键,结晶度增大,溶解较为困难;甲壳素含量过多后,发生大的团聚,结晶度增大,形成结晶区(可以阻隔或减缓水分的进入),复合膜在水中的溶解率减小。

2.5 不同温度时复合膜的失水率

从图7看出复合膜在105 ℃和35 ℃时的失水率趋势,在35 ℃的环境之中干燥24 h,主要除去的为复合膜中未成键的游离水分子,而105 ℃(70 ℃左右,明胶膜的DSC出现第一个,结晶水除去的峰[29])的环境之中干燥24 h,主要除去的为复合膜中结晶水和游离水分子两种,所以105 ℃的失水率均高于35 ℃,同时者之间的差值就是复合膜中所含有结晶水的含量。

温度/℃:■—35 ●—105图7 不同含量甲壳素/明胶复合膜在105 ℃和35 ℃下的失水率Fig.7 Loss water of composite membrane with different chitin concentration at 105 ℃ and 35 ℃,respectively

在35 ℃的环境之中,纯明胶失水最为严重,随着甲壳素含量的增加,复合膜的失水率逐渐的减小,主要因为(1)甲壳素的含量逐渐增大,与明胶成键,或自身结合(甲壳素团聚或形成结晶区)均会将水分子,封在复合膜中。(2)虽然甲壳素不溶于水中,但中含有的较大的羟基,会与水分子结合形成氢键。(3)甲壳素含量增大,与明胶或甘油结合,使得水分子与明胶或甘油以前成的氢键断裂,成为游离水分子,随后部分蒸发到空气中。

在105 ℃的环境之中,同样也是纯明胶失水最为严重,出现的趋势与35 ℃时相同,但相对较缓,其主要原因为上文中(3)所导致,因为在105 ℃的环境中,复合膜中的所有水分子基本全部蒸发。对比上述分析得出随着甲壳素含量的增大,复合膜内游离的水分子减小(蒸发或变为结晶水),结晶水的含量增加,在5 %后结晶水的含量出现略微减小(甲壳素含量过多,自身团聚过大,与明胶结合位点减少)。

3 结论

(1)在加入少量甲壳素(0.5 %和1 %)时,与基体明胶的结合较优,形成的网状结构较为紧密,因此力学和WVP性能较优;甲壳素含量越大,复合膜的各项性能逐渐降低,但复合膜内部结晶水含量增大,游离水含量较小;

(2)高温时复合膜的拉伸强度和水溶性较优;低温时复合膜断裂伸长率和WVP较优;

(3)可以依据复合膜在不同温度时的表现,制备成不同的包装材料,应用在不同的环境中,使用后将其放在35 ℃的水中,短时间就可全部溶解,方便处理。

猜你喜欢

甲壳素复合膜氢键
基于聚乙烯醇复合膜的改性研究进展
微生物甲壳素酶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
盐酸四环素中可交换氢和氢键的核磁共振波谱研究
牙周膜干细胞BMP-2-PSH复合膜修复新西兰兔牙槽骨缺损
正确把握课标要求 精准实施有效教学*
——以高中化学“氢键”的教学为例
研究人员实现生物质中氢键裁剪与重构
甲壳素在食品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分子印迹复合膜在拆分延胡索乙素对映体中的应用
细说氢键
甲壳素对蔬菜表观状况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