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新高职院校羽毛球教学的相关思考
2019-10-26胡勇波
胡勇波
摘要:羽毛球是我国的国球之一,有着广泛的受众群体。随着时代的发展,各高职院校也对羽毛球教学也愈加重视。羽毛球教学中,培养学生对羽毛球动作技能的掌握一直是教学活动中的重点内容。如何在教学中突破传统的教学局限性,创新教育理念,通过有效教学挖掘学生更大的潜力,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成为现代教育中应深入思考的问题。文章就高职院校中如何创新羽毛球教学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羽毛球教学;创新
羽毛球教学中,教师方法是指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的授课措施。教学方法选择的是否合理会对学生学习的效果、学习兴趣、教学质量等产生直接影响。传统羽毛球教学中,教师通常通过大量的挥拍训练使学生掌握初步的动作,然后在进行定点击球的方式重复练习,指导学生练习中的不足。这种教学方式虽然有一定的成效性,但是形式比较单一,学生学习的过程比较枯燥无趣,很容易打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加强高职院校羽毛球教学的创新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优化教学课程体系
科学的课程设置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因素,当前高职院校羽毛球教学中选修课与其他学科安排不合理等问题,高职院校应根据实际科学设置课程。首先应将羽毛球、平乒乓球等体育课程纳入到学校整体课程当中进行统筹安排;其次需要根据各个课程的特点交叉科学安排,设置合理的上课频次。最后针对教师调课问题设定一定的要求,保证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贯彻落实。
二、创新羽毛球教学模式
根据教学目标需求以及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特点,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的重要保障。
(一)合作学习
合作學习法的特点在于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通过体育教师的有效引导,在合作学习中学生能够在不同的角色中获得不同的收获。高职院校羽毛球教学中,合作学习法的有效应用需要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合理的小组划分,使各个小组内的成员通过相互影响和帮助提高运动技能。不仅能激发学生运动的兴趣,同时对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起到积极的作用。每一位小组成员都能感受被他人接受的自尊感,进而更加主动地投入到目标任务完成的学习当中,从个人求知欲发展到为集体而战的境界,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二)比赛教学法
比赛教学法是指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比赛的方式开展的训练活动,具备了主体性、引导性、探索性等特点,对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移动速度、观察力等有着重要作用。比赛教学法的运用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不同层次的划分,并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开展比赛活动,通过层次化的教学内容,保证比赛的顺利开展。
(三)体育游戏的应用
体育游戏有着娱乐性、多样化以及竞争性特点,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目的开展的体育活动。羽毛球教学中通常对学生的耐力有较高的要求,通过体育游戏的有效应用,可避免传统教学中机械重复动作给学生带来的枯燥感,有利于挖掘学生更多的潜力,提高教学效率[1]。例如在羽毛球教学的准备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喊数抱团的游戏训练学生的敏捷性,用双脚开合跳训练学生腿部肌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打开身体,快速进入到接下来的练习当中。在教学握拍技术中,教师可以设计镜子影像的游戏,让两个组学生面对面的进行动作练习,避免传统教学中示范、纠正的枯燥流程;在教学结束之后,可以利用一些健美操、音乐伴奏等做一些整理运动,帮助学生将身体恢复到正常状态。
三、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针对高职院校羽毛球等项目中教师少的问题,应积极做好青年教师的选拔工作,调整专兼职教师的比例,使教学能力和素质强的兼任教师成为专任教师,鼓励其专心投入到体育教学当中[2]。高职院校还应加强机制的建设的,为教师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首先应设置竞争机制,定期开展业务技能比赛、形体体能评比等活动,促使教师自觉健身。其次制定学习机制,高职院校应重视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其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定期培训提高教师的素质,使其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和体育观,提高教师对工作的认同感。高校可以通过聘请校外专业或邀请校内优秀教师介绍经验,开展学术研讨会等等形式提高体育教师专业水平;最后应制定监督激励机制。高职院校可通过个人业务档案等形式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检查,同时将检查的结果记录到教师档案当中,并将其与教师的评优和职称挂钩。针对在校内外各种比赛活动中表现优异的教师,应给予奖励,激发教师工作上的积极性。
四、结语
在高职院校羽毛球教学中还有着很多的不足之处,理论课程比例大实践内容少,教学效率以及效果有待提升等。在高职院校羽毛球教学的创新研究中得出,教师应针对羽毛球运动的特点,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应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同时还应加强基础设施的完善,通过多种途径去提高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束长平.高职院校羽毛球教学方式的构建与创新策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21):136+138.
[2]孙前程,杨龙,韩艳琴.高职院校羽毛球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19,9(16):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