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篮球防守理念发展趋势的思考
2019-10-26宋桥仔
宋桥仔
摘要:防守是篮球这项竞技运动当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正确的运用篮球防守动作、防守方法和防守策略能够帮助运动员在赛场上更好的牵制对手,通过灵活的防守变化可以不让对方有可乘之机,瓦解对手的进攻态势,从而为比赛的胜利奠定非常重要的基础。那么究竟何为篮球防守理念呢?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的理解篮球防守理念?篮球防守理念又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和发展?这些都是本文要着重探讨的内容,目的就是提高篮球训练水平,提高运动员的防守技巧。
关键词:篮球防守;防守理念;发展趋势
在篮球这项竞技类的运动项目之中,在日常的训练和比赛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运用到许多的训练理念,主要就包括进攻理念、防守理念以及配合理念等等,其中防守理念作为整个篮球理念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整个篮球训练体系中的地位相当关键。因此在进行篮球教学和训练的过程中教练员防守理念有清晰和深入的认知是非常必要的,将防守理念运用到平时的训练和比赛当中,指导运动员的防守动作、防守方法和应用原则,能够提升我们篮球训练的专业化和科学化水平。篮球防守理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伴随着实践的应用和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和创造。本文就主要从讲解对篮球防守理念的全面认识出发,对篮球防守理念的发展趋势进行一定的分析和研究。
一、对篮球防守理念的全面认识
篮球防守理念本质上指的就是在篮球这项竞技运动中通过不断的实践获得相应的理论化的认知,我们将这些从实践中得来的思维、概念以及其他各种观念上的产物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和总结,从而形成了一种关于篮球防守技术的理性化的态度和认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篮球防守理念。由此可知篮球防守理念的形成来源于实践,我们可以从广义上认为防守理念就是有关防守这一技术方面的一些要领和理性认知,一般来说它具有相对固定的理论体系。而从狭义上来看,篮球防守理论就是一些有关防守动作、防守方法和防守策略的总结,我们从实践中得来认识,最终又要用这些理性的思维来指导我们今后的实践和训练。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不断加深,当前篮球防守理念又增加了有关战术战略以及临场发挥等方面的内容,这对于我们今后的篮球训练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篮球防守理念的发展趋势分析
(一)传统的篮球防守理念
传统思维下的篮球防守理念其实就是基于对立统一规律所形成的。这一阶段的成熟理念主要就是跟进攻理念相对应的,二者既对立又统一。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在组织篮球防守训练的过程中,我要就是针对进攻方的一些进攻动作来进行阻止和瓦解,主要是停留在“守”的阶段,相关的防守动作和防守策略主要是在与进攻方的对抗中所形成的,要想取得防守方面的胜利关键就看进攻和防守双方的技术水平。这一传统的篮球防守理念一定的被动性,防守方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更加灵活的进行战术运用,因此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我们破了这一传统的防守理念,逐渐形成了进攻型的篮球防守理念。
(二)进攻型篮球防守理念
所谓的进攻型篮球防守理念主要就是做到了以人为主体、以球为中心,防守方法和战术的运用更加的灵活和多样。遵循着以退为进的篮球防守原则,增加了防守的攻击性和防御性,就是说实现了主动防守,这是对传统篮球防守理念的创新。在进攻型防守理念的指导下,防守方式各观察着球的运动情况以及进攻方的控制方向,主动的对对手进行攻防。同时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我们有之前的集体防守或者个体防守变为了综合性防守,也就是说我们不再强调个体和集体的站位和区分,而是让运动员都能够具备相应的防守意识,在个体队员上前防守的过程中,他的队员要有意识的对空缺出来的防守区域进行替补和换位,从而减少防守中存在的漏洞,切实的提高防守水平。
(三)现代化的篮球防守理念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们的篮球防守理念也逐渐向着信息化和数据化的方向发展。篮球防守理念的形成已经不再单纯的依靠技术总结,而是通过利用一些網络信息资源和先进的技术设备对整场比赛进行复盘,从而获取对方和自身更为科学化的技术资料,通过智能化的分析和研究可以更为精准的总结对手的进攻规律,在此基础上可以更加有针对性的制定防守战术和防守目标,也就大大提高了防守的有效性。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篮球防守理念势必成为篮球理念中最有价值的一个部分,也彰显了篮球这项竞技运动的时代特征。
三、结语
综上所述,关于篮球的防守理念的演变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由被动到主动,再到现代的综合性分析,篮球防守理念的创新对于篮球防守技术的提高和防守战术的优化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肖雷.关于篮球防守理念发展趋势的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7,7(33):170+172.
[2]金光辉.现代篮球防守理念与主要防守环节分析[J].才智,2017(28):248.
[3]杨明胜.关于篮球防守理念发展趋势的思考[J].运动,2017(05):50–51.
[4]刘庆广,霍子文.关于篮球防守理念发展趋势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02):12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