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视角下太极拳文献研究述评
2019-10-26关浩
关 浩
山西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9
中华武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传承、发展与推广呈现出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而太极拳又是中华武术众多门类里极具代表性的瑰宝之一。从科学角度来看,太极拳融合了中国传统哲学、中医学、伦理学、兵学、美学等诸多学科而形成的,具有非常鲜明的东方色彩和地域特征,同时被认为是行之有效的保健运动方式。太极拳拳理是讲究动中有静、静中含动,动静合一的辩证统一学说,练习太极拳能够使机体各器官之间相互协同工作,提高各部分组织的机能;太极拳要求集中精神,全神贯注,即须“心静用意”,专注可以排除干扰的思绪,提高自我意念控制的能力,并对人的精神产生积极影响。随着对太极拳研究的逐步深入,太极拳对人体产生的积极影响受到越来越多医学领域学者们的关注。
随着运动科研的快速发展。近年来,科研工作者对太极拳在医学领域的研究成为了运动科研的热点。太极拳对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和骨质疾病发病率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因此,对于相关文献的整理分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科研工作者的工作量,提升研究效率。
1 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太极拳在医学中的研究主要在临床医学、中医与中西医结合、体育、特种医学类研究较多,选题主要涉及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抑郁、焦虑,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脑卒中,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糖尿病,运动系统疾病如膝关节炎、骨质疏松、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病种。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太极拳组和对照组观察研究。常用太极拳类型为24式简化太极拳、48式太极拳、陈氏太极拳和杨氏太极拳。研究发现,太极拳除对高血压有缓解作用之外,也对高脂血症等方面有一定的作用。研究发现太极拳还可有效缓解膝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临床症状,改善骨质疏松患者的症状并提高骨密度。研究表明,长期规律的太极拳锻炼可以纠正和延缓中老年人因增龄引起的血清 NO含量下降,从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部分研究表明太极拳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有效,仍需后续研究证明。另外,太极拳可调节其血糖及血脂水平,有助于提高Ⅱ型糖尿病患者机体的免疫机能。通过对神经系统方面研究进行分析,发现太极拳在一定程度上可加强对帕金森患者的运动控制,改善平衡功能,而且对缓解失眠、焦虑、抑郁有积极作用。综上,太极拳在疾病治疗和预防中的功效得以被大量的实验数据所证实,在医学中有较好的治疗或辅助治疗效果,对身心健康有较大的积极作用,值得在医学中推广。
将太极拳在医学中的学科分布进行归类,如表1所示,太极拳医学类文献中学科分布广泛,包括:临床医学、中医与中西医结合、体育、特种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护理、基础医学、中药与方剂。太极拳临床医学类文献总量最多,共82篇,占总文献发表总量的48.81%;中医与中西医结合文献稍比临床医学类少,共51篇,占总文献发表总量的30.36%;其次是特种医学文献23篇,占总文献发表总量的13.69%。太极拳医学类文献所涉及内容广泛,而且伴随着太极拳研究的逐步深入所涉及的医学科目也越来越多。可得出,太极拳临床医学和中医与中西医结合研究较多。同时,太极拳医学类理论分析与太极拳传播中技术理论有中国医学、医学基础理论、中医临床学、中医内科。中药与方剂研究较少,这可能与太极拳在我国未全面开展起来有关。
表1 太极拳医学类学科分布
随着科研工作者对太极拳保健性能不断深入的科学论证,太极拳对机体各大组织系统的积极影响日益受到医学领域和运动科学领域的学者们的关注,从现代体育科学角度讲,太极拳本身已经成为一个完整的科学系统,完全能够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及辅助治疗手段增加人体健康因子。太极拳在医学上的医用价值值得科研工作者进行深入的研究,最大限度地发挥太极拳的价值。
2 太极拳医学类文献分析情况
2.1 太极拳在医学类内科的结论分析
太极拳中医内科研究集中于养心治神功法、情感性精神症、睡眠障碍、冠心病预防等研究。从中医角度而言,太极拳可使人阴阳平衡、经络通畅。现代中医学认为,太极拳具有促进血液循环、呼吸节律、安定精神、加快分泌代谢等积极的效果,对帕金森病患者,高血压患者,以及糖尿病患者等发挥积极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太极拳对神经系统的干预研究主要涉及失眠、焦虑症、抑郁症和帕金森病。其中研究失眠的5篇文献都通过睡眠质量指数积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及睡眠效率等手段,得出一致结论:太极拳可有效改善患者失眠症状。在对焦虑症、抑郁症进行研究的3篇文献中,有两篇以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的方式进行测评,还有一篇以参加太极拳运动前后的脑波和STAI心理问卷为研究方式,他们都得出同意的结论,即太极拳疗法能改善抑郁症患者的负性情绪,对人的心理、轻度抑郁症有积极作用。
还有部分研究者开展了太极拳对帕金森病患者的影响研究,比较太极拳和其他运动方式及药物治疗对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功能灵活性、运动控制和平衡力等方面的作用。研究群体以中年以上人群为主,以太极拳组与对照组实验的形式开展研究,治疗期过后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评定运动功能及自身状态。根据评定表中相应参数的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在很大程度上表明太极拳能够改善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的步态灵活性和平衡控制效果。最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数据说明,太极拳对加强老年人的肌肉的柔韧性、收缩能力和平衡力等方面均有积极的影响。
太极拳对心脑血管的干预研究主要涉及高血压、脑卒中和冠心病等。其中对高血压疾病的研究文献共有39篇,研究主要以将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太极拳组和对照组的对比实验方式,太极拳组进行太极拳练习,对照组给予健康教育讲座,干预时间6周到8周不等,每周干预后测量血压。通过对比试验,总结数据可以得出太极拳的持续练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维持轻度患者动态血压水平,调节血清NO水平,进一步促进对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
在研究脑卒中、冠心病的24篇文献中,研究工作者也是以将患者随机分为太极拳实验组和常规训练对照组的方式,干预时间持续8周到三个月,冠心对病患者检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三酰甘油,使用运动功能量表、功能性步行分级量表以及步态评估量表对脑卒中患者的步行能力进行评估,结果一致显示太极拳组血脂水平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颈动脉血管壁内膜中层厚度绝大部分明显变薄。表明太极拳运动疗法加之常规训练比仅进行常规训练更有助于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恢复和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的改善。
太极拳对内分泌系统的干预研究主要以糖尿病为主,涉及文献8篇。研究学者将Ⅱ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太极拳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太极拳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练习太极拳,干预时间4-6个月不等。通过专业仪器检测血糖、血脂和血红蛋白的浓度,分析对比数据,都得出结果,太极拳组血糖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由此得出结论,系统、长期参加太极拳功法锻炼,可促进糖的利用,减轻胰岛素的负担,并能有效防治Ⅱ型糖尿病的并发症。
2.2 特种医学类文献研究成果结论分析
特种医学类文献研究分为放射医学、运动医学、法医学、航海医学。2013年1篇、2014年2篇、2015年2篇、2016年3篇、2018年1篇。其2013年1篇文献对太极拳对循环系统疾病干预国内研究现状。2014年2篇分别研究二十四式太极拳与西药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效果,提出太极拳+呼吸锻炼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加太极拳运动联合缩唇腹式呼吸方法有助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改善效果。2015年有2篇文章研究了负氧离子干预下太极拳对中老年肥胖人群身心健康的影响、养生功法干预心脾两虚型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研究。2016年3篇研究了太极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影响研究、16周太极拳健步综合练习对脂肪肝患者功能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以及血压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2018年1篇研究为太极拳对冠心病患者生理指标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2.3 急救医学类文献研究成果结论分析
急救医学类文献共10篇,分为基础研究、急重症治疗技术、急重症各论研究。2013年1篇、2014年2篇、2015年3篇、2016年3篇、2018年1篇。2013年1篇《太极拳对循环系统疾病干预国内研究现状》提出太极拳具有阴阳相济、圆活连贯、动静结合的特点,有助于增强体制、适用于弱者作为疗病与保健。2014年2篇分别研究了二十四式太极拳与呼吸功能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以及原发性高血压的气体信号分子机制,得出,太极拳有助于预防慢性阻塞肺疾病与高血压。
2.4 太极拳在医学类运动系统的结论分析
太极拳对运动系统的干预研究主要涉及膝关节炎、骨质疏松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共34篇文献。以太极拳组和对照组的方式,干预时间3-6个月不等,太极拳类型涉及24式太极拳和陈氏太极拳,使用专业仪器进行指标测量和分析,结果显示,太极拳组本体感觉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至于干预期间不同类型的太极拳对各系统疾病的干预之间是否具有差异性等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3 结语
太极拳医学类文献发表数量较少,但是专业性极强,且太极拳对一些临床医学有很大的辅助疗效,操作性较强,不受外界一些条件影响,起到了极大的积极作用,更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值得在一些临床医学上面进行推广借鉴。太极拳更是一种辅助措施,对试验者有着比较重的心理影响。不同类型的太极拳对各种类型的疾病是不是存在差异,值得更进一步深究探索。从主题内容分析,太极拳医学类文献分为中国医学、医学基础理论、中医临床学、中医内科,其他领域研究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