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介视域下初中体育课堂生态重构的实证研究

2019-11-25薛成博

武术研究 2019年10期
关键词:学练重构媒介

薛成博

德富路中学,上海 嘉定 201801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教学进入更深层次的融合,教学信息化已经成为教育继续向前发展的新趋势。它的作用和地位最早由辅助课堂教学变为引导课堂教学,与此同时,其结构与功能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将新媒介与学校体育教学及课程深度融合,创造新的体育教育生态,也使得体育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变化。基于此,构建新型体育课堂生态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何为体育课堂生态?体育课堂生态如何重构?在何种形式下重构?这些问题就需要我们一线体育教师来积极思考并给予解决,以此提升教学质量和课堂效果。

1 核心概念

1.1 课堂生态

1932年美国教育学者Waller在其新书《教育社会学》中首次提出“课堂生态”理论,并将这一概念引入教育教学领域。[1]课堂生态包括教师、学生、教学环境、教学组织形式、师生关系及教学评价等非生物因子。它主要是指教师和学生在课堂环境下存在、发展的状态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2]课堂生态的各因子之间相辅相成,又相互作用。同时也可将各因子划分为主体因子和客体因子,主体因子主要包括课堂教学的主体及课堂教学的主导,即:学生和教师。而客体因子涵盖的范围就比较大,它主要包括:教学环境,教学资源组织形式、师生关系、教学评价等。主体因子可作用于客体因子而达成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客体因子也可辅助或者反作用于主体因子有效完成教学目标。

1.2 体育课堂生态

体育课堂教学生态是指体育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教学系统。具体地说,体育课堂教学中,师生在教学环境下设计教学内容、组织教学形式对学生进行教学等各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构成的基本教学系统。

体育课堂生态是课堂生态的子概念。两者的关系是上下位关系、整体与部分关系、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体育课堂生态是课堂生态的具体体现,是课堂生态的有机组成部分。课堂生态的改革与发展有利于体育课堂生态全方位重构的形成。体育课堂生态形成丰富而充实的课堂生态。

2 基于新媒介的体育课堂生态重构的必要性

2.1 二期课程改革及新课标的导向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基本理念明确指出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同时上海市二期课改的继续深化,把新媒介、新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提升教学质量。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新媒介技术,并发挥教师的创造性,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内驱力,为学生创造一个乐学、乐动、高效的学习氛围。最大限度地达成体育课程目标。[3]

2.2 技战术学习的特殊性要求

体育课教学区别于其他课程教学的主要特点是:强调以身体参与,同时承受一定运动负荷。学生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学习体育知识、技战术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品格与关键能力。运动技能的学习不仅通过本体感受技术动作,同时更需要视觉和听觉去接受信息。随着学生身、心及运动能力的发展,学生对运动项目的技战术学习需求也相应增多。新媒介在课堂中的应用,既可以让学生通过视听觉去学习技术动作,同时通过多媒体的视频播放学习技术动作。

2.3 教学组织方式多样性的要求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倡导运用多样化教学方式,并将知识置于复杂情境中。这就要求体育教师科学合理运用新技术。新媒介在教学中应用时,通过分组或者分层教学,不同组别、不同层次依据自我的技术水平,通过本组的学习任务,通过平板电脑或者电子屏幕进行分组学习。这样不仅避免由于枯燥乏味、单一的学练而造成的体育课堂生态的失谐、失衡现象的发生。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可以满足学生体育个性化发展,同时可以推动学生多样化发展、运动专长得形成。

2.4 教学结构化与完整化的要求

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结构化的知识和技能解决体育实践中的问题,就必须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避免把知识、技能的教学割裂化、碎片化,要求完整化、结构化。学生通过完成技术动作的学习,可以在比赛或实际中得到创新或灵活运用。新媒介的体育课堂教学对知识、技能结构化与完整化提出更高的要求,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音视频、心率测试仪等新媒介的使用,更充分合理的学习技术动作的连续性与结构性。

3 基于新媒介的体育课堂生态重构的作用与目的

3.1 培养全面的人

人是社会性的人。人成为了人本身,人并非孤立的存在, 人的自由发展又将推进人的全面发展。[4]这也充分印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诉求。[5]学校体育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通过体育学练后学生形成具有体育学科特定属性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发挥体育课程的健身育人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集中体现体育学科的育人价值。

基于新媒介的体育教学,开阔学生视野。学生不仅可以学习体育知识与技能,而且时间和创新能力也能得到提升。运用网络、视频等新媒介技术,使体育知识与技术更加具体化和形象化。在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本节课主体教学内容时,学生根据自我水平,利用新媒介学习更深层次的技术动作或巩固本节课所教授的技术动作,促使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3.2 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新媒介技术融入体育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通过学练进一步提升学生各项目的运动水平,使学生更容易获得成功体验,提升教学效果和达成教学目标的同时,也为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习惯与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6]

3.3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6]主要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大方面。它是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中依据三维目标体系形成的关键品质和主要能力。基于新媒介的体育课堂重构就是以核心素养为出发点,以体育教学为载体,学科知识为路径,新媒介为保障,着力发展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4 新媒介视域下构建和谐体育课堂生态的实施路径

4.1 新媒介与师生

体育课堂是一个由教师、学生和课堂生态环境共同组成的生态系统。[7]教师和学生就是课堂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生物因素。[8]课堂中融合新媒介等信息技术可以巩固并辅助教师课堂生态位。这对体育教师而提出的要求与挑战,要求体育教师首先具备新媒介科学合理运用的能力,掌握其运用方法。针对不同运动项目,教学采用不同形式的新媒介技术。例如在教学中给学生佩戴心率测试仪,不仅可以实时监测学生的心率,而且体育教师根据学生心率变化,确定相应的运动强度与练习时间等。有利于教师合理安排事宜的运动负荷。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突显学生的课堂主人翁地位,彰显课堂活力,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运用新媒介手段进行学生自主、合作及探究性学习,更是彰显师生生命的活力与价值。这是生态型的体育课堂的价值趋向与发展走势。

4.2 新媒介与教学方法

融合新媒介进行体育课堂教学的生态重构,教学方法的创新尤为关键。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创设教学新情境、创新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或分组帮扶教学。所谓新媒介视域下的分层教学是依据学生技能水平进行分层教学,每个层次的学生按照平板电脑上的教学内容进行学练。体育优等生在教学内容学练结束之后可以学习更深层次的技术动作;体育后进生在教学内容学练结束后对基础内容进行巩固或者学练辅助主体教学内容的运动项目。分组帮扶教学是指随机分组,同时体育优等生作为小组长,学生根据新媒介进行主体内容的学练,或者利用平板拍摄组员练习情况。小组长带领所有组员观看组员练习视频记录,对其进行纠错、帮扶,共同进步,以此建立动态发展的体育课堂生态。

4.3 新媒介与评价考核

科学合理的评价考核对体育课堂教学具有正导向的作用。它不仅促进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还促进体育教学目标的达成。[9]新媒介视域下的体育教学评价依旧注重评价的多元化与多样性,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相对与绝对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在实际教学中通过佩戴心率测试仪,记录学生运动负荷,通过拍摄整学期的体育教学,用表格记录学生练习密度,同时通过新媒介对其他同学进行纠错指导等,都可作为评价的标准。

5 结语

新媒介视域下体育课堂生态重构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也是现代教学的需求,它的实现与体育教师、学生、教学环境、教学方法等多边活动密不可分。这种生态的重构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工程,需要一线体育教师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形成。

猜你喜欢

学练重构媒介
以学练标准为基础促学练内容之有效
长城叙事的重构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北方大陆 重构未来
书,最优雅的媒介
50米快速跑学练组织的策略研究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论中止行为及其对中止犯的重构
初中生学练太极拳四步走
预防与纠正初一学生低头运球现象的学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