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探研

2019-10-24张有明

成才之路 2019年26期
关键词:教学效率教学质量核心素养

张有明

摘 要:阅读教学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独立思考,学会怎样读书。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结合课文内容,创新教学设计,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探索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对语文阅读教学方法进行探研。

关键词:阅读教学;核心素养;教学方法;教学效率;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9)26-0055-02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核心素养是新的教育理念。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阅读教学应打破传统阅读教学现状,以学生为主体,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要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始,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应努力创新教学设计,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管从事何种工作,浓厚的兴趣是取得工作成绩的基础,是一种积极的非智力因素,这种非智力因素往往左右著人们的行动。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先导,创设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改变传统的“师道尊严”,做学生的朋友,和学生一起讨论交流,让学生感到学习是轻松愉快的,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会将平时的知识储备和生活阅历充分挖掘出来,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

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根据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可在阅读教学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名人趣事,选取各种游戏,刺激学生的大脑神经,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教师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有关桂林山水的视频、歌曲、图片等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师也可以把自己游桂林时的照片和学生游桂林时的照片进行展示,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学生们看见老师游览桂林山水的照片,都想急切知道老师眼中看到的桂林山水是什么样的。这时,教师可介绍自己眼中的桂林山水,介绍游览桂林山水的心理感受。这样,学生们的兴趣就会被调动起来,积极地投入到课文的阅读之中。

二、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在备课时,要把阅读方法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写进教案;在上课时,要把阅读方法渗透在教学过程之中。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在阅读中应该想什么,如不懂的字词、难理解的句子等。要教给学生怎样想,让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如初读课文,可尝试理解不懂的词语,提出不懂的或想了解的问题;深入理解课文,可抓住重点词句,思考文章主要写的是什么,要说明什么,给自己哪些启发、教育;最后要思考在读书方法上自己有什么收获,作文怎样写。例如,在教学《古井》一文时,教师可让学生边读边想、读思结合。当读到“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她的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儿女”时,想:为什么把“古井”比作“母亲”,把“井水”比作“乳汁”?“哺育”是什么意思?古井是怎样哺育她的儿女的?读到“门前的路面湿漉漉的,老是像刚下过一场春雨似的”时,想:这说明了什么?读到不懂的地方要想,读完每个自然段要想,读完全文也要想,这样就会对“古井是怎样哺育儿女的”有深刻的理解。边读边想,能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课文中有很多词语、句子难理解,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联系上下文进行思考。如《挑山工》中有一句话“似乎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山民的话包蕴着怎样的哲理呢?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把挑山工讲的那段话和课文内容联系起来,这样学生就会深入体会到这段话的深刻含义。从表面上看,这段话讲的是挑山工怎样登山的,但字里行间却包蕴着那种朝着认定的目标,一直往前走,步步踩实,坚忍不拔,奋力攀登的精神。此时,学生对挑山工的敬佩之情便油然而生。阅读时,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体会意思,能让学生在体会的过程中逐步提高理解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加强学生阅读训练

学生的阅读,关键在“独立”,能做到举一反三,而要达到这种目的,只有加强阅读训练。因此,教师要依据课文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训练的方式方法。例如,在教学《火烧云》一文时,教师一是要让学生默读,在文中画出火烧云的形状有哪些,二是要求学生默读描写这几种形状的句子,三是让学生就会动手试画不同形状的云,四是以课文为依据,集体评论这位同学画得怎么样,五是找出哪些词写火烧云的变化快。通过默读课文,学生能进一步体会火烧云的形状多、变化快的特点。这样,学生就会有充足的时间在阅读中自读、自思、自画,动眼、动脑、动口、动手。

四、指导学生朗读方法

朗读是理解课文的主要途径,朗读中情感是核心。学生要理解其意,感悟其情,然后进行朗读。例如,《古井》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不仅情感美,而且语言美。因此,读这篇文章时,体现情感美尤为重要。教师要指导学生针对课文所表现的不同情感,采用不同的朗读语气。这篇课文借赞美古井赞美故乡的人,应采用赞美的语气进行朗读。但课文中不同的句段又表现出不同的情感,所以朗读语气也就有所不同。例如,“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她的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儿女”,在朗读这个句子时,语气要亲切、自然,能让人体会到古井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精神;在读“乡亲们积极主动帮两位老人挑水”这一段时,要以轻快的语气朗读,能让人体会到乡亲们乐于助人的精神;在读“乡亲们不要报酬的态度是坚定而明确的,但对两位老人又是关心的”这一段时,要采用褒扬的语气朗读,让人体会到乡亲们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课文最后一段是作者对古井、对乡亲们的崇敬和赞美,要以赞美的语气朗读。如果真正能理解这些感情,并抓住语言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如语调的抑扬顿挫、语气的长短等,就能把这篇课文朗读得有声有色,使乡亲们美好的品质得到完美展现。

五、升华学生的认知

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还要鼓励学生在充分阅读、主动思考的基础上大胆发言,升华学生的认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分组学习的方式,让学生把阅读后想要说的话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以锻炼学生发言、倾听、表达、总结等各方面的能力。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参与,还要将探究活动引向深入。学生思维如果出现偏差,教师就要给予引导和纠正;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教师就不要再讲解,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质疑教材、质疑老师,打破标准答案、参考书等对学生思维的约束,彻底解放学生的思想。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拥有更多的标新立异,出现更多不同的声音,才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发表的不同意见持欢迎的态度,对他们不从众、不迷信、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精神给予充分肯定。

总之,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语文教学活动一般是以一篇篇的阅读文本为依托,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讲解和语文能力的培养。语文阅读教学肩负着为学生语文学习打好基础、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和树立学生正确阅读观的重担。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加强学生阅读训练,指导学生朗读方法,升华学生的认知,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胡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让学引思”[J].江苏教育研究,2019(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刘瑜.扎实推进阅读教学 提升学生读写能力[J].基础教育研究,2017(19).

[4]刘明功.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7.

[5]姚洁.小学中年级学生语文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

[6]章珊珊.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教学效率教学质量核心素养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