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高校青年教师思想素质的多维路径探索

2019-10-24尚艳青

成才之路 2019年26期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思想素质新常态

尚艳青

摘 要:青年教师是高校履行人才培养使命的重要依靠力量,他们与青年大学生的共同点多,对大学生的影响更直接。文章分析新常态下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状况,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以促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素质的全面提升,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思想素质;提升;新常态;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9)26-0007-02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中最富朝气、最具活力的群体,代表着高校的未来与希望,是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办好人民满意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青年教师的思想状况对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也关系着高校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优化高校青年教师思想素质,是加快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现实需要。

一、高校青年教师思想现状

党和政府历来重视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关注青年教师的思想状况。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下,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青年教师主体积极健康向上,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信心,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充满信心,热爱教书育人事业,关心关爱学生。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不能忽略青年教师中不同程度存在着的思想问题。比如,少数青年教师政治信仰迷茫,对党组织“敬而远之”;重专业轻思想,重业务轻政治;过于计较个人得失,奉献意识不强;关注个人价值实现,集体观念弱化;个别教师只教书不育人,甚至言行失范、不能为人师表。高校必须高度重视这些问题,着力加以解决。

二、优化高校青年教师思想素质的多维路径

1.完善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体制机制

目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已形成了完善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组织体系健全,分工明确,责任清晰,运转有序,但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尚缺乏明确的责任主体,“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管得成效如何”等问题由谁来关心还不清楚。从表面看,对于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高校党委宣传部门、工会,以及人事部门和教务部门都该管、都在管,但实际上责任主体不够明确,形成了事实上“都管都不管”的局面。因此,高校必须完善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体制机制,健全并落實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构建党委宣传部牵头,组织、人事、教务、工会等部门协同配合,院(系)级单位党组织具体实施,广大干部师生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合力。

2.丰富青年教师的政治理论知识储备

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和重大方针政策不可能一经产生就深深植根于青年教师的头脑中,提升青年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必须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增加青年教师的政治理论知识储备,特别是“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高校要利用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时间和党团活动机会,旗帜鲜明地进行理论灌输,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传递好声音。当前,就是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通过理论灌输、办班培训、现场教学、微党课等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引导青年教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青年教师学习政治理论时,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坚持密切联系实际,紧扣履职尽责,学用结合,用以促学,提高育人活动的主动性、责任心与自豪感。要通过学习,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十九大报告的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更加深刻地理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更加牢固地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更加自觉主动地用正确舆论导向占领高校讲台、论坛、第二课堂和各种宣传舆论阵地以及互联网络,更加自觉地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增强育人本领、培养高素质人才上来。

3.引导青年教师锤炼高尚师德

教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岗位职责,教育过程是传授知识、开启智慧、培养技能的过程。同时,教师更承载着育人的使命,教育过程是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交融过程,师德在教师育人实践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教师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高校要大力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通过理论学习、榜样激励、制度引领、观摩学习、氛围熏陶等教师喜闻乐见的形式与载体,唤起广大教师锤炼高尚师德的行动自觉。要引导青年教师自觉把自身价值实现与学校事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把追求个人利益与维护组织利益有机统一起来,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享乐与奋斗的关系、眼前与长远的关系,提升做人境界,做学生的学问之师、品行之师,在立德树人的具体实践中寻找自身的价值,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高校要加强师德师风考核评价体系建设,把师德表现纳入教师岗位任用、年度考核、职称评聘、项目立项、评优奖先等考核体系。引进教师和考核考评时,要辨识“学高”与“德高”,防止“一俊遮百丑”。要通过“师德标兵”“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等评选表彰活动,以及形式多样的尊师重教活动,激发青年教师的职业成就感、获得感和自豪感。

4.优化青年教师培养培训效果

高校要把师德师风建设的政策、文件精神学习作为新教师岗前培训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的必修内容,提高青年教师对锤炼高尚师德重要性的认识,增强青年教师自我审视、自我革新、自我修养的意识和能力。要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培养培训方式和载体,积极开发和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推进实践教学、案例教学,“坚持与青年教师专业特长、职业发展、服务社会等相结合,创造条件,加大投入,积极为青年教师开展社会实践搭建平台”。高校可利用寒暑假期,组织青年教师到革命老区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参观革命旧址,寻访“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战斗足迹,感受当年老区的艰苦斗争环境,感悟老区人民为革命做出的牺牲和奉献,见证老区的发展变化,增强青年教师潜心育人和立德树人的责任感、使命感、自豪感。还可以组织青年教师到产业集聚区、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等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一线考察调研,深刻领会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和重大方针政策的科学性与真理性,让青年教师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了解党情、国情、社情、民情,改造主观世界,提高理论站位。

5.解决青年教师的实际问题

安居才能乐业。在现实生活中,多数青年教师刚刚步入经济独立阶段,事业处于初创时期,面临着教学、科研、家庭、情感等多方面的压力和困难,背负的担子较重,生活的艰辛感更强烈。高校要及时给予其关注和关爱,为青年教师顺利发展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高校要坚持把塑造人与关心人、激励人、服务人、成就人有机结合起来,系统考虑,整体推进,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着眼于解决青年教师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和问题,加强人文关怀和情感投入,建立健全青年教师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帮助他们解决在住房、子女入托入学等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困难,让青年教师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安全感,在关心关爱中增强教育效果,以感动促行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党[2013]12号)[Z].2013-05-04.

[2]张烁.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猜你喜欢

高校青年教师思想素质新常态
高校青年教师思政工作协同创新机制探究
新形势下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必备素质
如何加强基层干部的思想素质教育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思想素质培养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