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警护理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护理中的价值分析
2019-10-24广东省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516001孙小红
广东省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516001)孙小红
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婴幼儿呼吸道疾病,常见于2岁以内婴儿,其发病原因主要为婴幼儿呼吸道感染导致[1][2]。目前我国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主要方式为雾化氧疗,而为了保证治疗的效果,保持患儿的呼吸道顺畅是重中之重,而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大多为婴幼儿,治疗配合度较低且身体状态较差使得治疗效果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因此为了实现预期的治疗效果,就需要进行护理干预,特此本文展开了预警护理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护理中的价值的研究分析,以下为研究过程以及研究结果的表述。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了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完全随机方式进行分组,共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儿各30例。
对照组男性患儿共14例,女性患儿共16例;年龄为4~20个月,平均年龄为(12.3±6.2)个月;病症: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共4例,合并呼吸衰竭患儿共6例。实验组男性患儿共15例,女性患儿共15例;年龄为3~21个月,平均年龄为(12.5±6.7)个月;病症: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共5例,合并呼吸衰竭患儿共8例。两组患儿其病症、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大致相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附表 对比两组患儿湿啰音、哮鸣音、咳嗽、憋喘等消失时间(d)
1.2 方法 两组患儿在护理之前均接受系统的身体检查,确立病情的缓急和身体状况,并根据检查结果给予对应的治疗,然后根据分组不同接受不同的护理方式。
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实验组患儿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增加预警机制进行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①基础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对预警机制进行相关学习,明白其精髓[3]。患儿安置病房室温必须保证在18℃~22℃摄氏度,湿度保证在55%~60%,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做合理的安排,所有的治疗护理时间尽量集中,以减少对患儿不必要的刺激。
②气道护理。在治疗之前,护理人员需要对患儿家属进行相关的知识宣教,获得家属的支持,教会家长一些必要的护理措施,让其共同参与到护理过程中,帮助安抚患儿,进而实现预期治疗效果。对气促、发绀的患儿给予氧疗,同时注意用氧安全。由于患儿病症多为憋喘、护理困难,因此需要格外注意患儿的呼吸道护理,给予患儿斜坡卧位,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对较大的患儿并尽量鼓励有效的咳嗽、咳痰。必要时根据患儿的情况进行雾化吸入治疗,为了减轻因超声雾化吸入导致氧分压降低选用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治疗前置患儿予坐位、半坐位或着侧卧位,治疗后辅予拍背、体位引流,以利于痰液排出。必要时根据医嘱给予吸痰护理,注意动作轻柔,时间不宜过长,尽量选用浅层吸痰法,以免损伤患儿呼吸道而加重负担。吸痰后及时评估患儿吸痰前后的痰鸣音及肺部的湿啰音等肺部体征情况。
③用药护理。患儿年龄小,病情重,护理人员需要严格遵医嘱合理安排控制用药量,合理使用输液泵、微注泵,使用药物前要严格三查七对,用药期间密切观察患儿体征变化,若患儿出现精神不振、呼吸加重、鼻翼浮动大、嘴唇发绀等症状时,立即停止用药,并检查心率及尿液,一旦检查数据异常立即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
④病情观察。在患儿整个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儿的神志、面色、生命体征及周围循环的变化,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汇报医生并给予针对性治疗与护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统计两组患儿护理后治疗效果、湿啰音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憋喘消失时间以及治疗后并发症情况。治疗效果以显效、有效、无效为记录标准。若患儿发烧、恶寒、头痛、咳嗽、肺啰音等症状消失,且痰量恢复正常,则判断为显效。若患儿发烧、恶寒、头痛、咳嗽、肺啰音有所改善,痰量逐渐减少,则判定为有效。若患儿临床症状不变或者加重,则判定为无效。总有效率的计算公式为: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并发症主要记录脓胸、肺脓肿、心包炎、败血症。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采用SPSS22.0版本处理,使用“%”表示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使用卡方检验,若存在P<0.05,则两组患儿护理后的各项指数对比有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 实验组患儿治疗效果为100.00%(30/30),与对照组患儿66.67%(20/30)相比差距明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小于0.05)。
2.2 对比两组患儿并发症情况 实验组患儿并发症为3.33%(1/3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的20.00%(6/30)。
2.3 对比两组患儿湿啰音、哮鸣音、咳嗽、憋喘等消失时间 实验组湿啰音、哮鸣音、咳嗽、憋喘等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要早一些,具数据如附表所示。
3 讨论
毛细支气管炎系指支气管发生炎症,小儿最常见且较严重的是毛细支气管炎,好发于冬季,可引起局部流行,不同于一般的气管炎或支气管炎,临床症状像肺炎,但以喘憋为主。毛细支气管炎的病原主要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病毒后,细小的毛细支气管充血,水肿,黏液分泌增多,炎症常可累及肺泡,肺泡壁和肺间质。
由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多为2岁以内婴儿,疾病的特性与患儿的特性并在一起,致使治疗起来具有一定困难性。为了实现预期治疗效果,就必须借助护理干预,而护理方式的选取并非随意,需要对病症以及患儿特性进行着重分析。毛细支气管炎具有病情变化快特性,患儿具有语言不通、身体素质柔弱等特性。因此本文采用了预警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对患儿辅助治疗。要实现预警护理的效果,护理人员就需要对病情变化具有深入了解,能够通过患儿任何体征变化准确判断出其具体感受,进而判断病情发展状况。加上患儿娇弱的身体,在护理过程中需要更加细致入微,任何护理动作都要慎之又慎。同时还需要照顾患儿家长的情绪状况,以借助他们的帮助实现预期治疗效果。
研究结果显示,常规护理方式增加预警机制进行护理,有效控制了患儿病情发展。在患儿无法通过语言交流病情状况时护理人员通过优良的专业综合素质,准确判断出患儿具体感受,并且根据患儿神情变化和细微的体征变化给予精确的治疗操作。加上联合家长对患儿开展心理护理,提升了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在心理、身体双重护理下,患儿的治疗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达到了预期治疗效果,患儿康复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