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在降低肝癌患者照顾者预感性悲伤中的应用

2019-10-24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300170王玉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12期
关键词:预感肝癌癌症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300170)王玉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起病隐匿,发现时常已属晚期,存活时间短,预后较差。有研究显示,约有半数以上癌症家属存在生理、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症状,这些症状与失去亲人后出现的生理及心理状态相似。1986年,Rando在发表的有关预感性悲伤的研究中[1],明确将预感性悲伤定义为个体对即将发生的疾病和死亡及可能出现的损失产生的一系列包括悲伤、应对、计划及社会心理重建的反应过程。近年来,癌症患者家属的心理、生理健康及生活质量越来越得到医学界的重视,患者照顾者良好的生活质量是为患者提供照护的重要保障。因此,护理人员在患者及其照顾者面临疾病与死亡时如何及时鉴别其出现的预感性悲伤并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护理干预应用于降低肝癌患者照顾者出现的预感性悲伤中,取得满意度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0月我院肝胆外科收治的肝癌患者照顾者84例,其中男38例,女46例,年龄24~76岁,平均年龄41.7岁。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2例。照顾者与患者的关系中:患者子女24例,患者配偶41例,患者父母19例。纳入标准为:①其家人经病理学或细胞学诊断依据确诊为肝癌且处于晚期的;②预计存活期<1年(由两名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医生预测);③知晓其家人的病情;④小学以上文化程度,可独立进行读写工作,沟通能力正常;⑤自愿参加该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照顾者在年龄、学历、性别、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试验过程中试验组2名患者死亡,对照组2名患者病情加重,其照顾者无法继续试验,实际参与试验的照顾者总人数为80例,每组40例。

附表 两组干预前后患者照顾者AGS得分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采用中文版的预感性悲伤量表分别在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照顾者的进行测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照顾者在接受干预后AGS评分。

1.3 观察指标 评估患者干预后后预感性悲伤评分(AGS评分)。预感性悲伤量表(The Anticipatory Grief Scale,AGS):由Theut等[2]在1991年编制,其最初应用于评估老年痴呆患者照顾者的预感性悲伤水平,此后常被用于评估癌症患者家属的预感性悲伤水平。本文采用的是中文版AGS,包括悲伤、失去的感觉、愤怒、易怒、内疚、焦虑及完成任务的能力共7个维度27个条目,采用Link5级评分法,总分27~135分,分数越高则代表预感性悲伤的水平越高。中文版AGS经周霜等[3]信效度检测,总量表的Cronbachi’s α系数为0.896,各维度的Cronbachi’s α系数为0.872,CVI值为0.963,大于推荐值0.8,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将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两组患者照顾者的预感性悲伤评分的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患者照顾者在接受护理干预后,预感性悲伤评分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附表。

3 预感性悲伤的相关分析及护理干预

3.1 预感性悲伤的相关分析 癌症患者,尤其是晚期癌症患者,当其面临死亡时,患者及其家属均可能出现一系列不可避免的心理及生理应激反应。Cheng等[4]对晚期癌症患者进行质性研究发现,晚期癌症患者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表现出如焦虑、悲伤、恐惧等不同的预感性悲伤反应,而其家人也可出现预感性悲伤反应,如确诊初期否认患者的疾病,以及绝望、焦虑及躯体化症状,且将一直持续至患者去世后很长一段时间。这种预感性悲伤在患者的配偶及子女中体现最为明显。

3.2 预感性悲伤的护理干预

3.2.1 疼痛护理 晚期肝癌患者常忍受着不同程度疼痛的折磨。有研究表明:当患者患病期间忍受疾病的折磨而痛苦不堪时,其家人的预感性悲伤程度将加剧。护理人员首先应纠正患者不正确的疼痛观念,如“使用止痛药对身体不利”,“疼痛忍一下就过去了”。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减轻其心理压力。传统疼痛护理观念认为:癌痛的治疗应以患者的耐受为主,尽量减少用药剂量,延长间隔时间,以防药物成瘾。殊不知这样不仅不能缓解患者的疼痛,反而会增加患者的恐惧心理,对止痛药产生心理依赖。应转变观念为“按时给药”,疼痛在尚未出现时即得到控制,减轻患者对疼痛的恐惧心理,且避免药物成瘾。此外,应根据不同程度的疼痛选择不同的止痛药物。198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镇痛三阶梯疗法,对于疼痛管理给出了明确指导。即按照疼痛评估的结果,根据轻、中、重不同程度的疼痛由弱到强给予药物治疗。尽可能使患者在患病期间处于轻松、无痛的状态,以减轻其躯体症状,缓解其照顾者的心理压力。

3.2.2 心理护理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均强调了患者及其照顾者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过程中,不应仅仅关注患者疾病的进展及转归,更应关注如何减轻患者及其照顾者因疾病造成的心理痛苦,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感受,并与家属一起进行积极的沟通交流,以帮助患者获得更为有效的社会支持。Holley等的研究结果显示[5]:照顾者预感性悲伤程度越高,则其生理及心理负担越重。照顾者由于照顾患者而改变其原有的生活节奏,失去娱乐的自由,甚至可能失去工作。加之照顾患者而导致的睡眠不足,患者照顾者常出现悲伤、无助、孤独等负性情绪。护理人员一方面应鼓励患者家属参与到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足够的社会支持;另一方面安慰患者家属,对其进行一定的心理疏导,帮助其缓解心理压力,适应照顾家人的生活节奏。同时积极面对亲人的即将离去的事实,完成自我调适以更好地应对家人去世后的生活。

4 讨论

预感性悲伤是个体在失去亲人时经历的正常过程,常发生与实际失去亲人之前。国外、香港及台湾地区对预感性悲伤的报道较多,而国内报道很少。这表明国内医护人员需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预感性悲伤的关注,帮助其更好地应对疾病和死亡的威胁。本文将护理干预应用于肝癌患者照顾者中,显著降低了其预感性悲伤得到程度,缓解了其心理压力,提高了照顾者的生活质量,从而给予患者更好的照顾。具有良好的临床意义。

猜你喜欢

预感肝癌癌症
体检发现的结节,离癌症有多远?
预感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归来吧!精灵(连载四)
癌症“偏爱”那些人?
对癌症要恩威并施
不如拥抱癌症
公路隧道交通事故预感知联动控制系统设计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Rab27A和Rab27B在4种不同人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