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瓶梅》玩花书屋藏板本和崇祯本的插图比较

2019-10-24朱妙伶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李瓶儿崇祯西门庆

朱妙伶

(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 南通 226001)

《金瓶梅》是明代四大奇书之一,是世情小说的代表。无论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是同类小说中的佼佼者,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据统计,《金瓶梅》一书的刻本多达几十种,插图本占一半以上。其版本系统较为复杂,其中玩花书屋藏板本属张评本系统,此书扉页框上端写有“全像金瓶梅”五字,框内中间写有“第一奇书”,左下方写有“玩花书屋藏板”,右上方写有“彭城张竹坡原本”。卷首有谢颐序署:“康熙岁次乙亥清明中浣,秦中觉天者谢颐题于皋鹤堂”。正文每半叶十一行,每行二十三字,有回前评,共有插图八十幅。现存的崇祯本刻本有十几种,按照版式分,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北大图藏本、上海图藏甲乙本、天津图藏本、日本天理图藏本等。这类藏本半页十行,每行二十二字,没有扉页,在回前诗词前一般写有“诗曰”或者“词曰”。另一类是日本内阁文库藏本、首都图藏本、日本京都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藏本等。这类藏本半页十一行,每行二十八字,有扉页,有东吴弄珠客序和廿公跋,没有欣欣子序。在回前诗词前大都没有“诗曰”或者“词曰”。虽然玩花书屋藏板本文本接近于崇祯本,但两者在插图和文本契合方面还是有明显差异。

一、对文本的阐释

玩花书屋藏板本和崇祯本文本基本相同,但两者插图在文本阐释方面并不完全相同,总体来说,崇祯本插图忠实地还原了文本所传达的信息,玩花书屋藏板本插图对文本的阐释则没有崇祯本插图契合,试举几例说明。

第一回,武大郎在街上偶遇自己的兄弟武松,十分欢喜,邀请他到家中。玩花书屋藏板本和崇祯本都有插图“武二郎冷遇亲哥嫂”(图1)表现,对此相应的文本是:

武大自从搬到县西街上来,照旧卖炊饼过活,不想这日撞见自己嫡亲兄弟。当日兄弟相见,心中大喜,一面邀请到家中。

比较两幅插图,还是可以看出细微差别:崇祯本插图中武大郎满带微笑,右手伸向武松,左手指向自家,正在邀请武松到家中。玩花书屋藏板本插图中武大郎双手伸向武松,面无喜色。从这一点看,崇祯本插图更契合文本内容,将武大郎遇见武松时激动的心情表现了出来。

第十三回,西门庆和李瓶儿在花府偷情,插图“迎春儿隙底私窥”(图2)描绘的正是二人偷情时的光景。对应文本,两者描述的文字相同:

妇人打发丫鬟出去,关上里面两扇窗寮,房中掌着灯烛,外边通看不见。这迎春丫头,今年已十七岁,颇知事体,见他两个今夜偷期,悄悄向窗下,用头上簪子挺签破窗寮上纸,往里窥觑。

虽然文字信息一致,但是两者的插图还是有较大区别:玩花书屋藏板本忠实于文本内容,画面上迎春站在窗前往屋里偷窥,画有图案的窗寮紧闭,看不见屋内光景。而崇祯本插图采用散点透视法,突破空间的束缚,将西门庆和李瓶儿偷情的场景与迎春偷窥的场景放在一起共同表现出来,突出了二人的荒淫。

崇祯本 图1

玩花书屋藏板本 图1

崇祯本 图2

玩花书屋藏板本 图2

第五十九回,李瓶儿的儿子官哥儿死了,李瓶儿睹物思人,肝肠寸断,文本是这样描述的:

到了房中,见炕上空落落的,只有他耍的那寿星博浪鼓儿还挂在床头上,想将起来,拍了桌子,又哭个不了。吴银儿在旁,拉着他手劝说道:“娘少哭了,哥哥已是抛闪你去了,那里再哭得活!你须自解自叹,休要只顾烦恼。”雪娥道:“你又年少青春,愁到明日养不出来也怎的……”

对此,玩花书屋藏板本和崇祯本都有插图“李瓶儿睹物哭官哥”(图3)配之。从文本信息可知,除了李瓶儿外,安慰她的有两人——吴银儿和孙雪娥。崇祯本插图中画有三人,按照身份来看,画面左边坐着的应该是孙雪娥,站在她后面的应该是吴银儿,而玩花书屋藏板本插图总共只有两人,与文本不符。其次,崇祯本插图中坐在右边的李瓶儿身子前倾,一手拿着拨浪鼓,一手掩面,悲痛气息浓郁;玩花书屋藏板本插图中拨浪鼓放在桌上距离李瓶儿较远的地方,并且李瓶儿面目表情模糊不清,人物情绪不如崇祯本插图强烈。

崇祯本 图3

玩花书屋藏板本 图3

二、绘刻水平

玩花书屋藏板本和大连图藏本插图一样,线条简单粗糙,用墨不均,无论是人物、背景还是细节方面都不及崇祯本插图绘刻精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文本的阐释。

1.对人物的绘刻

插图是读者对文本的直观感受,人物表情、动作的形象生动,有助于读者更清楚地了解文本内容,崇祯本插图的绘刻者明显意识到了这一点,试举几例。

《金瓶梅》对于潘金莲的外貌有过多次描写,有直接刻画的:

“但见他黑鬒鬒赛鸦鸰的鬓儿,翠弯弯的新月的眉儿,清冷冷杏子眼儿,香喷喷樱桃口儿,直隆隆琼瑶鼻儿,粉浓浓红艳腮儿,娇滴滴银盆脸儿,轻袅袅花朵身儿,玉纤纤葱枝手儿,一捻捻杨柳腰儿,软浓浓粉白肚儿,窄星星尖翘脚儿,肉奶奶胸儿,白生生腿儿……”

——崇祯本第2回

有间接刻画的:

“众和尚见了武大这老婆,一个个都迷了佛性禅心,关不住心猿意马,七颠八倒,酥成一块。”

——崇祯本第8回

可见,潘金莲是一个真正的美人儿。然而玩花书屋藏板本插图中的潘金莲却形似中年妇女,样貌极其普通,如第二回,潘金莲和西门庆初次见面,玩花书屋藏板本和崇祯本都配有插图“俏潘娘帘下勾情”(图4)。崇祯本插图中潘金莲样貌秀丽、顾盼生情、婀娜多姿,无怪乎西门庆一见钟情。被竿子打到的西门庆鞠躬作揖,面带微笑,绘刻者将二人情愫暗生、互有好感之状生动地表现出来。而玩花书屋藏板本插图中同样是站在帘后的潘金莲形象大打折扣,一旁应该有着“张生般庞儿,潘安的貌儿”的西门庆更是被绘刻得畸形难看,传感不如崇祯本细腻。玩花书屋藏板本插图中的人物形象基本都如此,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画面的整体美感,在这里不一一赘述。

崇祯本 图4

玩花书屋藏板本 图4

第三回,西门庆一心想结识潘金莲,央求王婆帮忙。王婆邀请潘金莲来家里做针线,以此给二人牵线搭桥,插图“设圈套浪子私挑”(图5)描绘的正是此情景,对应的文本内容为:

婆子只顾夸奖西门庆,口里假嘈,那妇人便低了头缝针线。西门庆见金莲有几分情意欢喜,恨不得就要成双。

崇祯本插图中站在潘金莲身后的王婆微微前倾,面带微笑,手舞足蹈,似在拼命夸西门庆;而西门庆身子站着倚靠在桌前,大半个身子前倾,迫切之态尽显,这与文本所传达的信息相符。玩花书屋藏板本插图中王婆身子微微后仰,面无表情,西门庆规矩地站立在桌前,画面表现力削弱很多。

崇祯本 图5

玩花书屋藏板本 图5

第十九回,李瓶儿将招赘的蒋竹山赶出家门后,越发思念西门庆,“心中甚是懊悔。每日茶饭慵餐,娥眉懒画,把门儿倚遍,眼儿□穿,白盼不见一个人儿来”,于是对玳安哭诉,希望告之西门庆自己对他的相思之情。对此,玩花书屋藏板本和崇祯本有插图“李瓶儿情感西门庆”(图6)表现。比较两者,崇祯本插图中李瓶儿面容戚戚,袖子掩面,还有泪水滴落,痛苦之状呼之欲出;玩花书屋藏板本插图中的李瓶儿面目刻画模糊不清,无法传达人物情绪。

崇祯本 图6

玩花书屋藏板本 图6

2.对细节的绘刻

细节决定成败,很多时候,插图细节处理的好坏也是衡量绘刻者技艺优劣的表现之一。所谓插图细节,正是插图容易忽略的地方或是细微之处,也是绘刻者对画面中主次物体的把握,能够帮助读者特别是文化水平较低的阅读群体更好地理解文本。比较玩花书屋藏板本和崇祯本插图,前者在细节处理方面明显不如后者,试举几例。

第三回,西门庆心心念念潘金莲,央告王婆帮忙,并且“去街上买了绸绢三□并十两清水好绵。家里叫了玳安儿用毡包包了,一直送入王婆家来”,插图“定挨光王婆受贿”(图7)表现的正是王婆收礼的瞬间。根据文本信息,西门庆买的是三匹绸绢和十两清水好绵,用毡包包裹好,可见应是一个比较大件的礼物,玩花书屋藏板本插图中玳安手捧的礼物太小,与文本表达的信息不符,崇祯本插图则契合。

玩花书屋藏板本 图7

第三十回,蔡太师生辰,西门庆派家仆来保和吴典恩上京往蔡太师府上送生辰担,蔡太师大喜,当场任命西门庆为山东提刑所副千户,插图“蔡太师擅恩锡爵”(图8)将画面定格在来保二人献礼的瞬间。根据文本内容可知,西门庆所献礼物有:

比较两者插图发现,崇祯本插图中金壶玉盏印有图案,绘刻精美;锦绣蟒衣、南京纻缎雍容华贵。虽是黑白画面,亦能感受到礼物的贵重,可见西门庆用心之良苦。玩花书屋藏板本插图则简单得多,金壶玉盏似普通瓶身,吴典恩更像跪下作揖,不像捧着锦绣蟒衣、南京纻缎献礼,没有将所献礼物的奢华表现出来。

崇祯本 图8

玩花书屋藏板本 图8

第四十八回,潘金莲和陈经济当着奶娘等人的面戏谑一处,潘金莲将在花园里摘的一枝桃花儿做成一个圈,悄悄地套在陈经济帽子上,插图“弄私情戏赠一枝桃”(图9)描述的正是这个情景。比较两者插图,崇祯本插图中潘金莲掩着嘴偷笑,手中拿着一枝卷成圈的桃花;玩花书屋藏板本插图中潘金莲则面无表情,手中桃花形状模糊不清。虽然文本没有直接讲述潘金莲此时的神情,但崇祯本掩嘴偷笑的细节处理更符合当时情景下的人物设定。

崇祯本 图9

玩花书屋藏板本 图9

第四十九回,西门庆送走蔡御史,在郊外永福寺逗留期间,偶遇一相貌古怪的梵僧:

形骨古怪,相貌搊搜,生的豹头凹眼,色若紫肝,戴了鸡蜡箍儿,穿一领肉红直裰。颏下髭须乱拃,头上有一溜光檐,就是个形容古怪□罗汉,未除火性独眼龙。

玩花书屋藏板本和崇祯本都有插图 “遇梵僧现身施药”①(图10)绘刻梵僧的外貌。崇祯本插图中梵僧头带一箍儿,下巴上有一圈胡须,玩花书屋藏板本插图则没有体现这一点,因此在这个细节上崇祯本更加契合文本。

崇祯本 图10

玩花书屋藏板本 图10

第五十二回,潘金莲帮李瓶儿看着官哥儿,但因为急于和陈经济偷情,便把孩子放在洞外的席上,对此玩花书屋藏板本和崇祯本都有插图“潘金莲花园调爱婿”(图11)表现,相对应的文本为:

那小玉和玉楼走到芭蕉丛下,孩子便躺在席上,蹬手蹬脚的大哭,并不知金莲在那里。只见旁(此处文本为“傍”,应为“旁”)边一个大黑猫,见人来,一溜烟跑了。

比较两者,崇祯本插图只见洞外官哥躺在席上“登手登脚”大哭,一只黑猫从旁跑过,孟玉楼和小玉满脸惊慌,其中孟玉楼伸直扇子用力驱赶,小玉双手摇摆也在驱赶,虽然文本没有具体说明她们二人是如何做的,但绘刻者绘刻了这些动作,使惊险、紧张之感油然而生;玩花书屋藏板本插图细节处理则较为马虎,首先文本指明是黑猫,图中却是白猫;其次,孟玉楼二人无论是动作还是神情都毫无紧张之感。

此外,同大连图藏本一样,玩花书屋藏板本的整体背景画面相较于崇祯本而言显得简单粗陋,使得整幅插图的美学价值大打折扣,试举一例。

第五十一回,比较两者插图“斗叶子经济输金”(图12),崇祯本插图背景整体布局更显充实,用墨更为饱满。崇祯本插图在画面中多会出现奇松怪石,绘刻者同样在这幅插图中对这两者下了不少功夫——松树枝繁叶茂,假山怪石粼峋,特别是屋外的围栏和门上都缠绕着茂密的植物,而玩花书屋藏板本插图则显得比较单调,没有过多绘刻需要花费绘刻者不少精力的松树,只有稀稀疏疏的三棵;围栏和门也是简简单单的线条勾勒。并且整体画面没有过多的用墨,大概是因为书坊主为了节约成本而为。

崇祯本 图11

玩花书屋藏板本 图11

崇祯本 图12

玩花书屋藏板本 图12

从以上分析可知,玩花书屋藏板本出现在崇祯本之后,都显现出徽州的自然特点以及徽派风格。虽然玩花书屋藏板本的画面场景和构图布局与崇祯本插图无大差别,但是无论是人物、背景刻画还是细节处理,都不及崇祯本插图。由于技艺的不精、态度的不严谨以及成本等因素,使得前者无论是艺术价值还是审美价值都远远不如崇祯本插图。

注:

①玩花书屋藏板本插图标题为“遇胡僧现身施药”。

猜你喜欢

李瓶儿崇祯西门庆
李瓶儿、秦可卿“棺木”新解
浙江图书馆藏崇祯刻本《萍社诗选》述介
于哭笑中寓深意
——浅谈西门庆交际圈的哭笑百态
李瓶儿在幸福中死去
西门庆亦曾萌萌哒
西门庆的爱情观浅议
“有君无臣”论:明清之际崇祯君臣的历史评价与君臣观流变
还有药吗?
试论明崇祯年间阁臣的更迭
西门庆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