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善问教学的探讨
2019-10-23于春君
于春君
摘 要 从古至今都在强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而要培养这一能力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乐问,有勇于提出问题的欲望。
关键词 授之以欲;好问;善问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0-0175-01
古代教育家孔夫子曰“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多年前的一个傍晚,一个叫亨利的青年人站在河边发呆。这天是他30岁生日,可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有活下去的勇气。因为亨利从小在福利院长大,身材矮小,长相也不漂亮,讲话又带着浓重的乡土口音,所以一直自卑,连最普通的工作都不敢去应聘,没有工作也没有家。就在亨利徘徊于生死之间的时候,他的好友约翰兴冲冲地跑过来对他说:“亨利,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刚从收音机里听到一则消息,拿破仑曾经丢失了一个孙子。播音员描述的特征,与你毫不相差!”“真的吗?我竟然是拿破仑的孙子!”亨利一下子精神大振,联想到爷爷曾经以矮小的身材指挥着千军万马,用带着泥土芳香的法语发出威严的命令,他顿感自己矮小的身材同样充满力量,讲话时的法国口音也带着几分高贵和威严。就这样,凭着他是拿破仑的孙子这一“美丽的谎言”,凭着他要成为拿破仑的强烈欲望,30年后他竟然成了一家大公司的总裁。后来,他请人查证了自己并非拿破仑的孙子,但这早已不重要了。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欲。”其实,在教学上也是这样的,一个合格的老师,不但要教学生以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并让他们产生提问题的欲望。
《大禹治水》这一课,讲述了大禹十三年坚持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开通河道,治水成功。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为世人所敬仰。执教过这课的老师都知道,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要理解课文所要颂扬的精神,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课上,我领着孩子们有条不紊地在进行着教学,所有的教学环节都按着自己预期的教案顺利开展,但当讲到“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个故事时,就有孩子提出了疑问:“大禹在外治水十三年,曾经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一次也没有走进家门看一看,为什么呀?”当孩子提出这个问题后,下面也是一片喧哗,其他同学纷纷附仪,我也有些懵了,这可怎么办呀?这也不在我预设范围内呀?
随后,我灵机一动,所幸我就顺着学生的思路去引导。首先,我对这个提出问题的学生进行了表扬:“你真了不起,敢于提出问题。一定是认真思考了,而且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当其他学生听到我表扬这个同学后,也特别受鼓舞,大家都对这个问题产生了兴趣。接下来,我就组织学生讨论,大禹为什么三次路过家门没有回去。学生们也是进行了大胆地猜测:有的说大禹可能是因为治了这么长时间的洪水都没治好,是觉得不好意思没有脸回去吧!也有人说他怕一回家之后就出不来了,怕家人不让他再治水。还有同学说他治水期间太忙了,没有时间回家。此时又有同学追问:“老师,您说他真就那么忙,连回家看一眼的功夫都没有吗?”虽然有学生说出了他是要治水,没有时间回来,但学生都是泛泛而谈,因此我顺势创境,通过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让孩子在读中感悟。
首先创境朗读:大禹治水十三年,13个365天没回过一次家,传说禹的儿子很大了还没见过自己的父亲。禹为什么急于把洪水治理好?那是因为洪水害的老百姓无家可归,禹心里装着百姓,所以他急于把洪水治理好,找同学再来读一遍。
然后指導朗读:这些数字读好了,这段话的意思也就读明白了。同学们自己读。最后教师拓展介绍:为了治水,禹到处奔走。晚上,他常常睡在草丘山冈,天蒙蒙亮就又出发了。他的脚长年泡在泥水中,脚跟都烂了,他只好拄着棍子走路。同学们再读。说一说:读到这里,你最想用哪个词赞美禹?禹心里想的都是百姓,他时刻想着治理洪水,13年里,禹3次经过家门都没回家看一看,老百姓们听说了这件事,非常感动。于是就给这个故事取了个名字——三过家门而不入。现在人们常用这个成语,赞扬像禹这样“不顾小家顾大家的无私奉献的人”。这个时候,学生已经明白治水的艰难和“三过家门而不入”的道理了。
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不管学生提出了什么样的问题,我都会对学生进行表扬,让他们产生信心,然后耐心地给他们解答,为他们做正确的引导。长此已久,学生便会乐于提问题,只有乐问了才能善问。因为学习就是一个不断产生疑问和解决疑问的过程,让学生头脑中经常产生疑问,并乐于质疑,有质疑的欲望,正是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
没有问题的学生,是真正的“问题学生”。学生没有问题,往往是对知识的领会不够,无法提出所学知识中值得怀疑的东西;没有问题的学生,是没有走进课本的学生;而有问题却不屑于提出来的学生,是缺少老师的肯定与引导。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