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物理高效课堂
2019-10-23张永昶
张永昶
摘 要 随着新教改的不断深化,对初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物理不但要达到普及物理基本知识的目的,而且也肩负着通过物理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任务。本文通过对我国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现状的分析和总结,探讨在新课改条件下,如何采取针对性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方式和探究精神,提高实践物理的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高效课堂;实验
中图分类号:C41,C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8-0169-01
物理是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学科,也是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物理,是对各类自然现象、自然规律的概括和总结,具有较强的抽象性,物理学科的学习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给实践物理的教学带来了一定难度。而初中物理教学是物理学习的开端,学生对物理这一学科的接受程度对他们今后的物理学习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因此,充分利用好初中物理教学的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教学质量,打造一个高效的初中物理教学课堂,有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传统的教学理念还需要更新
新课标的出台,对原有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正确的变革方向。但是,原有弊端的革除远不能一蹴而就,传统理念的束缚依然在影响着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一些教师多年的教学习惯无法一下子改变,宣讲式教学、灌输式教学、应试性教学等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仍然被其所固守,给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性思维能力、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及探索精神、协作意识等综合素质的培养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严重制约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二)课堂教学模式需要更加灵活
单向的由“教”到“学”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一些教师的思想之中,对当前新兴的情景式教学、问题导向教学、互动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课堂教学模式,他们还不能够完全接受和运用,或者接受和运用流于表面化、形式化,并没有实质性地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比如,在情景式教学时,情景的创立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无法真正溶入所创设的情景之中;问题导向式教学中,提出的问题与教材内容联系不够紧密或者过于简单,不能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在讨论式教学中,对学生讨论后的引导不够或对问题的讨论不够深入、与课堂教学内容联系不足等等。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运用,让新教学模式成了“皇帝的新衣”,学生并没有实质性提高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三)物理教学中实验器材应用不足
物理学是对自然现象的规律总结,因此物理的抽象性决定了物理教学中的物理实验必不可少,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物理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但在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对物理实验的重视不够,教师往往为了赶课程进度而忽略实验教学,只是让学生死记物理概念和公式、标准答案,忽视了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去总结物理规律,不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二、采用有效措施,打造高效的物理教学课堂
针对目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应当深入贯彻新课标的要求,努力深化课程改革,树立以学生为课堂教学之本的教学理念,建立下个真正高效的初中物理教学课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學生,才是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牢固树立这一教学理念,充分把握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将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让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
(二)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活跃的课堂氛围,会让课堂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将现代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落到实处,围绕教学内容采取适合学生特点、符合物理教学要求的教学方法,引导和启发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
(三)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通过物理实验,可以将抽象的物理概念和物理现象得以更加直观、具象的展示,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亲身观察得出结论,并通过对自己动手实践的总结发现自然界中的物理客观规律。通过物理实验教学,不仅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了教材知识,而且还可以通过实验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总之,初中物理是整个物理教学体系的初始,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教学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的物理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光霞.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构建小组合作高效课堂模式[J].学周刊,2018(08):75-76.
[2]刘天祥.基于行动研究的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7(47):180-181.
[3]黄伟.基于构建高效课堂的初中物理教学方法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44):141-142.